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供了一种光学记录介质、记录设备、记录方法,该光学记录介质包括:每个上面都以摆动方式排列了小记录载体的多个轨道,每个小记录载体都通过根据光照的调制来存储记录状态;其中,轨道在跟踪方向上排列为彼此相邻,跟踪方向为与轨道的长度方向正交的方向;并且在小记录载体的记录态和非记录态下,小记录载体的形成部分和非形成部分之间均存在反射率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用作图样介质的光学记录介质,在图样介质中,形成有其上排列了其中通过根据光照的调制来保持记录状态的多个小记录载体的轨道,并且通过轨道上的小记录载体的记录/非记录图样来表示记录信息。此外,本技术涉及在用作图样介质的光学记录介质上执行记录的记录设备和方法。
技术介绍
例如,诸如光盘(⑶)、数字通用盘(DVD)和蓝光光盘(BD)的所谓的光盘记录介质(还可以简称为“光盘(optical disc)”)已经被广泛地推广作为通过光照来记录和再生信息的光学记录介质。在光盘上,正使得记录/再生光的波长减小并且物镜的数值孔径的增大。因此,减小了用于记录/再生的光斑大小,产生了高记录容量和高记录密度。然而,在光盘中,使用空气作为物镜和光盘之间的介质,并且难以将对会聚光斑的大小(直径)有影响的数值孔径NA增大为大于“ I ”。具体地,当物镜的数值孔径为NAtjbj并且光的波长为λ时,通过物镜照射到光盘的光斑大小表示如下λ /NAobj此时,当插于物镜和光盘之间的介质的折射率为ηΑ且物镜周边的光束的入射角为θ时,数值孔径NAtjbj表示如下NAobJ=nAX sin Θ从该公式可以看出,只要介质是空气(nA=l),就难以将数值孔径NAtjbj增大为大于Io在这方面,如在日本专利申请特开(JP-A)第2010-33688号和日本专利申请特开(JP-A)第2009-134780号等中公开的,已经提出了使用近场光(渐逝光)来实现ΝΑΛ」>1的记录/再生方法(近场方法)。已知近场方法通过用近场光照射光盘来记录或再生信息,并且使用固体浸没透镜(下文中称为“SIL”)作为用于用近场光照射光盘的物镜(例如,见JP-A第2010-33688号和JP-A 第 2009-134780 号)。图20是描述使用SIL的相关技术的近场光学系统的图。图20示出了其中使用超半球形的SIL (超半球SIL)作为SIL的实例。具体地,在该情况下的超半球SIL中,对象侧(即,面向作为记录/再生目标的记录介质的一侧)具有平面形,并且其他部分具有超半球形。在该情况下,物镜被配置为包括超半球SIL作为前透镜的两组透镜。如图17所示,使用双侧非球面透镜作为后透镜。这里,当入射光的入射角为Θ i,超半球SIL的构成材料的折射率Snm,具有图20中示出的配置的物镜的有效数值孔径NA如下表示NA=nSIL2X sin θ i通过该公式,当采用图20中示出的物镜配置时,通过将SIL的折射率设置为大于“I”(大于空气的折射率),可以使有效数值孔径NA大于“I”。在相关技术中,例如,SIL的折射率nStt设置为大约2,因此,实现了大约1.8的有效数值孔径NA。这里,在近场光学系统中,使用半球形的SIL (半球SIL)以及超半球SIL。 当使用半球SIL而不是图17中示出的超半球SIL用于物镜时,有效数值孔径NA如下NA=nSILX sin θ i通过该公式,即使在使用半球SIL时,当使用nStt的高折射率材料作为SIL的构成材料时,也可以实现NA〉I。此时,与超半球SIL的情况下的公式相比,当SIL的构成材料(折射率)在超半球形和半球形的情况下都相同时,使用超半球SIL情况下的有效数值孔径NA较高。为了确认起见,为了关于记录介质执行由SI生成的NA〉I的传播(照射)光的记录/再生,必须将SIL的物面和记录介质布置为彼此非常靠近。SIL的物面和记录介质(记录面)之间的距离称为间隙。在近场方法中,必须将间隙值抑制为等于或小于光的波长的至少四分之一(1/4)。同时,在相关技术中,已经进行了对记录介质的结构的研究,以实现高记录密度。例如,如在日本专利申请特开(JP-A)第2010-27169号中披露的,已经知道了图样介质。图样介质是其中排列了多个小记录载体,并且一个小记录载体用作一个代码(“O”或“I”)的介质。例如,非记录态用代码“O”表示,并且记录态用代码“I”表示。由于小记录载体是单独形成的,因此即使在小记录载体排列为相互靠近时,即,即使在小记录载体以高密度排列时,也可以抑制光交叉或串扰。换句话说,可以相应的增大记录密度。JP-A第2010-27169号公开了一种采用图样介质的硬盘驱动器(HDD)记录/再生系统。然而,根据相关技术的用于图样介质的记录/再生系统采用如在JP-A第2010-27169号中公开的所谓的扇区(sector)伺服方法(采样伺服方法)。具体地,如JP-A第2010-27169号的图3所示,小记录载体排列在记录介质上,使得伺服图样区S被插入在用于记录/再生数据的数据记录区D之间,并且使用伺服图样区S中的记录图样来间歇地控制记录/再生头的位置。这里,在采用扇区伺服方法的相关技术的图样介质记录/再生系统中,用于生成表示地址信息的图样或时钟的图样嵌入在伺服图样区S中。换句话说,该图样用于执行地址检测、光盘的旋转同步(转速控制)、点时钟的生成等。点时钟(dot clock)是指与小记录载体的形成周期同步的时钟,并且是在与小记录载体的形成位置对应的定时适当地施加记录脉冲所需的时钟。因此,在图样介质中,需要生成点时钟来实施适当的记录操作。已经开发了基于图样介质的磁记录媒体,并且已经提出了基于图样介质的光学记录媒体。例如,在日本专利申请特开(JP-A)第2006-73087号中披露了光学记录介质。当对用作光学记录介质的图样介质执行记录或再生时,理想的是采用近场方法。这是因为,当使用近场方法时,随着记录/再生的光斑大小减小,并且排列在图样介质上的小记录载体的密度增大,因此可以进一步增大记录容量。
技术实现思路
同时,如上所述,在对图样介质执行记录/再生的相关技术的系统中,采用扇区伺服方法用于跟踪伺服(头位置的调整)。然而,从以上描述中可理解,扇区伺服方法采用其中伺服图样区S被插入数据记录区D之间的介质结构 。这意味着,由于插入了伺服图样区S,数据记录区D减小,因此扇区伺服方法具有引起记录容量减小的问题。此外,在扇区伺服方法中,由于基于直接获得的跟踪误差信号来控制跟踪位置,因此伺服跟踪范围是有限的,并且非常难以增大伺服增益。为此,磁盘偏心的允许范围很小,并且难以稳定地执行跟踪伺服,除非将偏心机械地调整为非常小(例如,大约几微米(μ m))。可以在诸如HDD的记录介质(盘片)不可交换的系统中实施机械调整。然而,实际上难以在其中记录介质可交换的系统中执行精确调整。鉴于以上内容而作出本技术,并且希望提供一种在用作光学记录介质的图样介质上执行记录时的优选介质结构和记录技术。为了解决以上问题,根据本技术的光学记录介质采用以下配置。S卩,根据本技术的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光学记录介质,包括每个上面都以摆动(wobbling)方式排列了小记录载体的多个轨道,每个小记录载体都通过根据光照的调制来存储记录状态;其中,轨道在跟踪方向上被排列为彼此相邻,跟踪方向为与轨道的长度方向正交的方向;并且在小记录载体的记录态和非记录态下,小记录载体的形成部分和非形成部分之间均有反射率差。此外,根据本技术的记录设备采用以下配置。即,根据本记录的另一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记录设备,其是对以下光学记录介质执行记录的记录设备,该光学记录介质包括每个上面都以摆动方式排列了小记录载体的多个轨道,每个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光学记录介质,包括:每个上面都以摆动方式排列了小记录载体的多个轨道,每个所述小记录载体都通过根据光照的调制来存储记录状态,其中,所述轨道在跟踪方向上排列为彼此相邻,所述跟踪方向为与所述轨道的长度方向正交的方向,并且在所述小记录载体的记录态和非记录态下,所述小记录载体的形成部分和非形成部分之间均存在反射率差。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铃木义则,藤家和彦,关口浩司,
申请(专利权)人:索尼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