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锂二次电池用正极、其制造方法以及锂二次电池
本专利技术涉及锂二次电池用正极及其制造方法。另外,本专利技术涉及锂二次电池。
技术介绍
随着近年的智能手机及便携式游戏机等便携设备的普及、对环境问题的关心的提高,需要改善可以用于便携设备及汽车的电源等的锂二次电池的容量和输出。以锂二次电池为代表的二次电池的基本结构是使电解质介于正极和负极之间的结构。作为正极及负极,分别典型的是包括集电体和设置在集电体上的活性物质的结构。为锂二次电池时,使用能够将锂离子储藏和释放的材料作为正极及负极的活性物质。为了提高锂二次电池的容量和输出特性,采用各种各样的方法。正极活性物质的高容量化以及输出特性的提高也是其之一。作为正极活性物质的材料,以磷酸铁锂(LixFePO4(0<x≤1))为代表的橄榄石型结构的含锂复合氧化物受到注目。磷酸铁锂具有如下优点:与钴(Co)等相比使用非常廉价的铁;作为发生铁(Fe(II)与Fe(III))的氧化还原的材料呈现高电位(3.5V左右);其循环特性良好;理论容量为170mAh/g左右且其能量密度超过钴酸锂(LiCoO2)、镍酸锂(LiNiO2)等现有的材料;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锂二次电池用正极的制造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在正极集电体上形成包括具有橄榄石型结构的含锂复合氧化物以及氧化石墨烯的混合物;以垂直于或大致垂直于所述正极集电体的表面的方式对所述混合物施加压力;以及还原所述氧化石墨烯。
【技术特征摘要】
2011.09.09 JP 2011-1970211.一种锂二次电池用正极的制造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在正极集电体上形成包括具有橄榄石型结构的含锂复合氧化物以及氧化石墨烯的混合物;以垂直于或大致垂直于所述正极集电体的表面的方式对所述混合物施加压力;以及在施加所述压力后还原所述氧化石墨烯,其中,所述具有橄榄石型结构的含锂复合氧化物为长方体或大致长方体的单晶粒,其中,所述具有橄榄石型结构的含锂复合氧化物的所述长方体或大致长方体的单晶粒的b轴方向的长度短于所述具有橄榄石型结构的含锂复合氧化物的所述长方体或大致长方体的单晶粒的a轴方向以及c轴方向的长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二次电池用正极的制造方法,其中所述具有橄榄石型结构的含锂复合氧化物为磷酸铁锂。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二次电池用正极的制造方法,其中所述具有橄榄石型结构的含锂复合氧化物为长方体或大致长方体的粒子。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二次电池用正极的制造方法,其中,在施加所述压力后,在X射线衍射光谱中所述具有橄榄石型结构的含锂复合氧化物的(020)面与(101)面的衍射峰值强度比为4.5以上且5.5以下。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锂二次电池用正极的制造方法,其中所述具有橄榄石型结构的含锂复合氧化物的所述长方体或大致长方体的单晶粒的b轴以垂直于所述正极集电体的所述表面的方式取向。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二次电池用正极的制造方法,其中所述氧化石墨烯为包括2至100个氧化石墨烯薄片的多层氧化石墨烯。7.一种锂二次电池用正极,包括:正极集电体;以及所述正极集电体上的正极活性物质层,其中,所述正极活性物质层包括:具有橄榄石型结构的含锂复合氧化物;以及氧化石墨烯,其中,在X射线衍射光谱中所述具有橄榄石型结构的含锂复合氧化物的(020)面与(101)面的衍射峰值强度比为4.5以上且5.5以下。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锂二次电池用正极,其中所述具有橄榄石型结构的含锂复合氧化物为磷酸铁锂。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锂二次电池用正极,其中所述具有橄榄石型结构的含锂复合氧化物为长方体或大致长方体的粒子。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锂二次电池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三轮讬也,井上信洋,野元邦治,桃纯平,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半导体能源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