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芮宁专利>正文

颈椎康复训练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497452 阅读:2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29 17: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颈椎康复训练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立柱和踏板,所述踏板的下端连接有L形连杆,L形连杆的另一端铰接有推杆,所述推杆两端各设有一把手,中间铰接在立柱上,L形连杆的下部铰接有中间杆,中间杆的另一端铰接在立柱上;所述推杆上设有横杆,横杆对应人体颈椎处设有按摩滚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可上下活动颈部,把手及踏板的位置可调的优点。(*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颈椎康复训练器
技术介绍
颈椎病又称颈椎综合征,是颈椎骨关节炎、增生性颈椎炎、颈神经根综合征、颈椎间盘脱出症的总称,是一种以退行性病理改变为基础的疾患。主要由于颈椎长期劳损、骨质增生,或椎间盘脱出、韧带增厚,致使颈椎脊髓、神经根或椎动脉受压,出现一系列功能障碍的临床综合征。表现为颈椎间盘退变本身及其继发性的一系列病理改变,如椎节失稳、松动;髓核突出或脱出;骨刺形成;韧带肥厚和继发的椎管狭窄等,刺激或压迫了邻近的神经 根、脊髓、椎动脉及颈部交感神经等组织,并引起各种各样症状和体征的综合征。颈椎病人需要多锻炼,尤其是颈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以上不足之处,提供一种可上下活动颈部,把手及踏板的位置可调的颈椎康复训练器。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颈椎康复训练器,包括立柱和踏板,所述踏板的下端连接有L形连杆,L形连杆的上端铰接有推杆,所述推杆成开口状,渐开口端两个各设有一把手,推杆另一端铰接在立柱上,L形连杆的下部铰接有中间杆,中间杆的另一端铰接在立柱上;所述推杆上设有横杆,横杆对应人体颈椎处设有按摩滚轮。进一步的,踏板与L形连杆为活动连接。进一步的,L形连杆与踏板连接的一端设有承重杆,承重杆位于水平面内,且垂直于L形连接杆的竖直投影,承重杆上设有排扣,踏板上与排扣配合设有缺口。进一步的,所述的推杆两端的把手距离为可调式。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及工作原理表现在本技术设有立柱,作为整个装置的支撑,踏板用于支撑锻炼者;与L形连杆、推杆可形成整体联动;利用按摩滚轮对颈部进行按摩。L形连杆通过承重杆以及排扣与踏板活动连接,配合推杆上把手距离可调,锻炼者可根据不用的体型调节到舒适位置。使用时,锻炼者站立在踏板上,调节把手以及踏板至舒适位置处,双手扶住连接杆两端的把手,然后将向上推动推杆,此时人体的颈部随着上下运动,同时横杆上设有的按摩滚轮可对人体颈椎进行滚动按摩。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主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述未述及的相关
技术实现思路
均可采用或借鉴现有技术。如图1所示,一种颈椎康复训练器,包括立柱I和踏板2,所述踏板2的下端连接有L形连杆3,L形连杆3的上端铰接有推杆4,所述推杆4成开口状,渐开口两端各设有一把手5,推杆4另一端铰接在立柱I上,L形连杆3的下部铰接有中间杆6,中间杆6的另一端铰接在立柱I上;所述推杆4上设有横杆7,横杆7对应人体颈椎处设有按摩滚轮8。踏板2与L形连杆3为活动连接,具体连接形式为L形连杆的上部固定设有承重杆,承重杆位于水平面内,且垂直于L形连接杆的竖直投影,承重杆的数量可根据需要进行选择,间隔均匀并列分布即可,承重杆上设有多个排扣,踏板上与排扣配合设有多个缺口,即踏板2固定在承重杆的上表面上。上述的颈椎康复训练器,所述的推杆4两端的把手5距离为可调式,比如采用滑移的形式。使用前,将立柱固定于地面上,使用时,锻炼者面向立柱1,首先调整踏板2的前后位置和两把手之间的位置,然后站在踏板上,双手握持把手,双脚合并,身体缓慢站立,缓慢还原,颈椎随着人体的上下活动被按摩滚轮有节奏的滚压按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颈椎康复训练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立柱和踏板,所述踏板的下端连接有L形连杆,L形连杆的另一端铰接有推杆,所述推杆两端各设有一把手,推杆中间铰接在立柱上;L形连杆的下部铰接有中间杆,中间杆的另一端铰接在立柱上;所述推杆上设有横杆,横杆对应人体颈椎处设有按摩滚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颈椎康复训练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立柱和踏板,所述踏板的下端连接有L形连杆,L形连杆的另一端铰接有推杆,所述推杆两端各设有一把手,推杆中间铰接在立柱上;L 形连杆的下部铰接有中间杆,中间杆的另一端铰接在立柱上;所述推杆上设有横杆,横杆对应人体颈椎处设有按摩滚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颈椎康复训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芮宁
申请(专利权)人:张芮宁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