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连接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491238 阅读:145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28 19:3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通讯连接器,其用以与通讯插头连接,通讯连接器包括底座、导电端子组、壳体及盖体,其中导电端子组设置于底座上,壳体用以容纳底座及导电端子组。壳体包括第一斜面,而第一斜面包括一开口。盖体包括第二斜面及缺口,其中第二斜面的形状与第一斜面相配合,以使盖体可相对壳体上移或下移,而缺口的形状与通讯插头相配合。当盖体上移时,通讯插头可通过缺口,由开口进入,而与导电端子组电连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通讯连接器,特别是涉及一种可用于轻薄电子装置的通讯连接器。
技术介绍
随着科技的进步以及使用者的偏好,各式电子装置的尺寸都越来越轻薄。然而,当电子装置越来越薄,某些用于影像输出或是网络的连 接器,如=VGA或RJ45,因为厚度较厚而无法装设,使得此类电子装置无法利用有线方式传递网络信号。虽然此类电子装置的网络连线可用无线网络取代,却也仅限于在提供无线网络服务的环境中才能使用,对于使用者来说并不方便。就目前的使用需求而言,网络连线有其必要性,并且无线网络无法完全取代有线,因此若是能克服网络连接器厚度的问题,就可将网络连接器装设于轻薄型电子装置上,以解决先前技术所存在的问题。为解决网络连接器厚度的问题,目前已经有一种掀盖式网络连接器,但是此种掀盖式网络连接器必须将网络插头反插才能连接,然而反插网络插头并不符合使用者的使用习惯。此外,目前市面上也提供用通过USB外接的网络连接器,使用者必须随时携带外接装置,才能使用。综上所述,目前用于轻薄型电子装置上的网络连接器都存在某些使用上的不便,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网络连接器来解决先前技术所存在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用于轻薄电子装置的通讯连接器。为达成上述的目的,本专利技术的通讯连接器用以与通讯插头连接,本专利技术的通讯连接器包括底座、导电端子组、壳体及盖体,其中导电端子组设置于底座上,壳体用以容纳底座及导电端子组。壳体包括第一斜面,而第一斜面包括一开口。盖体包括第二斜面及缺口,其中第二斜面的形状与第一斜面相配合,以使盖体可相对壳体上移或下移,而缺口的形状与通讯插头相配合。当盖体上移时,通讯插头可通过缺口,由开口进入,而与导电端子组电连接。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本专利技术的通讯连接器为一 RJ45连接器。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通讯连接器的一实施例的结构分解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通讯连接器的一实施例与一通讯插头连接前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通讯连接器的一实施例与一通讯插头连接后的示意图。主要元件符号说明通讯连接器I 底座10导电端子组20 壳体30第一斜面31开口 311滑槽32壳体顶面33壳体侧面34盖体40第二斜面41缺口 42导柱43盖体顶面44 盖体侧面45通讯插头90具体实施例方式为让本专利技术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出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以下请一并参考图1至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通讯连接器的一实施例,其中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通讯连接器的一实施例的结构分解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通讯连接器的一实施例与一通讯插头连接前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通讯连接器的一实施例与一通讯插头连接后的示意图。如图1 图3所示,本专利技术的通讯连接器I用以与通讯插头90连接。如图1与图2所示,本专利技术的通讯连接器I包括底座10、导电端子组20、壳体30以及盖体40。导电端子组20设置于底座10上,壳体30能容纳底座10及导电端子组20。壳体30包括第一斜面31、至少一滑槽32、壳体顶面33及壳体侧面34,其中第一斜面31包括一开口 311。盖体40包括第二斜面41、缺口 42、至少一导柱43、盖体顶面44及盖体侧面45。其中第二斜面41的形状与第一斜面31相配合,以使盖体40能相对壳体30上移或下移。导柱43容纳于至少一滑槽32内,且至少一滑槽32与第一斜面31具有实质上相同的倾斜角度,用以引导盖体40相对壳体30的第一斜面31上移或下移。其中如图2与图3所示,当盖体40上移时,通讯插头90可通过缺口 42,由开口 311进入,而与导电端子组20电连接。在此须注意的是,为方便通讯插头90进入,缺口 42的形状与通讯插头90相配合。再者,壳体30可以是电子装置的外壳或是通讯连接器外部的绝缘壳,而第一斜面31与滑槽32的倾斜角度可视壳体30的高度而变,只要达到盖体40上移后的高度能让通讯插头90通过缺口 42和开口 311的目的即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如图1所示,至少一滑槽32为两个滑槽32,分别位于第一斜面31的两侧,并且至少一导柱43为两个导柱43,分别位于第二斜面41的两侧,但本专利技术皆不以上述实施例为限。此外,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本专利技术的通讯连接器I使用的底座10及导电端子组20装设于一印刷电路板上,此种组合也称为半截式的RJ45连接器(只有连接底座没有上盖的RJ45连接器)。如图1与图2所示,当通讯插头90未与导电端子组20电连接时,此时盖体侧面45会与壳体侧面34齐平。在此须注意的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当通讯插头90未与导电端子组20电连接时,本专利技术的通讯连接器I的高度实质上会小于12mm。如图3所示,当盖体40上移时,通讯插头90可通过缺口 42,由开口 311进入,而与导电端子组20电连接,而达到传输网络信号的目的,此时盖体顶面44高于壳体顶面33。在此注意的是,当通讯插头90与本专利技术的通讯连接器I脱离后,盖体40失去与通讯插头90问的卡合力道,此时盖体40受导柱43与滑槽32的引导,让盖体40可沿第一斜面31下移而覆盖住第一斜面31,而形成图2所示的状态。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本专利技术的通讯连接器I为RJ45连接器,通讯插头90为一 RJ45插头,但本专利技术不以此为限。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的通讯连接器1,可解决轻薄电子装置因为厚度问题而无法设置通讯连接器的缺点,并且本专利技术的通讯连接器I的使用方式简单,使用者只需要轻推盖体40,让盖体40上移再把通讯插头90插入即可使用网络连线,并且通讯插头90不需反插,符合使用惯性。再者,将通讯插头90拔出后,盖体40会自动下滑与壳体30齐平,不影响壳体30的外观,也不受壳体30厚度的限制。 需注意的是,上述仅为实施例,而非限制于实施例。譬如此不脱离本专利技术基本架构者,皆应为本专利所主张的权利范围,而应以权利要求为准。权利要求1.一种通讯连接器,用以与一通讯插头连接,包括底座;导电端子组,设置于该底座上;壳体,用以容纳该底座及该导电端子组,该壳体包括第一斜面,该第一斜面包括开口 ;以及盖体,包括第二斜面,该第二斜面的形状与该第一斜面相配合,以使该盖体能相对该壳体上移或下移;以及缺口,该缺口的形状与该通讯插头相配合;其中当该盖体上移时,该通讯插头可通过该缺口,由该开口进入,而与该导电端子组电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讯连接器,其中该壳体包括至少一滑槽,该盖体包括至少一导柱,其中该至少一导柱容纳于该至少一滑槽内。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通讯连接器,其中该至少一滑槽与该第一斜面具有实质上相同的倾斜角度,用以引导该盖体相对该壳体的该第一斜面上移或下移。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讯连接器,其中当该通讯插头未与该导电端子组电连接时, 该盖体可下移而覆盖住该第一斜面。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讯连接器,其中该盖体包括盖体顶面,该壳体包括壳体顶面, 当该盖体上移时,该盖体顶面高于该壳体顶面。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通讯连接器,其中当该盖体下移时,该盖体顶面与该壳体顶面等闻。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通讯连接器,其中该盖体包括盖体侧面,该壳体包括壳体侧面, 当该盖体下移时,该盖体侧面与该壳体侧面齐平。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讯连接器,其中该通讯连接器为一RJ45连接器,该通讯插头为一 RJ45插头。9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通讯连接器,用以与一通讯插头连接,包括:底座;导电端子组,设置于该底座上;壳体,用以容纳该底座及该导电端子组,该壳体包括第一斜面,该第一斜面包括开口;以及盖体,包括:第二斜面,该第二斜面的形状与该第一斜面相配合,以使该盖体能相对该壳体上移或下移;以及缺口,该缺口的形状与该通讯插头相配合;其中当该盖体上移时,该通讯插头可通过该缺口,由该开口进入,而与该导电端子组电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博文
申请(专利权)人:纬创资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