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光连接器,其包括具有对接腔的绝缘本体、安装于绝缘本体内的光组件、枢接于绝缘本体的门构件及抵持于门构件使对接腔保持闭合的弹簧,绝缘本体具有对接面及安装面,所述对接腔贯穿对接面,绝缘本体设有贯穿安装面向绝缘本体内延伸有与对接腔相通的安装槽、组装槽及收容腔,安装槽安装所述自安装面组装入的门构件,组装槽安装所述自安装面装入的弹簧,收容腔则安装所述自安装面装入的光组件,同向组装的装配方式,有利于减少安装工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尤其涉及一种同向组装的光连接器。
技术介绍
与本专利技术相关的现有技术可参照中国台湾公告第M330614号专利,该专利公开了一种光连接器,其包括一绝缘本体、安装于绝缘本体内的光组件、弹簧及门构件。所述绝缘本体具有一对接面,与对接面垂直的底壁和顶壁及位于顶壁和底壁之间并与对接面垂直的两侧壁,所述该等壁面围合形成一供对接连接器插置于内的对接腔,对接腔具有底面并由凹设有一收容槽,所述弹簧具有本体部及自本体部向两侧分别延伸出抵靠于门构件上的抵靠部和抵持于收容槽内的抵持部,所述绝缘本体由底壁凹设形成有组设门构件的组装槽及收容光组件的收容腔,然而该创作的门构件与光组件为由底壁装入,而弹簧则由对接面装入对 接腔内,由于组装所述元件自不同方向,自动化工作时需要调转方向来实现组装,如此会增加安装工时,同时不利于节约成本。因此,需要一种可以解决上述问题的光连接器。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同向组装的。为达成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光连接器,其包括具有对接腔的绝缘本体、安装于绝缘本体内的光组件、枢接于绝缘本体的门构件及抵持于门构件使对接腔保持闭合的弹簧,绝缘本体具有对接面及安装面,所述对接腔贯穿对接面,绝缘本体设有贯穿安装面向绝缘本体内延伸有与对接腔相通的安装槽、组装槽及收容腔,安装槽安装所述自安装面组装入的门构件,组装槽安装所述自安装面装入的弹簧,收容腔则安装所述自安装面装入的光组件。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通过把安装门构件的安装槽、组设弹簧的组装槽及收容光组件的收容腔整合于绝缘本体的安装面,使不同元件实现同一方向的组装,有效地减少安装工时。为达成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光连接器的组装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提供绝缘本体,绝缘本体包括对接面及安装面,绝缘本体贯穿对接面设有对接腔,且绝缘本体还设有贯穿安装面的与对接腔相通的安装槽、组装槽及收容腔;提供门构件、弹簧及光组件;门构件、弹簧及光组件分别自安装面组装入安装槽、组装槽及收容腔。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光连接器的组装方法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门构件、弹簧及光组件自同一方向组装,有效地减少安装工时。附图说明 图1是本专利技术光连接器的立体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光连接器的立体分解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光连接器的绝缘本体的立体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光连接器去除遮蔽壳体的立体图。图5是图1沿A-A方向的剖视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光连接器光组件组设于绝缘本体的立体图。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及图2所示,本专利技术揭示了一种光连接器100,所述光连接器包括绝缘本体1、枢接于绝缘本体的门构件2、抵持于门构件使对接腔保持闭合的弹簧3、收容于绝缘本体内的光组件4及包覆于绝缘本体外的遮蔽壳体5。参阅图2所示,所述绝缘本体I具有位于前端的对接面11、垂直于对接面的安装面12及垂直于安装面的相对两侧面13,绝缘本体设有贯穿对接面11供对接连接器插置的对接腔111,安装面12在邻近对接面11的前端为开口状,形成与对接腔111相连通的组装口121,组装口供门构件2及弹簧3等构件装入而固定在绝缘本体,所述组装口具有相对的两 侦_ 1211 (即对接腔的相对两侧壁),相对的两侧壁1211自安装面凹设有安装门构件2的安装槽1212及相邻于安装槽1212的用于安装弹簧3的组装槽1213,安装面的后端凹设有一远离对接面11的收容腔122,所述光组件插置收容于收容腔122内。结合图3至图5所示,所述安装槽1212在邻近对接面处设置有平行于对接面11的相对的前后挡壁1212a、1212b,邻近对接面的前挡壁具有贯穿对接面的缺口 1214,门构件2具有位于其两侧的防转部20,所述防转部20抵靠于后挡壁1212b以防止门构件转出对接面,而前挡壁1212a的缺口 1214则作为门构件回转入对接腔避让防转部之用。安装槽1212向侧壁1211凹设有安装孔1215,门构件2进一步由防转部延伸出的枢转轴21,枢转轴21包括具有大外径的基部211及与基部相连的小外径的插置部212,所述基部211收容于安装槽1212内而插置部则插置于安装孔1215,基部211和插置部212段差式的设置可被限制于安装槽内而门构件两侧限制于两侧壁1211之间,该种多阶的定位方式可以有效地避免门构件左右方向上的攒动,所述插置部212末端设有切角,安装槽1212开口处设有对应引导斜角以方便门构件自枢转轴装入安装槽,小外径的插置部212可使枢转轴装入安装槽过程中具有一定的弯曲韧性,避免枢转轴断裂。所述组装槽1213设置于安装槽1212的后侧,组装槽1213进一步设置有与其邻接的插槽1216,弹簧3具有两螺旋状的本体部31,本体部的两相对外侧延伸有安装臂32而两相对内侧延伸出抵靠于门构件抵靠臂33,安装臂32和抵靠臂33位于弹簧螺旋状的本体部的相对两端,组装弹簧3时,弹簧的本体部31组设于组装槽1213内,安装臂32对应插置于插槽1216内而抵靠臂则抵靠于门构件,固定于插槽1216内的安装臂32会提供位于本体部另一端的抵靠部扭转弹力,藉此,通过抵靠臂抵靠门构件以使对接腔111保持闭合。详参图3并结合图5和图6所示,所述收容腔122贯穿安装面的后端且与组装口121之间为封闭板123隔开,所述收容腔具有与前述对接腔邻接的前壁124,绝缘本体贯穿前壁设有使收容腔与对接腔相通的通孔1241,光组件4藉由通孔1241可显露于对接腔。收容腔122相对于前壁的后壁125具有向收容腔凸设的作为卡扣光组件4的卡钩部1251,所述卡钩部具有引导面以使光组件可轻松装入。为了使所述光组件紧贴前壁而在对接时光组件与对接连接器的对接可靠,所述收容腔具有垂直于前后壁的相对两侧壁126,两侧壁及后壁向收容腔凸设有具有引导面的干涉肋128,当光组件组装到收容腔后使光组件与收容腔紧密配合(即使光组件紧贴前壁),绝缘本体相对于安装面的另一侧为平行于安装面的焊接面14,收容腔贯穿焊接面具有与前后壁平行设置的一排插孔141,光组件4具有光模块41及延伸出光模块41的插置于插孔141的焊接脚42,插孔141可保证焊接脚的正位度。请参阅图1及图2及图4所示,所述遮蔽壳体5大致呈“Π”形设置并具有贴覆于安装面并对安装槽、组装槽及收容腔形成封闭的顶壁51及贴覆于绝缘本体相对两侧面13的侧壁52,遮蔽壳体5自安装面组设于绝缘本体外作为防止门构件2、弹簧及光组件自安装面脱落并同时起到屏蔽外部干扰之用。绝缘本体两侧面13对称设置有贯穿安装面及焊接面的长槽131,遮蔽壳体的相对两侧壁52向侧面13冲设有可滑插于长槽131的扣臂521,长槽131凹设有面向焊接面14所在方向的台阶部132,扣臂521和侧壁52形成面向顶壁51的开口,扣臂521抵持于台阶部132,遮蔽壳体5通过扣臂521可实现上下方向的固定。所述扣臂具有与长槽131相同的宽度,藉此,遮蔽壳体可利用扣臂实现与绝缘本体左右方向上的固定。为了准确地安装遮蔽壳体5到绝缘本体1,遮蔽壳体的侧壁52的末端延伸出安装脚522,所述安装脚522位于扣臂521的延长线方向上,这样安装脚522作为遮蔽壳体安装导向的同时可以精确地引导扣臂滑入长槽131内实现与台阶部132的固定配合。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光连接器100通过把安装门构件2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光连接器,其包括具有对接腔的绝缘本体、安装于绝缘本体内的光组件、枢接于绝缘本体的门构件及抵持于门构件使对接腔保持闭合的弹簧,绝缘本体具有对接面及安装面,所述对接腔贯穿对接面,其特征在于:绝缘本体设有贯穿安装面向绝缘本体内延伸有与对接腔相通的安装槽、组装槽及收容腔,安装槽安装所述自安装面组装入的门构件,组装槽安装所述自安装面装入的弹簧,收容腔则安装所述自安装面装入的光组件。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文辉,
申请(专利权)人: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