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IPM直流无刷电动机的转子冲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491623 阅读:308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28 21:54
本发明专利技术是一种IPM直流无刷电动机的转子冲片。包括有转子冲片(1),其中转子冲片(1)所设的外弧(2)采用多段弧结构,且转子冲片(1)上布置有导流孔(3)和隔磁桥(4)。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在转子冲片上布置导流孔和隔磁桥的方式,重布转子铁芯质量分布;有效利用排布空间;引导转子内的磁密流向,改善局部饱和磁密突变,减小极间和极中饱和程度差异,使气隙内的磁密变化均匀过渡,反电势谐波总含量可降至2.82%,转矩脉动降至±4.38%,转子铁损仅占总损耗约10%,有效改善了电动机在高速重载时的电磁噪音和振动,提高了电动机的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是一种IPM直流无刷电动机的转子冲片,属于IPM直流无刷电动机的转子冲片的改造技术。
技术介绍
传统的用于IPM直流无刷电动机的转子冲片,(I)为提高磁瓦利用率,在内置磁瓦的顶部和底部布置隔磁桥,此种结构限制了磁瓦可使用的内置面积,无法有效利用空间;转子铁芯挖空磁瓦面积后,转子铁芯质量分布不均,引起较大的动不平衡量,加剧电机的振动;(3)接近气隙处的磁瓦顶部使用极小尺寸来减少漏磁,但同时出现局部的极度饱和,气隙内的磁密发生剧变,转矩波动高达约±20%,极大地限制了 IPM结构的应用范围。因此,有必要进一步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考虑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可有效改善电动机在高速重载时的电磁噪音和振动,提高电动机的效率的IPM直流无刷电动机的转子冲片。本专利技术设计合理,方便实用。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本专利技术的IPM直流无刷电动机的转子冲片,包括有转子冲片,其中转子冲片所设的外弧采用多段弧结构,且转子冲片上布置有导流孔和隔磁桥。上述导流孔布置在N、S片间的d轴上和磁瓦的两侧。上述导流孔的边界与转子外圆边界之间的距离e取Imm 6mm。上述隔磁桥布置在磁瓦的两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IPM直流无刷电动机的转子冲片,包括有转子冲片(1),其特征在于转子冲片(1)所设的外弧(2)采用多段弧结构,且转子冲片(1)上布置有导流孔(3)和隔磁桥(4)。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余丽梅李虎金万兵史国俊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威灵电子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