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刘艳芬专利>正文

一种新生儿临床医学用防感染隔离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656405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29 20: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隔离装置技术领域的一种新生儿临床医学用防感染隔离装置,包括隔离箱本体,所述隔离箱本体包括缓冲弹簧和放置板,缓冲弹簧分别设置在放置板底端四个端角处,所述隔离箱本体还包括侧板,四块侧板首尾依次连接成全包围封闭箱体,所述侧板一端固定连接有隔板,隔板将隔离箱本体分隔为两个相对独立的空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气阀开启,混合氧气瓶中的气体通过输送管以及第一密封罩送至氧气输送口,氧气输送口将气体输送至新生儿所在空腔,当单向阀开启后,回收管中的气体只能单向朝收集瓶的方向流动,收集瓶内部产生局部低压,通过回收管以及第二密封罩对新生儿所在空腔的气体进行吸收,保证新生儿所在空腔空气的含氧量可正常呼吸。含氧量可正常呼吸。含氧量可正常呼吸。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生儿临床医学用防感染隔离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隔离装置
,具体为一种新生儿临床医学用防感染隔离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新生儿出生后体质较弱,需要进行隔离防护,在临床医学中采用隔离预防技术是预防感染性疾病疫情扩散的基本方法,隔离装置就是阻断传染源进行传播至身体虚弱容易感染的患者。
[0003]经检索,中国专利号CN112494250A公开了一种新生儿临床医学用防感染隔离装置,新生儿托床能够从隔离箱体的内部升起至隔离箱体的顶部,方便医护人员将新生儿放置和进行医疗操作,然后将新生儿托床重新降入隔离箱体的内部并盖上顶隔离盖即可,方便医护人员的操作。
[0004]但现有的隔离装置虽然具有隔离作用,由于缺乏呼吸部件,导致隔离装置内形成完全封闭的空间,长时间使用,将导致体弱的新生儿缺氧,进而影响新生儿的呼吸系统健康,基于此,本技术设计了一种新生儿临床医学用防感染隔离装置,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生儿临床医学用防感染隔离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生儿临床医学用防感染隔离装置,包括隔离箱本体,所述隔离箱本体包括缓冲弹簧和放置板,缓冲弹簧分别设置在放置板底端四个端角处,所述隔离箱本体还包括侧板,四块侧板首尾依次连接成全包围封闭箱体,所述侧板一端固定连接有隔板,隔板将隔离箱本体分隔为两个相对独立的空腔,所述隔板与隔离箱本体之间形成有功能腔,所述功能腔的内部安装有混合氧气瓶和收集瓶,所述混合氧气瓶上连接有输送管,所述输送管一端连接有第一密封罩,所述隔板侧面贯通开设有氧气输送口和回收口,所述收集瓶上连接有回收管,所述回收管的表面安装有单向阀,所述回收管的一端连接有第二密封罩,所述侧板上端活动连接有顶盖,所述顶盖表面设置有卡块。
[0007]优选的,所述放置板上端三个侧面分别设置有一块防护板,所述防护板内壁连接有海绵块,防止磕碰新生儿。
[0008]优选的,所述隔板侧面安装有扇叶,用于辅助隔离箱本体内部气体的流动。
[0009]优选的,所述输送管表面安装有气阀,用于开启或终止输送管中氧气的输送。
[0010]优选的,所述第一密封罩和第二密封罩分别与氧气输送口、回收口螺纹连接。
[0011]优选的,所述侧板的表面安装有氧气含量测量仪,用于测量隔离箱本体内部的氧气含量。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3](1)本技术缓冲弹簧连接于放置板和隔离箱本体的底部之间,用于吸收放置板的冲击力,对放置板起缓冲作用,防护板为U字型,三块防护板形成的空腔与隔板贯通,便于气体的流通,防护板的内壁设置有柔性海绵块,柔性的海绵块包覆在防护板的整个内壁,防止新生儿碰撞,对放置板上的新生儿起保护作用,氧气含量测量仪可对隔离箱本体内的氧气含量进行实时监测,便于及时了解新生儿周围空气的氧气含量,提升箱体使用的便捷性和安全性;
[0014](2)本技术隔板用于隔离箱本体内部空腔的分隔,以及提供扇叶的安装位置,扇叶的转动有利于隔离箱本体内部空气的流动,减轻箱体内的憋闷感,功能腔与放置板所在空腔相对独立,混合氧气瓶中氧气的含氧量为21%,与空气含氧量接近,有利于新生儿正常呼吸,当气阀开启,混合氧气瓶中的气体通过输送管以及第一密封罩送至氧气输送口,氧气输送口将气体输送至新生儿所在空腔,当单向阀开启后,回收管中的气体只能单向朝收集瓶的方向流动,收集瓶内部产生局部低压,通过回收管以及第二密封罩对新生儿所在空腔的气体进行吸收,保证新生儿所在空腔空气的含氧量可正常呼吸。
附图说明
[0015]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6]图1为本技术新生儿临床医学用防感染隔离装置的立体结构图;
[0017]图2为本技术新生儿临床医学用防感染隔离装置的隔板结构图;
[0018]图3为本技术新生儿临床医学用防感染隔离装置的混合氧气瓶连接结构图;
[0019]图4为本技术新生儿临床医学用防感染隔离装置的氧气含量测量仪使用状态图。
[0020]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0021]1、隔离箱本体;11、侧板;111、氧气含量测量仪;112、顶盖;113、卡块;12、缓冲弹簧;13、放置板;131、防护板;14、海绵块;2、功能腔;21、隔板;22、扇叶;23、氧气输送口;24、第一密封罩;25、输送管;26、混合氧气瓶;27、气阀;28、回收口;29、第二密封罩;3、回收管;31、单向阀;32、收集瓶。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3]请参阅图1、图2和图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新生儿临床医学用防感染隔离装置,包括隔离箱本体1,隔离箱本体1包括缓冲弹簧12和放置板13,放置板13上端三个侧面分别设置有一块防护板131,防护板131内壁连接有海绵块14,防止磕碰新生儿,缓冲弹簧12分别设置在放置板13底端四个端角处,隔离箱本体1还包括侧板11,侧板11的表面
安装有氧气含量测量仪111,用于测量隔离箱本体1内部的氧气含量,四块侧板11首尾依次连接成全包围封闭箱体;
[0024]其中,缓冲弹簧12连接于放置板13和隔离箱本体1的底部之间,用于吸收放置板13的冲击力,对放置板13起缓冲作用,防护板131为U字型,三块防护板131形成的空腔与隔板21贯通,便于气体的流通,防护板131的内壁设置有柔性海绵块14,柔性的海绵块14包覆在防护板131的整个内壁,防止新生儿碰撞,对放置板13上的新生儿起保护作用,氧气含量测量仪111可对隔离箱本体1内的氧气含量进行实时监测,便于及时了解新生儿周围空气的氧气含量,提升箱体使用的便捷性和安全性。
[0025]请参阅图1、图3和图4,侧板11一端固定连接有隔板21,隔板21侧面安装有扇叶22,用于辅助隔离箱本体1内部气体的流动,隔板21将隔离箱本体1分隔为两个相对独立的空腔,隔板21与隔离箱本体1之间形成有功能腔2,功能腔2的内部安装有混合氧气瓶26和收集瓶32,混合氧气瓶26内氧气含量为21%,混合氧气瓶26上连接有输送管25,输送管25表面安装有气阀27,用于开启或终止输送管25中氧气的输送,输送管25一端连接有第一密封罩24,隔板21侧面贯通开设有氧气输送口23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生儿临床医学用防感染隔离装置,包括隔离箱本体(1),所述隔离箱本体(1)包括缓冲弹簧(12)和放置板(13),缓冲弹簧(12)分别设置在放置板(13)底端四个端角处,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离箱本体(1)还包括侧板(11),四块侧板(11)首尾依次连接成全包围封闭箱体,所述侧板(11)一端固定连接有隔板(21),隔板(21)将隔离箱本体(1)分隔为两个相对独立的空腔,所述隔板(21)与隔离箱本体(1)之间形成有功能腔(2),所述功能腔(2)的内部安装有混合氧气瓶(26)和收集瓶(32),所述混合氧气瓶(26)上连接有输送管(25),所述输送管(25)一端连接有第一密封罩(24),所述隔板(21)侧面贯通开设有氧气输送口(23)和回收口(28),所述收集瓶(32)上连接有回收管(3),所述回收管(3)的表面安装有单向阀(31),所述回收管(3)的一端连接有第二密封罩(29),所述侧板(11)上端活动连接有顶盖(112),所述顶盖(112)表面设置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艳芬
申请(专利权)人:刘艳芬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