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却塔的进风格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488066 阅读:280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28 06:4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冷却塔的进风格栅。所述的进风格栅竖直设置在冷却塔的进风口处,所述的进风格栅由至少一个的网状格栅依次叠加构成,所述的网状格栅呈蜂窝状由若干相互连接的栅条和框架构成。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简单、使用成本低、使用寿命长,进风格栅有效防止水溅、灰尘和外部污染,防止阳光直射,避免生成水藻影响水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换热冷却设备,尤其涉及一种冷却塔的进风格栅
技术介绍
目前,现有的工业换热冷却设备大致分为空气冷却器、换热器冷却塔、开式冷却塔和敞开式水池,上述的四种换热设备大多存在换热效率低、占地面积大、运行能耗大、造价同比高等问题,换热器容易堵塞,需要经常拆开清洗,同时还需维护外循环的开式塔,工艺冷却水直接与外界接触,容易污染水质,造成冷却水套结垢或堵塞,尘埃、水藻、菌类滋生容易造成水污染。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为了解决以上问题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防止外部污染、保护内部水质的冷却塔的进风格栅。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所述的进风格栅竖直设置在冷却塔的进风口处,所述的进风格栅由至少一个的网状格栅依次叠加构成,所述的网状格栅呈蜂窝状由若干相互连接的栅条和框架构成。所述的网状格栅上朝向冷却塔外侧的栅条自下而上逐渐高于网状格栅主体表面;所述的网状格栅上朝向冷却塔内侧的栅条自上而下逐渐高于网状格栅主体表面。本专利技术结构简单、使用成本低、使用寿命长,进风格栅有效防止水溅、灰尘和外部污染,防止阳光直射,避免生成水藻影响水质。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中I是进风格栅,2是栅条,3是框架。具体实施例方式冷却塔的进风格栅,所述的进风格栅I竖直设置在冷却塔的进风口处,所述的进风格栅I由至少一个的网状格栅依次叠加构成,所述的网状格栅呈蜂窝状由若干相互连接的栅条2和框架3构成,所述的网状格栅上朝向冷却塔外侧的栅条2自下而上逐渐高于网状格栅主体表面;所述的网状格栅上朝向冷却塔内侧的栅条2自上而下逐渐高于网状格栅主体表面。权利要求1.冷却塔的进风格栅,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进风格栅竖直设置在冷却塔的进风口处,所述的进风格栅由至少一个的网状格栅依次叠加构成,所述的网状格栅呈蜂窝状由若干相互连接的栅条和框架构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却塔的进风格栅,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网状格栅上朝向冷却塔外侧的栅条自下而上逐渐高于网状格栅主体表面;所述的网状格栅上朝向冷却塔内侧的栅条自上而下逐渐高于网状格栅主体表面。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冷却塔的进风格栅。所述的进风格栅竖直设置在冷却塔的进风口处,所述的进风格栅由至少一个的网状格栅依次叠加构成,所述的网状格栅呈蜂窝状由若干相互连接的栅条和框架构成。本专利技术结构简单、使用成本低、使用寿命长,进风格栅有效防止水溅、灰尘和外部污染,防止阳光直射,避免生成水藻影响水质。文档编号F28F25/10GK102997752SQ20121047055公开日2013年3月27日 申请日期2012年11月20日 优先权日2012年11月20日专利技术者杨波 申请人:无锡海洋冷却设备仪征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冷却塔的进风格栅,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进风格栅竖直设置在冷却塔的进风口处,所述的进风格栅由至少一个的网状格栅依次叠加构成,所述的网状格栅呈蜂窝状由若干相互连接的栅条和框架构成。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波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海洋冷却设备仪征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