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线路隔离开关,包括左接线端、绝缘子、导电闸刀、右接线端,所述左接线端和右接线端分别固定在绝缘子的两端,所述导电闸刀的一端活动设置在左接线端上,所述导电闸刀的另一端设置有挂钩,所述导电闸刀的另一端通过挂钩连接右接线端。本发明专利技术所提供的线路隔离开关,两端直接与导线连接,不占用电线杆横担空间,可以方便地安装于线路终端或中间任意部位,提供全耐张连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线电缆连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连接电线的线路隔离开关。
技术介绍
现有的电网结构,只能通过在电线杆横担上加装单相或三相隔离开关来分支线路,占据了电线杆顶部本就不大的空间;且对于线路中段因检修或临时接线所遇到的临时分断问题,只能通过并沟线夹并线,配合斗臂车来临时分支线路,无法方便的于线路中段分支线路。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线路隔离开关,两端直接与导线连接,不占用电线杆横担空间,可以方便地安装于线路终端或中间任意部位,提供全耐张连接。通过进一步地改进,增加灭弧罩,使线路隔离开关可以进行带负荷分合操作,并且进行带负荷分合操作时仅需使用普通绝缘拉杆,无需更多的工具辅助。本专利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是 一种线路隔离开关,包括左接线端、绝缘子、导电闸刀、右接线端,所述左接线端和右接线端分别固定在绝缘子的两端,所述导电闸刀的一端活动设置在左接线端上,所述导电闸刀的另一端设置有挂钩,所述导电闸刀的另一端通过挂钩连接右接线端。所述左接线端和右接线端用以连接导线,左接线端和右接线端通过绝缘子固定连接,通过所述导电闸刀的闭合和张开以实现线路的通、断,上述结构的线路隔离开关两端直接与导线连接,不占用电线杆横担空间,且可以方便地安装于线路终端或中间任意部位。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改进的线路隔离开关,所述右接线端设置有导电擦,所述导电擦为两个,用以夹固导电闸刀。导电擦能够进一步加固导电闸刀合闸时与右接线端的连接,且能够提高导电闸刀与右接线端的接触导电性能。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改进的线路隔离开关,所述导电擦为向外弯曲的弧形钩状结构。所述结构的导电擦可以用于负荷开断工具的挂接,且为导电闸刀合闸时提供导向,无需目视操作,同时增强导电闸刀的侧边载重能力。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改进的线路隔离开关,所述挂钩包括T形钩件和V形拉杆,所述V形拉杆开口朝向T形钩件;所述V形拉杆分为上部和下部两部分,两部分连接处通过轴一活动设置在导电闸刀上;所述T形钩件分为上部、下部、左部三部分,三部分连接处通过轴二活动设置在导电闸刀上;所述T形钩件上部为钩头用于连接右接线端,所述T形钩件下部通过拉伸弹簧连接V形拉杆下部,所述T形钩件左部位于V形拉杆上部和下部之间。所述结构的挂钩能够确保导电闸刀合闸时完全就位,同时避免运行中因外力作用导致导电闸刀意外断开;此外,所述结构的挂钩中的拉伸弹簧杠杠结构,能有效降低操作力矩,且便于除冰作业。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改进的线路隔离开关,所述V形拉杆下部设置有拉环。拉环便于使用绝缘钩棒推、拉所述V形拉杆,从而进行线路隔离开关的开断作业。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改进的线路隔离开关,还包括设置于导电闸刀上的灭弧闸刀和设置于右接线端上的灭弧罩;所述灭弧罩包括导体部和绝缘部,所述灭弧罩导体部上端连接右接线端,所述灭弧罩绝缘部包覆在所述灭弧罩导体部下端的外部,且所述灭弧罩绝缘部设置有供所述灭弧闸刀运动的间隙;所述灭弧闸刀一端活动连接导电闸刀,另一端与灭弧罩导体部下端接触。通过增加灭弧罩,能够在高压线路负荷状态进行开断作业,因此提高了作业效率。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改进的线路隔离开关,所述灭弧罩绝缘部由后绝缘部和前绝缘部组成,所述后绝缘部和前绝缘部之间设置有供所述灭弧闸刀运动的间隙,且所述后绝缘部和前绝缘部的上端和右端为封闭连接。上述结构可以避免电弧随机地向四周溅射,从而保证作业人员的安全性,并减小了电弧对于线路隔离开关的损伤。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改进的线路隔离开关,所述后绝缘部和前绝缘部的下端向外弯折形成喇叭状结构。所述结构的灭弧罩可以有效地引导电弧向线路隔离开关下方释放,从 而进一步提高操作安全性和线路隔离开关的使用寿命。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改进的线路隔离开关,还包括C形连接件,所述C形连接件开口端之间设置有转轴和扭转弹簧,所述C形连接件的一端设置于导电闸刀上,所述灭弧闸刀位于C形连接件另一端且设置于所述转轴上,所述扭转弹簧套装在所述转轴上,所述扭转弹簧一端的扭臂位于C形连接件底部,另一端的扭臂位于灭弧闸刀的内侧。增设所述结构的C形连接件,使灭弧闸刀具有逆时针旋转的弹性性能,可以使灭弧闸刀在运动中具有缓冲功能,从而可以有效降低操作力度过大对线路隔离开关造成的损伤。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线路隔离开关,两端直接与导线连接,不占用电线杆横担空间,可以方便地安装于线路终端或中间任意部位,提供全耐张连接。并且通过增加灭弧罩,使线路隔离开关可以进行带负荷分合操作,并且进行带负荷分合操作时仅需使用普通绝缘拉杆,无需更多的工具辅助。附图说明图1,本专利技术所提出的线路隔离开关正视结构示意 图2,本专利技术所提出的线路隔离开关仰视结构示意 图3,本专利技术所提出的线路隔离开关右视结构示意 图4,本专利技术所提出的线路隔离开关挂钩部分结构示意 图5,本专利技术所提出的线路隔离开关加灭弧罩正视结构示意图;为清楚地表达产品结构,本附图去除了灭弧罩前绝缘部; 图6,本专利技术所提出的线路隔离开关加灭弧罩仰视结构示意 图7,本专利技术所提出的线路隔尚开关加灭弧罩右视结构不意 图8,本专利技术所提出的灭弧罩左视结构示意图。11为左接线端,12为右接线端,2为绝缘子,3为导电闸刀,4为挂钩,41为V形拉杆下部,42为V形拉杆上部,43为轴一,44为轴二,45为T形钩件上部,46为T形钩件左部,47为T形钩件下部,48为拉伸弹簧,5为导电擦,6为灭弧罩导体部,7 (71和72整体作为7)为灭弧罩导体部,71为灭弧罩后绝缘部,72为灭弧罩前绝缘部,8为灭弧罩绝缘部下端,9为C形连接件,91为转轴,92为扭转弹簧,10为灭弧闸刀。具体实施例方式为了加深对本专利技术的理解,下面将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详细描述,该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定。如图1-8所示,本实施例所提供的线路隔离开关,包括左接线端11、绝缘子2、导电闸刀3、右接线端12,所述左接线端11和右接线端12分别固定在绝缘子2的两端,所述导电闸刀3的一端活动设置在左接线端11上,所述导电闸刀3的另一端设置有挂钩4,所述导电闸刀3的另一端通过挂钩4连接右接线端12。优化地,所述右接线端12设置有导电擦5,所述导电擦5为两个,用以夹固导电闸刀3。进一步优化地,所述导电擦5为向外弯曲的弧形钩状结构。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挂钩4包括T形钩件和V形拉杆,所述V形拉杆开口朝向T形钩件;所述V形拉杆分为上部42和下部41两部分,两部分连接处通过轴一 43活动设置在导电闸刀3上;所述T形钩件分为上部45、下部47、左部46三部分,三部分连接处通过轴二 44活动设置在导电闸刀3上;所述T形钩件上部45为钩头用于连接右接线端12,所述T形钩件下部47通过拉伸弹簧48连接V形拉杆下部41,所述T形钩件左部46位于V形拉杆上部42和下部41之间。优化地,所述V形拉杆下部41设置有拉环。需要断开线路隔离开关时,只需向下拉动V形拉杆下部41的拉环,V形拉杆上部42也会向下运动,使T形钩件上部45的钩头向上向左运动,从而脱离右接线端12的相应钩合部,即实现线路隔离开关的断开。需要闭合线路隔离开关时,则同样向下拉动V形拉杆下部41的拉环,使T形钩件上部45的钩头向上向左运动,将导电闸刀3合上后,松开V形拉杆下部41的拉环,在弹簧作用下,V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线路隔离开关,其特征在于:包括左接线端(11)、绝缘子(2)、导电闸刀(3)、右接线端(12),所述左接线端(11)和右接线端(12)分别固定在绝缘子(2)的两端,所述导电闸刀(3)的一端活动设置在左接线端(11)上,所述导电闸刀(3)的另一端设置有挂钩(4),所述导电闸刀(3)的另一端通过挂钩(4)连接右接线端(12)。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伟,
申请(专利权)人:合保电气芜湖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