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国余专利>正文

一种叶轮式增氧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494939 阅读:197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29 09: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水产养殖行业的设备,具体涉及一种叶轮式增氧机,它包括电机,叶轮和浮球,所述叶轮位于电机下方,所述浮球通过支撑杆与电机相连,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变频器,所述变频器输入端接入电网,变频器输出端与电机的输入端相连,电机输出端与减速装置输入端相连,减速装置输出端通过转轴与叶轮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具有显著的节能省电的效果。(*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叶轮式增氧机
本技术属于水产养殖行业的设备,具体涉及一种叶轮式增氧机。
技术介绍
增氧机在水产养殖行业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其作用在于能有效解决池塘养殖中因为缺氧而产生的鱼浮头的问题,还可帮助消除有害气体,促进水体对流交换,改善水质条件,提高鱼池活性和初级生产率。目前,市售的叶轮式增氧机大都使用三相交流电机接入电网,以作为动力源。增氧机中最常使用的三相交流电机,一般为功率1500W,转速2800r/min的电机,运行一小时耗电大约为1. 5度,比较费电。此外,大面积的渔场需要多台增氧机同时运行,由于电机功率大,同时工作的增氧机数量便受到限制。若增氧机工作台数过多,极易导致电网超负荷。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增氧机供电方面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省电节能,操作简便·的增氧机。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叶轮式增氧机,包括电机, 叶轮和浮球,所述叶轮位于电机下方,所述浮球通过支撑杆与电机相连,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变频器,所述变频器输入端接入电网,变频器输出端与电机的输入端相连,电机输出端与减速装置输入端相连,减速装置输出端通过转轴与叶轮连接。进一步地,所述变频器将交流电变为直流电。进一步地,所述电机为直流电机。进一步地,所述减速装置为减速器或减速齿轮。进一步地,电机外设有防水罩,所述变频器也设于该防水罩内。相比现有技术方案,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采用变频器和直流电机的结合, 比起使用交流电机直接接入电网的增氧机更加节能省电,适用于大面积渔场的增氧。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系统框图;图2是本技术的外观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说明如图1所示为本技术增氧机的系统结构框图,包括变频器1,直流电机2,减速齿轮3及叶轮4。所述变频器I输入端接入电网,将电网中的交流电变为直流电,变频器I 的输出端与直流电机2输入端相连,直流电机2输出轴与减速齿轮3输入轴连接,减速齿轮 3输出轴通过转轴5与叶轮4连接。图2为采用本技术增氧机的产品外观示意图,图中防水罩8内布置变频器1,直流电机2及减速齿轮3,转轴5 —端与罩内的减速齿轮3相连,转轴另一端穿过防水罩8与位于防水罩下方的叶轮相连。三只浮球6均匀布置在防水罩外侧,分别通过支撑杆7与防水罩连接。具体而言,变频器将输入端接入的220V单相交流电转换为48V直流电输出给直流电机,直流电机的额定电压为48V,额定功率500W,转速为600r/min,减速齿轮采用减速比为 3:1。经测试,采用上述方案的增氧机连续运行三个小时耗电仅一度左右。目前市售的增氧机运行一小时耗电约为1. 5度。可见,相比现有的叶轮式增氧机,本技术的增氧机能够省电约三分之二。另外,本技术的增氧机由于采用直流电机,在遇到断电的紧急情况下,可使用备用蓄电池作为供电电源,接入直流电机的输入端,增氧机可维持正常运转。最后,应当指出,上述实施方式仅是本技术较有代表性的例子。显然,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并不限于上述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从本技术公开的内容直接导出或联想到的所有变形,均应认为是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叶轮式增氧机,包括电机,叶轮和浮球,所述叶轮位于电机下方,所述浮球通过支撑杆与电机相连,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变频器,所述变频器输入端接入电网,变频器输出端与电机的输入端相连,电机输出端与减速装置输入端相连,减速装置输出端通过转轴与叶轮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叶轮式增氧机,包括电机,叶轮和浮球,所述叶轮位于电机下方,所述浮球通过支撑杆与电机相连,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变频器,所述变频器输入端接入电网,变频器输出端与电机的输入端相连,电机输出端与减速装置输入端相连,减速装置输出端通过转轴与叶轮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叶轮式增氧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天健张国余
申请(专利权)人:张国余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