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育秧播种机的轨道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494541 阅读:199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29 08: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育秧播种机的轨道装置,包括两条平行的轨道和支撑架,其特征是支撑架包括分立在轨道两端的脚架、木脚和斜拉片;脚架由一横杆和两短角铁组成,两短角铁垂直焊固在横杆两端,短角铁上开设有用以固定木脚、斜拉片和轨道的螺栓孔;木脚两面紧贴在短角铁上、轨道紧贴在短角铁外侧,三者通过一螺栓锁固;短角铁与木脚设有第二个锁紧点,该锁紧点同时将斜拉片的一端锁固在一起,所述斜拉片另一端锁固在轨道上,构成三角支撑。本轨道装置可拆卸,只需操作四个角点八个螺栓,即可完成拆装工作;拆卸后体积小巧,给运输收藏提供及大的便利,配套于性能优异的田间播种机,大大提高机械化播种作业的效率和播种质量。(*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水稻育秧机械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育秧播种机用的可拆卸轨道装置。技术背景在培育水稻机插秧苗的播种作业过程中,采用机械播种不仅可提高工效,还能提高播种均匀度,有利于提高机械插秧质量,增加产量。目前我国培育机插秧的方式大部分是直接在秧田进行播种作业,与之相应的育秧播种机械必须有配套的轨道装置才能进行播种作业。而现有的轨道装置不是体积过大,不便运输,就是结构较复杂,成本相对较高。为此,设计出结构简单,成本低廉,使用方便的轨道,即成为本技术研究的对象。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设计一种轨道与支撑架可拆卸的育秧播种机的轨道装置。本技术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育秧播种机的轨道装置,包括两条平行的轨道和支撑架,其特征是支撑架包括分立在轨道两端的脚架、木脚和斜拉片;脚架由一横杆和两短角铁组成,两短角铁垂直焊固在横杆两端,短角铁上开设有用以固定木脚、斜拉片和轨道的螺栓孔;木脚两面紧贴在短角铁上、轨道紧贴在短角铁外侧,三者通过一螺栓锁固;短角铁与木脚设有第二个锁紧点,该锁紧点同时将斜拉片的一端锁固在一起,所述斜拉片另一端锁固在轨道上,构成三角支撑。本轨道装置可拆卸,只需操作四个角点八个螺栓,即可完成拆装工作。所述在一端的脚架中的两短角铁的第二个锁紧点上,还锁固有一收集框架,收集框架为由四根角铁四角通过螺栓锁紧的矩形架,在矩形架中放置有塑料育秧盘或者容器。直接利用通用的塑料育秧盘(软盘和硬盘均可)收集育秧播种机停留瞬间,成倍掉落的种子。所述两条轨道远离固定有收集框架的一端,具有一悬空段,该悬空段伸出该端的脚架外,悬空段的长度与收集框架一半宽度相当;该端上的脚架横杆低于轨道上表面,可让育秧播种机通过。轨道悬空段可让育秧播种机多行走一小段,补偿前一次播种时,被收集框架收集后,空出的秧地,使得每次移动轨道装置时,只需木脚对齐前一次位置,交替进行即可,每次移动轨道装置都有个定位点,避免漏播或重播。所述轨道悬空段一端的斜拉片,其一端锁固在悬空段上,并向上延伸形成育秧播种机的行走限位。本技术具有构思巧妙、设计合理、操作容易、体积小巧的特点;拆卸后体积小巧,给运输收藏提供及大的便利;再辅助以轨道悬空段的设计,可让每次移动轨道装置有个定位点,避免目测不准,而影响播种的质量,配套于性能优异的田间播种机,大大提高机械化播种作业的效率和播种质量,从而有利于促进粮食生产增产增收。附图说明下面结合具体图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说明图1育秧播种机的轨道装置示意图图2育秧播种机的轨道装置分解示意图其中I 一轨道11一悬空段2—脚架21—横杆22—短角铁3—木脚4 一斜拉片5—螺栓孔51一第二锁紧点6—收集框架61—角铁具体实施方式参照图1和图2,育秧播种机的轨道装置,包括两条平行的轨道I和支撑架,支撑架包括分立在轨道I两端的脚架2、木脚3和斜拉片4 ;脚架2由一横杆21和两短角铁22组成,两短角铁22垂直焊固在横杆21两端,短角铁22上开设有用以固定木脚3、斜拉片4和轨道I的螺栓孔5 ;装配时,木脚3两面紧贴在短角铁22上、轨道I紧贴在短角铁22外侧,三者通过一螺栓锁固;短角铁22与木脚3设有第二个锁紧点51,该锁紧点同时将斜拉片4的一端锁固在一起,斜拉片4另一端锁固在轨道I上,构成三角支撑,有效避免支撑架晃动。为了使轨道装置更具适用性和可操作性,其在一端的脚架2中的两短角铁22的第二个锁紧点51上,还锁固有一收集框架6,收集框架6为由四根角铁61四角通过螺栓锁紧的矩形架,在矩形架中放置有塑料育秧盘或者容器,图中未画出,育秧盘为通用的育秧器材,无需额外配置,以便收集播种机行走到位,停止瞬间撒落的种子;再在两条轨道I远离固定有收集框架6的一端,具有一悬空段11,该悬空段11伸出该端的脚架2外,悬空段11的长度与收集框架6 —半宽度相当;该端上的脚架的横杆21低于轨道I上表面,可让育秧播种机通过,为此,轨道悬空段11 一端的斜拉片4,其一端锁固在悬空段11上,并向上延伸形成育秧播种机的行走限位。此设计的目的是让轨道装置每一次移动有个定位点,也即移动时,后端的两木脚3对齐前一次播种时前端两木脚的位置,或者称为重叠在前一次播种的前两端木脚位置;而播种机行走至悬空段11时,能补偿前一次播种时,被收集框架挡住的秧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育秧播种机的轨道装置,包括两条平行的轨道和支撑架,其特征是支撑架包括分立在轨道两端的脚架、木脚和斜拉片;脚架由一横杆和两短角铁组成,两短角铁垂直焊固在横杆两端,短角铁上开设有用以固定木脚、斜拉片和轨道的螺栓孔;木脚两面紧贴在短角铁上、轨道紧贴在短角铁外侧,三者通过一螺栓锁固;短角铁与木脚设有第二个锁紧点,该锁紧点同时将斜拉片的一端锁固在一起,所述斜拉片另一端锁固在轨道上,构成三角支撑。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育秧播种机的轨道装置,包括两条平行的轨道和支撑架,其特征是支撑架包括分立在轨道两端的脚架、木脚和斜拉片;脚架由一横杆和两短角铁组成,两短角铁垂直焊固在横杆两端,短角铁上开设有用以固定木脚、斜拉片和轨道的螺栓孔;木脚两面紧贴在短角铁上、轨道紧贴在短角铁外侧,三者通过一螺栓锁固;短角铁与木脚设有第二个锁紧点,该锁紧点同时将斜拉片的一端锁固在一起,所述斜拉片另一端锁固在轨道上,构成三角支撑。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育秧播种机的轨道装置,其特征是在一端的脚架中的两短角铁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琳张数标吴志源张居念吴华聪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