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容置有增压介质的容器一起使用的过压安全阀。该阀包括中空外壳,中空外壳内设有第一和第二阀。第一阀可操作为将增压介质注入容器和释放容器内的增压介质。正常情况下所述阀关闭且持续地与增压介质接触,并响应增压介质的压力达到预定水平而开启,以将增压介质排向大气而减小过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过压释放阀
一般而言,本专利技术涉及容置增压介质的容器,其包括自冷却或自加热食品和饮料 容器、气雾剂容器等。更具体地说,本专利技术涉及装进这类容器中的阀,该阀在容器中建立的 压力达到预定水平时能自动减压(relieve pressure),同时能提供容器的正常期望的操作
技术介绍
现有的涉及气雾剂阀及涉及自冷却和自加热食品和饮料的容器相当昂贵。尤其在 关于容置有增压介质(其被用于分配容器中的内盛物或加热或冷却容器中的内盛物)的容 器领域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在一定环境下,介质的压力可能达到某一水平,如果不控制此压 力水平,将导致容器破裂,甚至可能爆炸,从而对使用者造成伤害。为在容器严重破裂或容 器爆炸前减小压力,人们对这类现有容器进行了各种尝试。尤其在气雾剂罐中使用的一种 过压减压(over pressure relief )机构包括具有罐的缩径部分的延伸部以增大容积。这 将导致承载分配阀的阀座同样运动。如果容器内的过压状态提高得足够高,这种过压将导 致阀座移动足够的、可使容器周边从容器的边缘释放(release)压力的量,从而减小过压状 态,而在某些情况下阀可能飞离容器而存在伤人的可能性。在这类容器中已具体实施的另外的特征结构是冲压(coin)容器底部的一部分,以 减弱该部分的某一区域,用这样的方式使得容器的内部压力达到预定水平时,形成容器的 在冲压区域周围的材料断开和增压介质的容纳物离开容器,由此缓解过压状态。在某些情况下被利用的另一特征结构是使罐的底部凹入以向外鼓胀,于是可增加 罐中容积。在容器中已具体实施的另外的过压机构,尤其涉及到自冷却或自加热食品和饮料 容器的那些机构在美国专利6,732,886中已示出,该专利作为参考被加入本申请中。该专 利披露了一种过压释放机构,其包括阀构件,该阀构件具有用于启动时释放增压介质的阀 杆。阀构件被支座承载,当容器内的压力达到预定水平时支座可相对于容器运动。邻近阀 杆设有挡件,挡件被锚固到容器。当支座响应压力达到预定水平而运动预定量时,阀杆与启 动阀的挡件结合,从而缓解过压状况。业已证明,对于预期目的而言,这种设备是有效的。这种过压机构如在专利6,732,886中的图1所示。图中示出了现有技术中公知 的装有饮料14的容器12,该容器具有以常规方式形成的顶部16且可以包括提拉环(未示 出)。热交换单元20具有被固定到支座22的阀18,该阀以现有技术中公知的方式通过弯 边(crimping)固定于HEU20的顶部部分24。阀18包括阀杆26。启动阀杆26时,如二氧 化碳之类的增压气体可通过阀中的孔28被引入HEU20的内部,以被碳插塞件38吸附,该碳 插塞件由压紧的活性炭等构成,且可包括粘结剂和其他物质。帽30被设置在阀杆26外面, 以保护阀杆免受意外启动。帽30的内部设有邻近阀杆26的顶部安置的挡件32。当HEU20 的内部压力增加超过预定量时,支座22朝容器12的底部运动,出现这种情况时,阀杆26与 挡件32接触并导致该杆被启动,由此释放HEU内部建立的压力。虽然对于预期目的而言图1所示的设备的作用很好,但仍需要一种容置于阀内部的过压机构,该机构以这样的方式构成,即,阀能正常操作但同时可被过压条件启动,以便 释放HEU内部的过压而不象现有技术那样出现导致HEU的支座胀大或移动的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包括一种与容置有增压介质的容器一起使用的阀机构,所述阀机构具有带 中空阀杆的中空阀外壳,该中空阀杆可滑动地安置在所述本体内并具有离开外壳的第一端 和伸出阀的促动杆。外壳基部封闭中空阀外壳的相对端。减压密封插塞件(plug)被安置 在中空阀杆内。用于持续地促动所述密封插塞件向下抵靠阀杆基部以形成其间的密封的装 置提供了在正常情况下关闭的阀,密封插塞件被暴露于容器的内部,以持续地接受容纳在 其内的介质的压力。当容器内的压力达到预定水平时,密封插塞件向上运动抵靠所述装置 促动其向下,由此打破建立于密封插塞件和杆基部之间的密封,并允许通过使阀杆离开减 小容纳于容器内的压力。弹簧装置被设置在所述阀外壳内、所述外壳基部和所述阀杆,阀密 封件之间,所述弹簧装置促动所述阀杆与所述密封件结合,所述阀杆可在关闭和打开位置 之间运动,以将增压介质注入容器内和使增压介质从容器中释放。附图说明图1示出了现有技术;图2的立体图以截面形式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阀构造(valve design);图3的分解图以立体形式示出了图2所示阀的各部分;图4的立体图以截面形式示出了图2所示阀的正常操作情况;图5的立体图以截面形式示出了阀的减压操作情况;图6的立体图示出了阀本体的更多细节;图7与图6相似,但更详细地示出了本体基部和减压插塞件;图8的立体图以截面形式示出了组装在固定到饮料容器的HEU中的阀。具本体实施方式参考附图,且更具本体地参考图2和3,它们以立体图的形式示出了本专利技术的阀构 造,该阀包括如图3的分解图所示的各部分。本专利技术的阀构造包括容置于单一阀外壳或本体内的两个可不同地操作的阀。这两 个阀中的第一阀可操作为允许将压力下的介质注入容器,然后将介质释放到大气,以便通 过该特定容器实现期望目的。介质可以是液态和气态推进剂(propellants)两者的任意和 所有蒸气相。如一个示例,可将压力下的二氧化碳气体注入具有压紧的活性炭的插塞件的 热交换单元中,二氧化碳被吸附于压紧的活性炭中。之后,可以启动阀以便将二氧化碳释放 到大气中,从而冷却热交换单元周围的食品或饮料。这两个阀中的第二阀持续地接触压力 下的介质,例如,二氧化碳。如果介质的压力超过预定压力,使该阀由于过压而运动导致不 密封,以允许散逸过压。如图所示,本专利技术的阀构造包括阀座40,阀座内安置有阀42。阀座40可以是如图 所示的深拉拔座(de印draw cup),或可选地,可以是图1中现有技术所示的标准阀座,其中 没有考虑深拉拔,阀座向外延伸到凸缘44,如图中附加虚线46所示。阀42被固定到阀座40的支座48。阀42包括中空阀外壳或本体50,本体被本体基部52封闭于其下端,而在其上端 包括朝内指向的凸缘54,该凸缘限定出止动部56。中空阀杆58被安置在阀外壳或本体50 的内部且包括促动杆60,该促动杆向上延伸通过阀本体50的顶部并通过支座48内的开口 62。促动杆60限定细长开口 64,促动杆60通过细长开口 64与阀杆58的中空内部部分66 连通。阀杆58包括扩大的上部区域68,该区域限定出与阀本体50上的止动部56结合的 肩部70。阀杆58的下部部分被杆基部72封闭,杆基部限定出处于其中的开口 74,该开口 提供通过本体基部内的开口 76到热交换单元或容器的内部的连通。所属领域技术人员可 以理解,来自热交换单元或容器的内部的增压介质的压力被持续地通过开口 76和74施加 到减压密封插塞件80的下表面78,该插塞件被安置在阀杆58的中空扩大部分68的内部。 减压弹簧82座落于减压密封插塞件80周围并邻接阀杆58的扩大部分68的上部部分84。 如图2所示,减压弹簧持续地向下促动减压密封插塞件使之与减压密封件86结合,该密封 件在阀正常操作期间阻止HEU或容器内部的增压介质中的压力离开容器或HEU。阀外壳或本体50的上部部分54与如典型的垫圈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0.05.05 US 61/331,5561.一种与容置有增压介质的容器一起使用的阀机构,其包括 中空外壳; 第一阀,设置在所述外壳内,可操作为将增压介质注入所述容器内,和从所述容器释放增压介质; 第二阀,正常情况下关闭,设置在所述外壳内,可操作为响应所述增压介质的压力达到预定水平而开启流动路径,以便所述介质的以排向大气而减小过压。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阀机构,其中,所述第一阀包括中空阀杆,该中空阀杆具有促动杆和阀杆基部,促动杆限定与大气相通的细长开口,所述增压介质流过该开口,阀杆基部限定通过其的孔,所述第二阀被安置在所述中空阀杆内。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阀机构,其中,所述中空外壳包括限定出开口的外壳基部,该开口通过外壳基部;座落于所述外壳基部和所述阀杆之间、将所述阀杆朝关闭位置偏压的第一弹簧。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阀机构,其中,所述第二阀包括座落于所述阀杆基部中的孔外面的密封插塞件,座落于所述密封插塞件和所述阀杆的所述中空内部的表面之间的第二弹簧,该第二弹簧将所述密封插塞件朝所述阀杆基部中的所述孔偏压以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D卡尔,M西林斯,
申请(专利权)人:约瑟夫国际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