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电热地板块的制造方法,包括1.裁切,2.铣槽,3.拉槽,4.排线,5.组坯,6.热压,7.基准边裁切,8.定厚砂光,9.开榫槽,10.上漆等工序。该电热地板块结构简单,安装方便,防水性能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室内采暖
,涉及一种。
技术介绍
现有的电热地板块通常为长条形,包括供人踩踏的饰面层和位于饰面层下方的基板,基板通常是木制的,也可以由复合材料等其他材料制成。基板上设置有电热膜、连接线、用于与外界电源相连的插件等部件以及地板块之间两两拼接的榫槽结构。当电热地板块拼接成地板后,通过给地板块通电使电热膜发热,使地板产生热量,从而使室内环境保持温暖。但现有电热地板块及电热地板具有以下缺陷1、手工现场铺装接线,安全性低,线路繁杂无章,程序复杂,工作繁重;2、电热膜,碳晶纤维发热方式呈现局部高温,致使地板不均匀发热,无上限自控性能(如被衣物等覆盖时可以上升到100多度),易发生火灾;3、受结构布局所限,发热装置无法延伸到地板的二端,致使铺装后地板二端接缝约IOOmm处在冷态范围,造成地板出现瓦楞状变形;4、现有固定连接方式因地板木质热胀冷缩会出现接触不良或损坏现象,并且造成铺装困难和加工精度误差错位;5、现有的固定插件设置在地板块横端接缝处,拖地时易有水透入,导致漏电;并且固定式插件位置要求准确,不利于大规模加工,效率低,生产成本高。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安装方便、适应性强,且防水性能好的。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包括如下步骤步骤A、对多层板或密度板进行裁切,形成长方形的基板;对大面积的装饰板进行裁切,形成与基板面积相同的长方形的饰面层;步骤B、对基板进行铣槽加工,使基板的每一短边上形成两个切槽;步骤C、对基板的一侧面上进行拉槽加工,使基板的侧面上形成纵横交错的凹槽;步骤D、排线,包括如下工序Dl:将零线连接端子和火线连接端子嵌入切槽中;D2:将零线连接线、火线连接线和发热电缆根据图纸嵌入到凹槽中;步骤E、组坯,包括如下工序El将胶和固化剂按一定比例配置,充分搅拌制成粘结剂;E2:将基板设有凹槽的凹槽侧朝上,将固定块插入切槽,分别使火线连接端子和零线连接端子相对基板定位;E3:在凹槽所在的面上均匀涂抹粘结剂,其上覆盖饰面层,将饰面层和基板四边对齐,紧压一段时间直到饰面层和基板粘接牢固,取下固定块;步骤F、将经步骤E处理过的坯料放入热压机中进行热压;步骤G、将经步骤F处理过坯料冷却后,对坯料的各基准边进行裁切;步骤H、用定厚砂光机对经步骤G处理过的坯料进行定厚;步骤1、对经步骤H处理过的坯料开榫槽;步骤J、对经步骤I处理过的坯料上漆。进一步的,中,饰面层包括杨木夹板和榆木木皮形成的复合层,或者贴有花色耐磨纸的密度板。进一步的,步骤B中的铣槽深度为10 10. 2毫米。进一步的,步骤C中的拉槽深度为2. 2 2. 5毫米。较优的,步骤F中的热压压力为2. 5Mpa,时间为10分钟,温度为100°C。较优的,步骤G中的冷却时间为72小时。上述的有益效果为加工工序简单,加工出的电热地板块防水性能好,安装方便而且热效率高。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电热地板块的正视图2是本专利技术相邻两电热地板块基板连接方式的示意图3是本专利技术相邻两电热地板块的火线连接端子与中间端子连接时的剖视图4是本专利技术相邻两电热地板块连接方式的示意图5是本专利技术电热地板块与总线端子连接方式的示意图6是本专利技术工序图。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实施例介绍过程中针对的具体结构或者零部件,仅作为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本专利技术的参考性例证,本领域技术人员在实施例描述技术方案的启示下,还可以设计出或者摹制得到不超出本专利技术之技术范围或者技术实质的各种等同或者类似的技术特征。由此,如果用这种示例性说明来限制本专利技术权利要求所囊括的保护范围是不适宜的。等同或类似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仍然属于本专利技术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电热地板块的基板10的两个短边处分别开有两个切槽11,在每个切槽11中均容纳有火线连接端子20和零线连接端子30,其中,一对火线连接端子20之间连接有火线电缆41,一对零线连接端子30之间连接有零线电缆42,在火线电缆41和零线电缆42之间连接有发热电缆43,发热电缆43通常由硅胶镍铬材料制成。发热电缆43呈之字形迂回均匀分布在火线电缆41与零线电缆42之间的区域,由于火线电缆41和零线电缆42分布在靠近基板10两个长边的区域,因此,发热电缆43的走线区域覆盖了以基板10的中心点为中心向四边辐射的大部分区域,极大地增大了发热面积。发热电缆43与火线电缆41的连接点形成在左侧的火线连接端子20中,与零线电缆42的连接点也形成在左侧的零线连接端子30中,这样设计的好处是能在一定程度上使发热电缆43的长度得以最大限度地延伸。当然,也可以使发热电缆43与火线电缆41和零线电缆42的连接点分别处于基板10两端的火线连接端子20和零线连接端子30中。火线连接端子20和零线端子30的长度均小于切槽11的长度,因此,从电热地板块的外观上看,火线连接端子20和零线端子30是位于地板块最大外轮廓之内的;同时,火线连接端子20和零线端子30的尺寸要小于切槽11,以便火线连接端子20和零线端子30能够在切槽11中进行微小的移动。火线电缆41、零线电缆42和发热电缆43并非安装在基板10的表面,而是镶嵌在基板10的凹槽(图中未显示)中,这些凹槽形成在基板10的一侧的表面上,其至少一部分的走向与上述各种电缆的走向一致,以便这些电缆能够完全镶嵌在凹槽中。为了使这些电缆的安装更方便,可在安装之前,采用注塑的方式将这些电缆的形状固定,形成整体线束,从而提高生产效率。由于本实施例中,发热电缆43与火线电缆41和零线电缆42的连接点形成在基板10同一短边的连接端子上,为方便说明,我们将该短边所在端称为“连接点端12”,另一短边所在端称为“非连接点端13”。采用本例的电热地板块在铺装成地板的过程中,可以两块相邻电热地板块的连接点端12相邻的方式铺设,也可以一块相邻电热地板块的连接点端12与另一块相邻电热地板块的非连接点端13相邻的方式铺设。图2显示的是一块电热地板块的连接点端12与另一块电热地板的非连接点端13相邻的情形。当两个电热地板块拼接在一起时,它们之间的电连接通过中间端子50完成。与火线连接端子20连接的中间端子50的两端分别插入相邻两个火线连接端子20的自由端21中;与零线连接端子30连接的中间端子50的两端分别插入相邻两个零线连接端子30的自由端31中,从而完成相邻两个电热地板块10之间的电连通,这种连接方式使每个电热地板块10的发热电缆并联在火线和零线之间,形成独立的发热体,增强了整个电热地板的发热可靠性。图3显示了在两个连接点端12相邻时,中间端子50和两个火线连接端子20之间的内部连接情况。中间端子50的2个自由端51分别插入两个火线连接端子20的自由端21中,火线连接端子20的金属芯22与中间连接端子50内部的金属套筒54紧密接触,两端的金属套筒54通过中间的金属芯53相互连接,这样,中间端子50将相邻两个火线连接端子20连接起来。由于火线连接端子20的金属芯22的另一端与火线电缆41和发热电缆43相连,这样,相邻两块电热地板块的火线电缆41得以相互连通。同理,相邻两块电热地板块10的零线电缆也通过上述方式相互连通。当相邻基板10上覆盖饰面层100时,如图4所示,为方便说明,该图中的饰面层100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电热地板块制造方法,所述电热地板块包括饰面层和基板;所述基板包括一对长边和一对短边,所述基板在每一所述短边上设置有两个切槽;所述基板在平行于所述长边的方向上,在靠近所述长边的位置设置有火线连接线和零线连接线;所述火线连接线和零线连接线之间连接有发热电缆;所述火线连接线和所述零线连接线的两端分别连接有火线连接端子和零线连接端子,所述火线连接端子和零线连接端子另一端为可插接的自由端;所述火线连接端子和所述零线连接端子设置在所述切槽中,并且所述自由端位于所述切槽内;所述火线连接线、零线连接线和发热电缆镶嵌在所述基板靠近饰面层一侧的凹槽中;其特征在于: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A、对多层板或密度板进行裁切,形成长方形的基板;对大面积的装饰板进行裁切,形成与所述基板面积相同的长方形的饰面层;步骤B、对所述基板进行铣槽加工,使所述基板的每一短边上形成两个所述切槽;步骤C、对所述基板的一侧面上进行拉槽加工,使所述基板的侧面上形成纵横交错的凹槽;步骤D、排线,包括如下工序:D1:将所述零线连接端子和火线连接端子嵌入所述切槽中;D2:将所述零线连接线、火线连接线和发热电缆根据图纸或实物样板嵌入到所述凹槽中;步骤E、组坯,包括如下工序:E1:将胶和固化剂按一定比例配置,充分搅拌制成粘结剂;E2:将所述基板设有所述凹槽的凹槽侧朝上,将固定块插入所述切槽,分别使所述火线连接端子和所述零线连接端子相对所述基板定位;E3:在所述凹槽所在的面上均匀涂抹所述粘结剂,其上覆盖所述饰面层,将所述饰面层和所述基板四边对齐,紧压一段时间直到所述饰面层和所述基板粘接牢固,取下所述固定块;步骤F、将经步骤E处理过的坯料放入热压机中进行热压;步骤G、将经步骤F处理过坯料冷却后,对坯料的各基准边进行裁切;步骤H、用定厚砂光机对经步骤G处理过的坯料进行定厚;步骤I、对经步骤H处理过的坯料开榫槽;步骤J、对经步骤I处理过的坯料上漆。...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雷响,张俊厚,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扬子地板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