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太阳能电池片甩干机的热氮气循环利用结构,甩干机体上开设有排水管道,结构包括设置在甩干机盖板背面左后侧的进气管道、设置在盖板背面右后侧的出气管道、设置在盖板背面的盘管,盘管的一端部连通进气管道,盘管的另一端部连通出气管道,盘管本体朝向盖板背面的前侧、后侧被反复交替折弯,在排水管道上设置水管电磁阀,在出气管道上设置气管电磁阀,热氮气烘干电池片后,经进气管道进入盘管,沿盘管流通的同时加热盖板,这样实现了废气再利用达到了节约能源的目的,甩干机内烘干电池片后形成的水蒸气不会在盖板上形成水滴,电池片的质量不会受滴落的水的影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太阳能电池片甩干机的热氮气循环利用结构。
技术介绍
太阳能电池片甩干机应用于太阳能电池片生产领域,在电池片被清洗之后将电池 片表面的水滴甩干,甩干机除了具有甩干腔、盖板、出气管道、排水管道之外,还具有喷水 器、变速电机、氮气加热装置、喷氮烘干器,具体工作流程为首先通过喷水器向电池片喷纯 水数秒,然后通过变速电机带动甩干腔做数分钟的低速旋转,再之后使变速电机高速转动 带动甩干腔做数分钟的高速旋转,在甩干腔高速旋转的同时,通过喷氮烘干器将经过氮气 加热装置加热的120°C氮气喷入甩干腔,快速烘干电池片,最后,氮气通过出气管道排出甩 干机,该技术流程存在一个缺陷即热氮气烘干电池片后,不经循环利用直接外排,不但浪 费了能源,而且甩干腔内的水蒸气容易在甩干机盖板的背面形成残留的水珠,打开盖板后 水珠会滴落到甩干后的电池片上,影响了电池片的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通过循环利用热氮气节约能源,烘干甩干机盖板背面的水 珠,避免影响烘干后的电池片质量的太阳能电池片甩干机的热氮气循环利用结构。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太阳能电池片甩干机的热氮气循环 利用结构,所述甩干机具有用于放置并甩干所述电池片的甩干腔,可翻开得封住所述甩干 腔的盖板、可将所述甩干腔内的水排出的排水管道,设置固定在所述盖板的背面的用于流 通热氮气的盘管、将所述热氮气导入所述盘管的进气管道、将所述盘管中的热氮气排出所 述甩干机的出气管道,所述进气管道固定在所述盖板的背面的左后侧,所述出气管道固定 在所述盖板背面的右后侧并连通外部,所述盘管的一端部连通所述进气管道,所述盘管朝 向所述盖板前侧方向延伸,所述盘管的靠近所述盖板前侧的端部折弯后朝向所述盖板后侧 方向延伸,延伸部分的靠近所述盖板后侧的端部再折弯朝向所述盖板前侧方向延伸,反复 折弯后所述盘管上形成多个折弯处,所述盘管的另一端连通所述出气管道。优选地,在所述排水管道上设置水管电磁阀,在所述出气管道上设置气管电磁阀。优选地,所述折弯的盘管为开口方向相反的U形、波形或锯齿形。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在盖板背面的 左后侧增设进气管道,将出气管道设置在盖板背面的右后侧,在盖板的背面设置一端连通 进气管道另一端连通出气管道的盘管,将盘管的本体朝向盖板的前侧、后侧方向反复交替 折弯,使盘管与盖板的背面有较大的接触面积,热氮气在经过进气管道进入盘管流通后可 高效烘干盖板背面的水珠,节约了能源,在排水管道上设置水管电磁阀,在出气管道上设置 气管电磁阀,在两个电磁阀的控制下,管道可被控制关闭和打开,及时排水排气,以免形成水珠对电池片质量造成影响。附图说明附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俯视示意图;附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盖板背面的盘管的示意图;附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侧视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来进一步阐述本专利技术的结构。参见图1所示,甩干机具有机体1、盖板2,机体I具有甩干腔,甩干腔通过顶部开 口与外部相连通,在开口上设置以自身的后侧部连接在机体I上的盖板2,盖板2可绕连接 处转动进而实现翻开与扣合,在盖板2背面的右后侧固定有与外部相连通的出气管道3,热 氮气将甩干腔内的太阳能电池片烘干后,由出气管道3排出甩干机。参见图2所示,在盖板2的背面固定设置有可流通热氮气的盘管10,在盖板2的背 面的左后侧设置可将甩干腔内的热氮气导入盘管10的进气管道7,盘管10的一端部连通 进气管道7,盘管10的本体朝向盖板2的前侧方向延伸,盘管10本体靠近盖板2前侧的端 部折弯后朝向盖板2的后侧方向延伸,延伸部分的靠近盖板2后侧的端部再折弯后朝向盖 板2的前侧方向延伸,如此反复,盘管10的本体上形成如折弯处8、折弯处9等多个折弯处, 盘管10被折弯的形状可以为本实施例中的多处折弯使盘管10与盖板2背面的接触面积较 大,热氮气在其中流通时,可快速全面得烘干盖板2的背面可能存在的水珠,不留死角。参见图3所示,设置穿过机体I的连通甩干腔与外部的排水管道4,在排水管道4 上设置水管电磁阀6,在出气管道3上设置气管电磁阀5,喷水器向甩干腔内喷水时,水管电 磁阀6打开,气管电磁阀5闭合,则在甩干腔旋转甩干电池片时,水可由水管电磁阀6排出 甩干腔,喷氮烘干器将经过氮气加热装置加热的120°C氮气喷入甩干腔时,水管电磁阀6闭 合,气管电磁阀5打开,在120°C氮气的高温作用下,电池片表面的水溃被快速烘干形成空 气中的水蒸气,同时,由于氮气的喷入及水蒸气的形成,甩干腔内的气压大于外部气压,在 气体压差的作用下,甩干腔内的高温气体经进气管道7进入盘管10,最终由出气管道3排出 甩干机,高温气体在盘管10中流通时,通过热交换使盖板2的背面处于高温状态,甩干腔内 的水蒸气无法在盖板2的背面形成水珠,热氮气加热盖板2后再排出实现了废气再利用,而 且,这确保了打开盖板2的时候,不会有水珠滴落到电池片上,保证了电池片的质量不受水 滴的影响。权利要求1.太阳能电池片甩干机的热氮气循环利用结构,所述甩干机具有用于放置并甩干所述电池片的甩干腔,可翻开得封住所述甩干腔的盖板、可将所述甩干腔内的水排出的排水管道,其特征在于设置固定在所述盖板的背面的用于流通热氮气的盘管、将所述热氮气导入所述盘管的进气管道、将所述盘管中的热氮气排出所述甩干机的出气管道,所述进气管道固定在所述盖板的背面的左后侧,所述出气管道固定在所述盖板背面的右后侧并连通外部,所述盘管的一端部连通所述进气管道,所述盘管朝向所述盖板前侧方向延伸,所述盘管的靠近所述盖板前侧的端部折弯后朝向所述盖板后侧方向延伸,延伸部分的靠近所述盖板后侧的端部再折弯朝向所述盖板前侧方向延伸,反复折弯后所述盘管上形成多个折弯处,所述盘管的另一端连通所述出气管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氮气循环利用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排水管道上设置水管电磁阀,在所述出气管道上设置气管电磁阀。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氮气循环利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折弯的盘管为开口方向相反的U形、波形或锯齿形。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了太阳能电池片甩干机的热氮气循环利用结构,甩干机体上开设有排水管道,结构包括设置在甩干机盖板背面左后侧的进气管道、设置在盖板背面右后侧的出气管道、设置在盖板背面的盘管,盘管的一端部连通进气管道,盘管的另一端部连通出气管道,盘管本体朝向盖板背面的前侧、后侧被反复交替折弯,在排水管道上设置水管电磁阀,在出气管道上设置气管电磁阀,热氮气烘干电池片后,经进气管道进入盘管,沿盘管流通的同时加热盖板,这样实现了废气再利用达到了节约能源的目的,甩干机内烘干电池片后形成的水蒸气不会在盖板上形成水滴,电池片的质量不会受滴落的水的影响。文档编号F26B21/14GK102997639SQ20111026505公开日2013年3月27日 申请日期2011年9月8日 优先权日2011年9月8日专利技术者赵春庆, 蒋剑波, 莫毓东, 陆佳佳 申请人:昊诚光电(太仓)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太阳能电池片甩干机的热氮气循环利用结构,所述甩干机具有用于放置并甩干所述电池片的甩干腔,可翻开得封住所述甩干腔的盖板、可将所述甩干腔内的水排出的排水管道,其特征在于:设置固定在所述盖板的背面的用于流通热氮气的盘管、将所述热氮气导入所述盘管的进气管道、将所述盘管中的热氮气排出所述甩干机的出气管道,所述进气管道固定在所述盖板的背面的左后侧,所述出气管道固定在所述盖板背面的右后侧并连通外部,所述盘管的一端部连通所述进气管道,所述盘管朝向所述盖板前侧方向延伸,所述盘管的靠近所述盖板前侧的端部折弯后朝向所述盖板后侧方向延伸,延伸部分的靠近所述盖板后侧的端部再折弯朝向所述盖板前侧方向延伸,反复折弯后所述盘管上形成多个折弯处,所述盘管的另一端连通所述出气管道。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春庆,蒋剑波,莫毓东,陆佳佳,
申请(专利权)人:昊诚光电太仓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