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孙斌专利>正文

用于微胶囊破胶剂对配方压裂液稳定性的影响测试方法组成比例

技术编号:8488526 阅读:183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28 07:0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微胶囊破胶剂对配方压裂液稳定性的影响测试方法,包括步骤:(a)取配方压裂液各100ml置于两个实验容器中;(b)向其中一个烧杯中加入一定浓度的微胶囊破胶剂;(c)通过粘度计测定配方压裂液的粘度值;(d)利用下式计算压裂液的粘度保持率。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快速测定微胶囊破胶剂对配方压裂液稳定性的影响,且测试精度高,测试步骤简单,降低了测试成本,利于推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测试方法,具体是指一种。
技术介绍
微胶囊实际上是一些小的粒子,这些小的粒子是由一种称之为壁材的物质包裹住另一种称之为芯材的物质所组成。在此基础上,还有一些特殊类型的微胶囊,诸如复核微胶囊、复壁微胶囊和基体型微胶囊等。被包裹物与囊壁为分离的两相,这是微胶囊的特征。微胶囊不但可以包封固体粉末,也可以包封液体材料。如采用特殊的制备方法,微胶囊还可以包封气体。此外。疏水材料和亲水材料都可被包封在微胶囊里。微胶囊的技术研究大概开始于上世纪30年代,取得重大成果是在50年代。在微胶囊技术的发展历史过程中,美国对它的研究一直处于领先地位,日本在60 70年代也逐渐赶了上来。我国在研究微胶囊技术方面起步较晚,但在医药、农药、化妆品、食品等方面都已有实际应用和较深入的研究。最初制备的微胶囊粒径在5 2000微米之间,称为微米级的微胶囊。随着微胶囊技术的发展,制备的微胶囊的粒径可小于I微米,可达I 1000纳米之间,常被称为纳米胶囊。随着微胶囊技术的不断进步,微胶囊将会给人类带来更大的益处。微胶囊按不同的划分标准,可以有多种分类方法。本文按照微胶囊的壳材料与芯材料性能的不同,可以将微胶囊按用途主要分为下列几种类型1.缓释型微胶囊该微胶囊的壁相当于一个半透膜,在一定条件下允许芯材物质透过,以延长芯材物质的作用时间。根据壁材来源的不同,可分为天然高分子缓释材料(明胶和羧甲基纤维素)及合成高分子缓释材料。而对于合成高分子缓释材料,按其生物降解性能不同,又可分为生物降解型和非生物降解型两大类。2.压敏型微胶囊此种微胶囊包裹了一些待反应的芯材物质,当压力作用于微胶囊超过一定极限后,微胶囊囊壁破裂而流出芯材物质,由于外界环境的变化,芯材物质产生化学反应而显出颜色或是发生别的现象。3.热敏型微胶囊由于温度升高使囊壁软化或破裂释放出芯材物质,有时是芯材物质由于温度的改变发生分子重排或几何异构而产生颜色的变化。4.光敏型微胶囊囊壁破裂后,芯材中的光敏物质选择吸收特定波长的光,发生感光或分子能量跃迁而产生相应的反应或变化。5.膨胀型微胶囊囊壁为热塑性的高气密性物质,而芯材为易挥发的低沸点溶剂,当温度高于溶剂的沸点后,溶剂蒸发而使微胶囊膨胀,冷却后微胶囊依旧维持膨胀前的状态。一般任何一种包裹了一定物质的类似小型容器的物质形态都可称之为微胶囊,所以除上述5种类型外,微乳浊液、脂质体和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微泡也可称为微胶囊。Burnham早在80年代初就报道了制备微胶囊破胶剂可达到延迟破胶的目的。此后,Nolte和Walles也分别报道了各自的胶囊破胶剂制备技术。80年代末,Halliburton和Dowell, Schlumberger等公司都相继开展了胶囊延迟破胶剂的室内研究和现场应用工作。从1989年4季度首次在现场使用胶囊破胶剂以来,延迟破胶技术曾在包括加利福尼亚,新墨西哥,西德克萨斯等地区的几百口油气井中使用,与常规破胶剂相比,排液率增加,需要抽汲的井大为减少,累计产量和初始产量都明显增加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与缺陷,提供一种,该测试方法能快速测定微胶囊破胶剂对配方压裂液稳定性的影响,且测试精度高,测试步骤简单,降低了测试成本,利于推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包括以下步骤(a)取配方压裂液各IOOml置于两个实验容器中;(b)向其中一个烧杯中加入一定浓度的微胶囊破胶剂;(c)通过粘度计测定配方压裂液的粘度值;(d)利用下式计算压裂液的粘度保持率;权利要求1.,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a)取配方压裂液各IOOml置于两个实验容器中;(b)向其中一个烧杯中加入一定浓度的微胶囊破胶剂;(C)通过粘度计测定配方压裂液的粘度值;(d)利用下式计算压裂液的粘度保持率;if =^xIOO0Zo μ\式中H——粘度保持率(% );μ !——无胶囊破胶剂的压裂液剪切后的表观粘度(mPa · s); μ 2——加胶囊破胶剂的压裂液剪切后的表观粘度(mPa · s)。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a)中,所述实验容器为烧杯。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b)中,微胶囊破胶剂的单位精确至O.1mg0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c)中,所述粘度计为RV20旋转粘度计。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包括步骤(a)取配方压裂液各100ml置于两个实验容器中;(b)向其中一个烧杯中加入一定浓度的微胶囊破胶剂;(c)通过粘度计测定配方压裂液的粘度值;(d)利用下式计算压裂液的粘度保持率。本专利技术能快速测定微胶囊破胶剂对配方压裂液稳定性的影响,且测试精度高,测试步骤简单,降低了测试成本,利于推广。文档编号G01N11/00GK102998212SQ201110290379公开日2013年3月27日 申请日期2011年9月14日 优先权日2011年9月14日专利技术者孙斌 申请人:孙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用于微胶囊破胶剂对配方压裂液稳定性的影响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a)取配方压裂液各100ml置于两个实验容器中;(b)向其中一个烧杯中加入一定浓度的微胶囊破胶剂;(c)通过粘度计测定配方压裂液的粘度值;(d)利用下式计算压裂液的粘度保持率;H=μ2μ1×100%式中H——粘度保持率(%);????μ1——无胶囊破胶剂的压裂液剪切后的表观粘度(mPa·s);????μ2——加胶囊破胶剂的压裂液剪切后的表观粘度(mPa·s)。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斌
申请(专利权)人:孙斌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