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从含银废料中回收银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含银废料与能够溶解银的酸性溶液接触,从而将银从含银废料中溶解出来,过滤后得到含银离子的溶液;(2)将乙炔与含银离子的溶液接触,从而形成乙炔银沉淀;(3)将步骤(2)形成的乙炔银沉淀与二甲基肼接触,从而形成金属银和乙炔。采用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方法可以实现沉淀剂乙炔循环使用,因而更加环保和节约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回收银的方法,尤其涉及。
技术介绍
从含银废料中回收金属银具有非常好的经济价值。目前,从含银废料中回收银的方法主要包括火法和湿法两种。由于火法要消耗大量的能量,同时产生污染,回收率也不高,因此,目前湿法使用较多。湿法一般都是先采用适当的方法将银溶出,将固态银转移到溶液中后再提取。溶解方法包括浓硫酸溶解法、硝酸溶解法、强碱溶解法、硫脲溶解法等。无论是银化合物沉淀还是溶液中的银(配位)离子,只有通过一定的手段得到纯度较高的银或纯度较高的可溶性银盐硝酸银,使用起来才比较方便。银的回收常采用还原法、电解法(本质上也是还原法)、熔炼-筛选-脱炭法、热解法和吸附法。在还原法中,常用的 还原剂包括金属活动顺序在银前面的金属(如Fe、Al、Zn及Cu等),还原性较强的无机物(如硼氢化钠、亚硫酸盐、可溶性硫化物),有机物(如醛类、醇类,有机胺和有机酸等)。从含银废料中回收金属银已经存在一些专利技术。例如,CN102041393A公开了一种银阳极泥的处理工艺,具体包括如下步骤将银阳极泥用硝酸浸出,银、钯及贱金属进入溶液,而金和钼留在渣中。调节浸出液PH,加入混合沉淀剂A溶液将钯选择性沉淀,得到沉钯渣;沉钯后液主要为AgNO3溶液,返银电解。又如,CN102127644A公开了一种电积提金的精炼渣中金、银的回收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将电积提金的精炼渣中和至中性后,焙烧、灰化,加王水溶解,抽滤后用水洗净残渣;向残渣中加浓硫酸,向抽滤后所得滤液中加入NaCl,再用水合肼还原得银。但是,至今为止,从含银废料中回收银的方法中,尚没有一种更加环保的绿色工艺,即沉淀剂可循环使用的绿色工艺。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申请的专利技术人进行了锐意研究,从而完成本专利技术。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其中的沉淀剂可循环使用,因而更加环保和节约成本。本申请的专利技术人发现如下技术方案可以达到上述目的。,包括如下步骤( I)将含银废料与能够溶解银的酸性溶液接触,从而将银从含银废料中溶解出来,过滤后得到含银离子的溶液;(2)将乙炔与含银离子的溶液接触,从而形成乙炔银沉淀;(3)将步骤(2)形成的乙炔银沉淀与二甲基肼接触,从而形成金属银和乙炔。根据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方法,优选地,步骤(3)所获得的乙炔返回步骤(2)循环使用。根据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方法,优选地,所述的能够溶解银的酸性溶液为硝酸或浓硫酸。根据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方法,优选地,所述的能够溶解银的酸性溶液为硝酸。根据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方法,优选地,步骤(2)中,乙炔与含银离子的溶液中的银离子的摩尔比为1:2-1:5。根据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方法,优选地,步骤(3)中,乙炔银与二甲基肼的摩尔比为1: 1-1 :3。根据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方法,优选地,含银废料选自废银催化剂、含银的氧化铝废渣、 硫化银废渣、氧化银废渣、硫酸银废渣或含银的阳极泥。在本专利技术的方法中,将含银废料在溶解后,导入乙炔气体,使银离子与乙炔反应生成乙炔银沉淀而与其他杂质分离,而后以二甲基肼为还原剂将乙炔银还原为银,同时沉淀剂乙炔得以再生并重复使用。本申请的专利技术人巧妙地使用乙炔与二甲基肼的结合来处理由含银废料得到的含银离子的溶液,因而可以实现沉淀剂乙炔的循环使用,更加环保和节约成本。此外,本专利技术的方法与现有方法相比,还具有以下特点(1)工艺流程短,所用原料易得、价廉;(2)废银溶解产生的氮氧化物气体经过稀硝酸连续吸收后,再经碱液吸收, 不产生废气污染;(3)采用乙炔作为沉淀剂,与银离子反应速度快,沉淀彻底,易与其他杂质分离;(4)采用二甲基肼做还原剂,还原速度快,同时乙炔被重新释放出来,可以作为银离子的沉淀剂重复使用,实现了沉淀剂的循环使用;(5)还原所得银粉纯度高,银的回收率高;(6)整个回收过程不产生三废污染,属于绿色回收工艺。具体实施方式在本专利技术中,含银废料并没有特别限制。但是,从容易溶解处理的角度考虑,优选地,含银废料选自废银催化剂、含银的氧化铝废渣、硫化银废渣、氧化银废渣、硫酸银废渣或含银的阳极泥。更优选地,含银废料选自废银催化剂、含银的阳极泥。在本专利技术的步骤(I)中,将含银废料与能够溶解银的酸性溶液接触,从而将银从含银废料中溶解出来,过滤后得到含银离子的溶液。接触的方式并没有特别限制,例如,将含银废料加入能够溶解银的酸性溶液中从而将银从含银废料中溶解出来;或者,将能够溶解银的酸性溶液倒入含银废料中从而将银从含银废料中溶解出来。优选地,接触的方式为后者。含银废料与能够溶解银的酸性溶液的重量比例并没有特别限制,只要能够将银溶解完全即可。溶解的温度可以为5-100°C,更优选为10-80°C,更优选为20-50°C。溶解的时间可以为lO-lOOmin,更优选为15_60min,更优选为20_50min。在本专利技术的步骤(I)中,优选地,所述的能够溶解银的酸性溶液为硝酸或浓硫酸。 所述浓硫酸的浓度可以为90-98vt%,更优选为95-98vt%。更优选地,所述的能够溶解银的酸性溶液为硝酸。所述硝酸的浓度可以为l_30vt%,更优选为5-25vt%,更优选为8-20vt%。在本专利技术的步骤(2 )中,将乙炔与含银离子的溶液接触,从而形成乙炔银沉淀。接触的方式并没有特别限制,例如,将乙炔气体导入含银离子的溶液。乙炔与银离子反应形成沉淀,反应的温度优选为室温。优选地,乙炔与含银离子的溶液中的银离子的摩尔比为 1:2-1:5,更优选为1:2-1:3,最优选为1:2。在本专利技术的步骤(2 )中,乙炔银沉淀可以通过本领域已知的那些方法进行分离,例如,过滤方式或者离心方式等。在本专利技术的步骤(3 )中,将步骤(2 )形成的乙炔银沉淀与二甲基肼接触,从而形成金属银和乙炔。接触的方式 并没有特别限制。例如,将步骤(2)形成的乙炔银沉淀加入二甲基肼中,或者将二甲基肼加入步骤(2)形成的乙炔银沉淀中。接触的方式优选为后者;更优选地,将二甲基肼缓慢加入步骤(2)形成的乙炔银沉淀中。乙炔银沉淀与二甲基肼反应形成金属银和乙炔,反应的温度优选为室温。优选地,步骤(3)中,乙炔银与二甲基肼的摩尔比为1:1_1 :3,更优选为1:1-1 :2。根据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方法,优选地,步骤(3)所获得的乙炔返回步骤(2)循环使用。 这样可以将节约成本,并提高乙炔的利用率。根据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方法,优选地,还包括如下步骤(4)将步骤(3)获得的乙炔与含银离子的溶液接触,从而形成乙炔银沉淀。步骤(4)的具体条件与步骤(2)相同,这里不再赘述。步骤(4)中的含银离子的溶液可以为由步骤(I)得到的含银离子的溶液,或者其它的含银离子的溶液。优选地,步骤(4)中的含银离子的溶液为由步骤(I)得到的含银离子的溶液。根据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方法,优选地,还包括如下步骤(5)将步骤(4)形成的乙炔银沉淀与二甲基肼接触,从而形成金属银和乙炔。步骤(5)的具体条件与步骤(3)相同,这里不再赘述。以下将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做出进一步的说明,但本专利技术并不限于此。实施例1取含银量为14wt%的废银催化剂200g,加入摩尔浓度为3. 5M的硝酸90ml,在温度为50°C下反应30min,过滤、洗涤,收集滤液于250ml三口反应瓶中,经流量计导入O. 15mol 的乙炔气体;分离乙炔银沉淀,在沉淀中缓慢加入O. 52mol的二甲基肼,充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从含银废料中回收银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含银废料与能够溶解银的酸性溶液接触,从而将银从含银废料中溶解出来,过滤后得到含银离子的溶液;(2)将乙炔与含银离子的溶液接触,从而形成乙炔银沉淀;(3)将步骤(2)形成的乙炔银沉淀与二甲基肼接触,从而形成金属银和乙炔。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史建公,张敏宏,赵桂良,张毅,刘志坚,张新军,史建新,罗道威,钟健,李卫红,赵立红,苑志伟,殷喜平,杜宏斌,蒋绍洋,伊红亮,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催化剂北京燕山分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