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杨成林专利>正文

树木补水补药保护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494779 阅读:179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29 08: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树木补水补药保护膜,用于树木移植时附在树干(1)上保持水分,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层可含有水分的吸水材料层(2),在吸水材料层(2)外设有一层以上的保水材料层(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保证树木移植成活,有氧状态下充分补充树木水分含量,可通过内层输送药物和水分起到防治病虫害和给树木保水补水的作用,同时内外两层给树木进行保护和保温作用;操作简便快捷,节省人工,保护周期长。(*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保水工具,尤其是一种树木移植时保水、补水、杀菌除虫的树木补水补药保护膜。技术背景目前,移植树木的成活关键是树木体内长时间保持可供生命活动需要的水分含量,可以采用给树木补充水分和减少树木体内水分损失两方面,补充树木体内水分的方式有一吊水法,即将树木钻洞至木质部然后将袋装或瓶装的营养液或清水以滴注的方式输至洞内给树木补充水分以增加成活率,此法补充水分有限,伤口却影响树木健康,也成为病虫害滋生的场所,二泡水法,即将树木部分或整体泡入水池内以增加树木体内含水量从而增加活率,此法工作量大,操作困难,特别对一些易流胶品种和不耐水淹品种伤害较大;减少树木水分损失和保温的方法是用草绳草帘等包裹树干,由于草绳草帘等易带病菌和害虫,容易引起树干病虫害,影响树木成活。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树木补水补药保护膜,可以长期做到方便有氧状态充分补水,又能长时间给树木有效保水、保温、物理保护和方便对树干进行病虫害防治,并且操作简单,省工省时。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树木补水补药保护膜,用于树木移植时附在树干上保持水分,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层可含有水分的吸水材料层,在吸水材料层外设有一层以上的保水材料层。在上述的主要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可以增加以下进一步完善的技术方案所述吸水材料层与保水材料层通过胶黏剂连接,形成复合膜可使操作更加方便快捷,使用吸水材料做内层起到传导水分、药物以及进一步保温防止外物侵入和防治病虫害作用。所述吸水材料层与保水材料层还可通过针线缝合。所述的吸水材料层可选用皱纹纸、无纺布、植物纤维。所述的保水材料层可选用塑料薄膜、橡胶,使用塑料薄膜或其它软质防水材料做外层起到保温和防止水分蒸发及外物侵入的作用。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保证树木移植成活,有氧状态下充分补充树木水分,可通过内层输送药物和水分起到防治病虫害和给树木保水补水的作用,同时内外两层给树木进行保护和保温作用;操作简便快捷,节省人工,保护周期长。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主视图;图2是本技术图1的A-A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和图2所示,本技术树木补水补药保护膜,用于树木移植时附在树干I上保持水分,包括一层可含有水分的吸水材料层2,所述的吸水材料层2可选用皱纹纸、无纺布、植物纤维,在吸水材料层2外设有一层以上的保水材料层3,所述的保水材料层3可选用塑料薄膜、橡胶,所述吸水材料层2与保水材料层3通过胶黏剂连接,形成复合膜可使操作更加方便快捷,所述吸水材料层2与保水材料层3还可通过针线缝合。将保护膜由上到下缠绕包裹在树木树枝上,即可对树木起到保温、保水和保护枝干不受病菌及害虫侵害的作用;用清水从保护膜最上方进入薄膜内的吸 水层,水分即扩散到全部吸水层并在有氧状态下通过树皮给枝干补充水分;将药水按上述方法进入薄膜的吸水层,药水即扩散到全部吸水层形成药物层,通过熏蒸作用和树皮的吸收对病虫害,特别是真菌和蛀杆虫进行防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树木补水补药保护膜,用于树木移植时附在树干(1)上保持水分,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层可含有水分的吸水材料层(2),在吸水材料层(2)外设有一层以上的保水材料层(3)。

【技术特征摘要】
1.树木补水补药保护膜,用于树木移植时附在树干(I)上保持水分,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层可含有水分的吸水材料层(2),在吸水材料层(2)外设有一层以上的保水材料层(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树木补水补药保护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水材料层(2)与保水材料层(3)通过胶黏剂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成林杨毅陈科
申请(专利权)人:杨成林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