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接触供电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491515 阅读:198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28 21:3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非接触供电的传送效率高的非接触供电装置。阻抗调整部(56)将送电侧阻抗值高精度地调整为与驱动使当前安装的元件拾取头(32)的吸嘴支架部(43)升降的Z轴伺服马达(46)的升降电路、及驱动使吸嘴支架部(43)旋转的R轴伺服马达(47)的旋转电路的负载阻抗值相同的值。因此,能够提高对元件拾取头(32)进行的非接触供电的传送效率。此外,由于不需要阻抗测定电路,因此能够实现非接触供电装置(50)的低成本化及小型化。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能够以非接触方式供给电力的非接触供电装置
技术介绍
例如,专利文献I及2公开了能够以非接触方式供给电力的非接触供电装置。专利文献I中记载的非接触供电装置根据与送电用谐振器和受电用谐振器之间的距离对应地变化的阻抗的频率特性,进行供电控制。即,从送电侧推定受电侧的阻抗,从而提高非接触供电的传送效率。此外,专利文献2中记载的非接触供电装置以非接触方式向使元件供给单元的工作台上所安装的螺母旋转的伺服马达供给电力,使工作台沿着固定于底座且螺合有螺母的滚珠丝杠移动。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0-252446号公报(参照段落0010、图1)专利文献2 :日本特开平9-252193号公报(参照段落0010、图2)在专利文献I中记载的非接触供电装置中,从送电侧推定受电侧的阻抗,因此该阻抗中包含误差,无法充分提高非接触供电的传送效率。此外,在专利文献2中记载的非接触供电装置中,在元件供给单元搭载有多个容纳元件的供料器(盒),根据供料器的数量,元件供给单元的负载阻抗发生变化,但由于不与负载阻抗的变化对应,因此非接触供电的传送效率存在下降的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是鉴于所述现有问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非接触供电装置,包括:负载部,能够进行预定的动作,且该负载部的至少一部分能够更换;负载控制部,控制该负载部的动作;供电控制部,产生向所述负载控制部供电的电力;非接触供电部,以非接触方式从所述供电控制部向所述负载控制部供给所述电力;负载用存储部,存储与所述各负载部对应的负载阻抗值;以及阻抗调整部,从所述负载用存储部读出与所更换的所述负载部对应的所述负载阻抗值,将所述供电控制部的送电侧阻抗值调节为与读出的所述负载阻抗值相同的值。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野村壮志石浦直道神藤高广
申请(专利权)人:富士机械制造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