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姚会元专利>正文

矿热炉用底部环及其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488001 阅读:276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28 06: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矿热炉用底部环及其制造方法,包括具有空腔结构的底部环本体,所述底部环本体上开有进水口和出水口,其特征是:所述底部环本体采用整体铸造方法铸造而成,所述进、出水口上端加装有延长段,该延长段与底部环本体采用相同材料制作,且结合部位采用螺纹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矿热炉用底部环采用整体铸造工艺铸成一体结构,无焊缝,不漏水,无需维修,从而延长了使用寿命,减低了生产成本,安全有保障,而且,在制造时利用进出水口作为出砂孔和出气孔,不另开设工艺孔,空腔采用易溃散砂芯形成,利用真空抽气的方法将浇注时砂芯中产生的气体由进水口和出水口排出,使液体金属在浇注和凝固过程中能够平稳进行,保证了产品的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
技术介绍
底部环是保护矿热炉电极组合式把持器的一种部件,所处位置在石墨电极的下端,围绕在电极周围,靠近炽热的熔池表面,通常选用铜材制造,属于易损件。底部环在组合式电极把持器上所起的作用是将所有围绕在电极周围的零部件托住并密封起来,使导电系统能够可靠运行,不至于受炉气影响而过早损坏,因此所起的作用十分重要。底部环所处的环境温度高达1800度以上,内部需要通水冷却才能抵御高温和炉气压力的侵蚀,其损坏形式主要是受烧蚀变形和漏水。烧蚀会减少使用寿命,漏水会发生安全事故。造成漏水的主要部位是处在底部环内侧的进出水口处镶铸一段不锈钢管。因为铜和不锈钢不能相互熔合,在结合部会形成一道缝隙,热环境下两种材质的线膨胀程度存在差异,使缝隙变化导致冷却水渗出。发生漏水故障的另一个原因是工艺孔的焊缝,随着使用时间增长,这些漏水问题会酿成安全事故,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底部环是封闭壳体件,整体上只有很小的一个进水口和一个出水口,给制造增加了难度,制造工艺上要考虑壳体内出气和出砂的问题,以便使成品达到使用要求。为此制定工艺时需要在本体上开设若干工艺孔,供出气和出砂用。但这样做的结果是需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矿热炉用底部环,包括具有空腔结构的底部环本体(1),所述底部环本体(1)上开有进水口(5)和出水口(6),其特征是:所述底部环本体(1)采用整体铸造方法铸造而成,所述进、出水口上端加装有延长段(12),该延长段(12)与底部环本体(1)采用相同材料制作,且结合部位采用螺纹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姚会元
申请(专利权)人:姚会元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