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病人翻身倚靠装置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医用装置,尤其是一种长期卧床病人用的倚靠装置。
技术介绍
因昏迷、骨折或瘫痪等原因而长期卧床的病人,需要经常翻身洗澡、换药。此时,需要将病人后背倚住,以便于操作。目前的方法是用棉被或专人倚住病人,用棉被倚住病人时病人容易歪倒,稳定性差。专人倚住病人时倚住病人的人会感觉劳累,且用人也较多。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病人翻身倚靠装置,以提高其病人倚靠的稳定性和方便性。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病人翻身倚靠装置,它有平板和斜板,两板的前端通过折页铰接在一起,平板的后部固定有带第一内螺孔的下立柱,斜板的后部通过支板铰接有带第二内螺孔的上立柱,调整杆的两端分别通过外螺纹安装在两立柱的内螺孔内,平板、斜板的外侧分别固定有海绵片,海绵片的外面包裹有布片。采用上述结构的病人翻身倚靠装置,结构简单合理,生产成本低,使用时可放置在病人的背部,代替棉被或专人,使用的稳定性高,病人感觉舒适,且取放方便,斜板的倾斜角度可以调整,使用效果好。还可放置在床尾,防止病人足下垂。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结构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给出的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技术。如附图所示,本技术之病人翻身倚靠装置,它有平板3和斜板2,两板的前端通过折页I铰接在一起,平板的后部固定有带第一内螺孔7的下立柱6,斜板的后部通过支板11铰接有带第二内螺孔13的上立柱10,调整杆8的两端分别通过外螺纹安装在两立柱的内螺孔内,平板、斜板的外侧分别固定有海绵片4,海绵片的外面包裹有布片5。第一内螺孔、第二内螺孔以及调整杆8的两端的螺纹旋向应当相反。使用时,可 ...
【技术保护点】
病人翻身倚靠装置,其特征在于,它有平板(3)和斜板(2),两板的前端通过折页(1)铰接在一起,平板的后部固定有带第一内螺孔(7)的下立柱(6),斜板的后部通过支板(11)铰接有带第二内螺孔(13)的上立柱(10),调整杆(8)的两端分别通过外螺纹安装在两立柱的内螺孔内,平板、斜板的外侧分别固定有海绵片(4),海绵片的外面包裹有布片(5)。
【技术特征摘要】
1.病人翻身倚靠装置,其特征在于,它有平板(3)和斜板(2),两板的前端通过折页(I)铰接在一起,平板的后部固定有带第一内螺孔(7)的下立柱¢),斜板的后部通过支板(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