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包括:图像承载体,其可旋转地设置在装置主体中以承载图像;转印体,其在装置主体中设置为能够沿与图像承载体的旋转轴线方向正交的方向拆除;接触分离机构,其设置在转印体中以使转印体移动而与图像承载体接触和分离;以及联接部件,其在装置主体中设置为沿图像承载体的旋转轴线方向与接触分离机构联接。当联接部件在与接触分离机构联接的联接状态下沿正向转动到第一转动位置时,接触分离机构使转印体与图像承载体接触,并当联接部件在联接状态下从第一转动位置沿反向转动到第二转动位置时,接触分离机构使转印体与图像承载体分离,并且联接部件沿与联接方向相反的方向在第二转动位置处退避,从而允许拆除转印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图像形成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图像形成装置。
技术介绍
日本未经审查的专利申请公布No.2004-117988公开了这样一种结构:即,驱动联接件随着处理盒的插入而退避。日本未经审查的专利申请公布No.2006-220993公开了这样一种图像形成装置,所述图像形成装置包括:感光体,其可拆卸地安装到装置主体中;单元,其可拆卸地安装在装置主体中并且包括与感光体相接触的环形带;接触分离机构,其设置在包括环形带的所述单元中以使环形带与感光体接触或分离,而不使单元本身移动;以及接触分离驱动器,其用于驱动接触分离机构。图像形成装置还包括互锁机构,所述互锁机构与开闭部件相关地使包括环形带的单元中的接触分离机构返回到初始位置,该开闭部件设置在装置主体中并且还用作装置主体外壳。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对当从装置主体拆除转印体时在接触分离机构和联接部件之间的干涉进行抑制。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案,提供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包括:图像承载体,其可旋转地设置在装置主体中以承载图像;转印体,由所述图像承载体承载的所述图像转印到所述转印体上,所述转印体在所述装置主体中设置为能够沿与所述图像承载体的旋转轴线方向正交的正交方向拆除;接触分离机构,其设置在所述转印体中,以使所述转印体移动而与所述图像承载体接触和分离;以及联接部件,其在所述装置主体中设置为沿着所述图像承载体的所述旋转轴线方向与所述接触分离机构联接。当所述联接部件在与所述接触分离机构联接的联接状态下沿正向转动到第一转动位置时,所述接触分离机构使所述转印体与所述图像承载体接触,并且当所述联接部件在所述联接状态下从所述第一转动位置沿反向转动到第二转动位置时,所述接触分离机构使所述转印体与所述图像承载体分离,并且所述联接部件沿着与所述联接部件联接到所述接触分离机构的联接方向相反的相反方向在所述第二转动位置处退避,从而允许拆除所述转印体。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二方案,在所述第二转动位置处沿所述相反方向退避的状态下,所述联接部件向所述第一转动位置的转动受到限制。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三方案,所述图像形成装置还包括:偏压部件,其在所述装置主体中设置为在所述第二转动位置处沿所述相反方向偏压所述联接部件;以及容器,其可移除地安装至所述装置主体以接收从所述转印体移除的显影剂。当所述容器安装至所述装置主体时,所述联接部件克服所述偏压部件的偏压力而从在所述第二转动位置处从所述接触分离机构退避的退避位置被挤压到与所述接触分离机构联接的位置。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四方案,所述图像形成装置还包括:操作部,其设置在所述联接部件中以使所述联接部件沿正向和反向转动;以及限制部,其设置在所述操作部中以便当在所述容器安装至所述装置主体的状态下所述联接部件转动到所述第一转动位置时限制所述容器沿拆除方向的移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五方案,所述图像形成装置还包括:开闭部,其可打开且可闭合地设置在所述装置主体中以对安装至所述装置主体的所述容器进行覆盖,当所述联接部件位于所述第二转动位置时,所述开闭部相对于所述装置主体的闭合受到限制。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案中的结构,与联接部件不能够退避的情况相比,能够抑制当从装置主体拆除转印体时接触分离机构和联接部件之间的干涉。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二方案中的结构,在所述联接部件在第二转动位置处从接触分离机构退避的状态下,联接部件不会错误地转动到第一转动位置。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三方案中的结构,在容器不安装至装置主体的状态下,转印体不会错误地接触到图像承载体。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四方案中的结构,在转印体与图像承载体相接触的状态下,不会从装置主体错误地拆除容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五方案中的结构,在转印体与图像承载体分离的状态下,开闭部不会错误地闭合。附图说明基于下列附图,详细地说明本专利技术的示例性实施例,其中:图1是示出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装置的构造的示意图;图2是示例性实施例中的一次转印单元的侧视图;图3是一次转印单元的侧视图;图4是一次转印单元的侧视图;图5是一次转印单元的侧视图;图6是一次转印单元的透视图;图7是一次转印单元的透视图;图8是一次转印单元的透视图;图9是一次转印单元的透视图;图10是一次转印单元的放大透视图;图11是一次转印单元的放大透视图;图12是示出示例性实施例中的传动机构的结构的局部截面图;图13是示出传动机构的结构的分解透视图;图14是示出传动机构的结构的分解透视图;图15是示出主体侧联接件和转印单元侧联接件的结构的透视图;图16是示出中间转印带与图像承载体接触的状态的侧视图;图17是示出中间转印带与图像承载体分离的状态的侧视图;图18是示出手柄处于接触转动位置的状态的透视图;图19是示出手柄处于接触转动位置的状态的截面图;图20是示出手柄处于分离转动位置并且主体侧联接件处于联接位置的状态的透视图;图21是示出手柄处于分离转动位置并且主体侧联接件处于联接位置的状态的截面图;图22是示出手柄处于分离转动位置并且主体侧联接件处于退避位置的状态的透视图;图23是示出手柄处于分离转动位置并且主体侧联接件处于退避位置的状态的截面图;图24是示出移除了色调剂瓶的装置主体的结构的透视图;图25是示出处于接触转动位置的手柄和色调剂瓶之间的位置关系的透视图;图26是示出处于分离转动位置的手柄和色调剂瓶之间的位置关系的透视图;图27是示出色调剂瓶的结构的透视图;以及图28是示出色调剂瓶的按压肋状件的结构的透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参照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示例性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装置的构造首先,将对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装置10的构造进行说明。图1是示出示例性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装置10的构造的示意图。下面所述的X方向、-X方向、Y方向(向上方向)、-Y方向(向下方向)、Z方向以及-Z方向为图中箭头的方向。在每幅图中,带圆圈的叉代表从附图纸张的正面指向背面的箭头,并且带圆圈的点代表从图面的背面指向正面的箭头。如图1所示,用于对输入图像数据进行图像处理的图像处理单元12设置在图像形成装置10的装置主体10A中。图像处理单元12将输入图像数据处理为黄色(Y)、品红色(M)、蓝绿色(青色)(C)和黑色(K)这四种颜色的灰度数据。根据已处理的灰度数据,设置在装置主体10A的中央的曝光装置14通过激光光束LB执行图像曝光。在曝光装置14上方(在Y方向侧),对应于黄色(Y)、品红色(M)、蓝绿色(C)和黑色(K)的四个图像形成单元16Y、16M、16C和16K沿相对于水平方向(-Z方向,Z方向)倾斜的方向而间隔地布置。当不需要对颜色Y、M、C和K进行区分时,有时省略字母Y、M、C和K。这四个图像形成单元16Y、16M、16C和16K具有相似的结构。每个图像形成单元16Y、16M、16C和16K均包括图像承载体18、充电部件20、显影部件22和移除装置160。图像承载体18可旋转地设置在装置主体10A中以在其上承载图像。充电部件20对图像承载体18的外周表面进行充电。显影部件22使用预定颜色的色调剂将通过曝光装置14进行的图像曝光而形成在图像承载体18的充电的外周表面上的静电潜像显影为可视色调剂图像。移除装置160移除残留在图像承载体18的外周表面上的残余色调剂。下面将对移除装置160的具体结构进行说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包括:图像承载体,其可旋转地设置在装置主体中以承载图像;转印体,由所述图像承载体承载的所述图像转印到所述转印体上,所述转印体在所述装置主体中设置为能够沿与所述图像承载体的旋转轴线方向正交的正交方向拆除;接触分离机构,其设置在所述转印体中,以使所述转印体移动而与所述图像承载体接触和分离;以及联接部件,其在所述装置主体中设置为沿着所述图像承载体的所述旋转轴线方向与所述接触分离机构联接,其中,当所述联接部件在与所述接触分离机构联接的联接状态下沿正向转动到第一转动位置时,所述接触分离机构使所述转印体与所述图像承载体接触,并且当所述联接部件在所述联接状态下从所述第一转动位置沿反向转动到第二转动位置时,所述接触分离机构使所述转印体与所述图像承载体分离,并且所述联接部件沿着与所述联接部件联接到所述接触分离机构的联接方向相反的相反方向在所述第二转动位置处退避,从而允许拆除所述转印体。
【技术特征摘要】
2011.09.08 JP 2011-1963831.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包括:图像承载体,其可旋转地设置在装置主体中以承载图像;转印体,由所述图像承载体承载的所述图像转印到所述转印体上,所述转印体在所述装置主体中设置为能够沿与所述图像承载体的旋转轴线方向正交的正交方向拆除;接触分离机构,其设置在所述转印体中,以使所述转印体移动而与所述图像承载体接触和分离;联接部件,其在所述装置主体中设置为沿着所述图像承载体的所述旋转轴线方向与所述接触分离机构联接,其中,当所述联接部件在与所述接触分离机构联接的联接状态下沿正向转动到第一转动位置时,所述接触分离机构使所述转印体与所述图像承载体接触,并且当所述联接部件在所述联接状态下从所述第一转动位置沿反向转动到第二转动位置时,所述接触分离机构使所述转印体与所述图像承载体分离,并且所述联接部件沿着与所述联接部件联接到所述接触分离机构的联接方向相反的相反方向在所述第二转动位置处退避,从而允许拆除所述转印体;偏压部件,其在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柴宏树,饭田理,
申请(专利权)人:富士施乐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