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光辐射测量
,具体为一种用于测量累积光辐射能量的光剂量计。
技术介绍
2002年,本征感光视网膜神经节细胞(ipRGC)的发现将照明领域的研究从视觉范畴内的研究拓展至非视觉领域。对于照明光生物效应的定量评价与检测,目前所有的光学测试仪器都无法实现,原因在于光生物效应的光谱响应曲线与传统的明视觉函数V(X)存在较大差异。另外,照明的光生物效应不单对于人体作用,对于动植物同样具有影响,植物生长需要光合作用,而植物的光谱响应曲线与V(X)的差异更大。在光度学测试中,我们通常用光通量(单位Im)来表征光量的多少,光通量是指 单位时间内光辐射能量的大小,光通量是说明光源发光能力的基本量。光通量一般是用来描述发光体性能指标的参数,由光通量引出与其相对应的光度学参数光强I (单位Cd)和亮度L (cd/m2)与光通量一样,其实都是用于描述发光体,如光源、灯具或二次发光体(例如道路照明中的路面)发光性能的光度学参数,在照明光环境的评价中常常被误用或混用。真正用于实际评价接受到多少光照的参数是照度E,单位勒克斯(lx),表示单位面积接受到的光通量。从量纲上来考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光剂量计,其特征在于主要由光接收模块(100),光电转换模块(200)和人机交互模块(300)组成;其中,所述光接收模块(100)包括余弦修正探头(101)和可替换的修正滤光片模组(102),且沿着光辐射输入方向依次排列;所述光电转换模块(200)包括带聚光透镜的光电池(201)、光能积分模块(202)和带存储功能的微处理器(203);所述人机交互模块(300)包括显示单元(301)和控制面板(302);所述光电转换模块(200和人机交互模块(300)之间设置有数据控制线(40),通过数据控制线(40)连接并传输数据;其中,发光体(10)发射光辐射(20)照射到光接收模 ...
【技术特征摘要】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