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吊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485028 阅读:182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28 04:2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安全吊钩,包括第一、二、三臂、支撑柱和弹性件,第一臂下端与第二臂一端枢接,第三臂上设有一横向止挡块,第二臂另一端下侧面止挡于第三臂的横向止挡块上,弹性件两端分别与第一、三臂固定连接,支撑柱平行于弹性件定位于第一、三臂之间并使弹性件保持弹性变形状态,所述弹性件具有使第三臂的止挡块脱离第二臂下侧面的复原趋势,支撑柱为易燃材料制成,弹性件为不可燃材料制成,吊钩上用易燃材料制成可以决定第二臂因燃烧而失效使工件掉下浸入淬火油中的重要零件,当工件在油面上不能运动引发淬火油燃烧时,支撑柱燃烧损毁使工件掉落入油中,油的即刻温度降低,燃烧也就停止了,消除了火灾的危险,起到了灭火安全作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金属热处理淬火时用的吊钩,特别涉及一种安全吊钩
技术介绍
目前,金属热处理淬火时,当工件接触淬火油时瞬间油面温度升高会引起燃烧,正常情况下,工件会很快浸入油中,油面温度很快降下来,燃烧停止。但是非常情况下会因种种原因例如突然断电等情况工件悬吊在油面上会引发火灾。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弥补以上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安全吊钩,该安全吊钩结构简单、在工件下降发生异常引起淬火油燃烧时其能够松脱工件,防止引起火灾。 本专利技术为了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安全吊钩,包括第一、二、三臂、支撑柱和弹性件,以实际使用方向为基准,第一臂下端与第二臂一端枢接,第三臂上设有一横向止挡块,第二臂另一端下侧面止挡于第三臂的横向止挡块上,弹性件两端分别与第一、三臂固定连接,支撑柱平行于弹性件定位于第一、三臂之间并使弹性件保持弹性变形状态,所述弹性件具有使第三臂的止挡块脱离第二臂下侧面的复原趋势,支撑柱为易燃材料制成,弹性件为不可燃材料制成,使用时,工件挂于第二臂上,在支撑柱的支撑作用下,第二、三臂保持稳定的止挡状态,当支撑柱接触到火焰后会燃烧起来并很快燃烧殆尽,弹性件失去支撑柱的支撑力就自动复原,弹性件就带着第三臂的止挡块脱离第二臂另一端的下侧面,第二臂另一端失去第三臂的支撑会在自身重力作用下绕枢接中心旋转,导致工件滑落到淬火油内,淬火油面温度很快降下来,燃烧即停止。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弹性件具有使第三臂的止挡块脱离第二臂下端面的复原趋势的结构为第一、三臂上端枢接,第三臂的侧壁上设有一贯穿孔,支撑柱包括一易燃材料制成的垫块和一导柱,导柱一端与第一臂固连,导柱另一端依次穿过第三臂的贯穿孔和垫块,导柱另一端的端壁止挡于垫块外侧壁,弹性件两端分别与第一、三臂相对侧连接并弹性紧顶第一、三臂两相对侧,止挡块位于第三臂下端朝向第一臂的一侧,此种结构为垫块顶着第三臂始终靠近第一臂,即第二、三臂保持稳定的止挡状态,当易燃的垫块遇火燃烧后,弹性件复原伸长,第三臂下端就绕与第一臂的枢接轴摆动远离第二臂,则第二臂脱离第三臂的止挡块,第二臂在自身重力作用下绕枢接轴旋转,此时工件掉落槽淬火油内。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弹性件为压簧并套设于导柱外侧。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弹性件具有使第三臂的止挡块脱离第二臂下端面的复原趋势的结构为第一、三臂上端铰接,第三臂的侧壁上设有一贯穿孔,支撑柱包括一易燃材料制成的垫块和一导柱,导柱一端与第一臂固连,导柱另一端依次穿过垫块和第三臂的贯穿孔,导柱另一端的端壁止挡于第三臂外侧,弹性件两端分别与第一、三臂相对侧连接并弹性紧拉第一、三臂两相对侧,止挡块位于第三臂下端背向第一臂的一侧,此种结构为垫块顶着第三臂始终远离第一臂,即第二、三臂保持稳定的止挡状态,当易燃的垫块遇火燃烧后,弹性件复原收缩,第三臂下端就绕与第一臂的枢接轴摆动靠近第二臂,则第二臂脱离第三臂的止挡块,第二臂在自身重力作用下绕枢接轴旋转,此时工件掉落槽淬火油内。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弹性件为拉簧并套设于导柱外侧。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弹性件具有使第三臂的止挡块脱离第二臂下端面的复原趋势的结构为第一臂为由一横臂和一纵臂固连形成的倒L型结构,弹性性件上端与第一臂上端的横臂固连,弹性件下端与第三臂固连并紧拉第三臂,易燃材料(塑胶材料较佳)旋转制成的支撑柱紧顶于第一、三臂之间,第三臂上的止挡块位于第三臂朝向第二臂的一侧,此种结构为支撑柱顶着第三臂始终远离第一臂的横臂,即第二、三臂保持稳定的止挡状态,当易燃的支撑柱遇火燃烧后,弹性件复原收缩,第三臂就在弹性件带动下向上运动最终与与第二臂脱离,第二臂在自身重力作用下绕枢接轴旋转,此时工件掉落槽淬火油内。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弹性件为拉簧并套设于支撑柱外侧。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是本专利技术利用易燃材料的容易损毁的特性,在吊钩上用易燃材料制成可以决定第二臂由于燃烧而损毁失效致使第二臂上的工件掉下来浸入淬火油中的重要零件,从而当工件在油面上不能运动引发淬火油燃烧时,可以决定第二臂失效的易燃零件由于燃烧损毁致使工件掉落浸入油中,油的即刻温度降低,燃烧也就停止了,从而消除了火灾的危险,起到了灭火安全作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一种结构原理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二种结构原理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三种结构原理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实施例一种安全吊钩,包括第一、二、三臂1、2、3、支撑柱4和弹性件5,以实际使用方向为基准,第一臂I下端与第二臂2 —端枢接,第三臂3上设有一横向止挡块,第二臂2另一端下侧面止挡于第三臂3的横向止挡块上,弹性件5两端分别与第一、三臂1、3固定连接,支撑柱4平行于弹性件5定位于第一、三臂1、3之间并使弹性件5保持弹性变形状态,所述弹性件5具有使第三臂3的止挡块脱离第二臂2下侧面的复原趋势,支撑柱4为易燃材料制成(塑料材料较佳),弹性件5为不可燃材料制成,使用时,工件挂于第二臂2上,在支撑柱4的支撑作用下,第二、三臂保持稳定的止挡状态,当支撑柱4接触到火焰后会燃烧起来并很快燃烧殆尽,弹性件5失去支撑柱4的支撑力就自动复原,弹性件5就带着第三臂3的止挡块脱离第二臂2另一端的下侧面,第二臂2另一端失去第三臂3的支撑会在自身重力作用下绕枢接中心旋转,导致工件滑落到淬火油内,淬火油面温度很快降下来,燃烧即停止。所述弹性件5具有使第三臂3的止挡块脱离第二臂2下端面的复原趋势的结构为第一、三臂1、3上端枢接,第三臂3的侧壁上设有一贯穿孔,支撑柱4包括一易燃材料制成的垫块41和一导柱42,导柱42 —端与第一臂I固连,导柱42另一端依次穿过第三臂3的贯穿孔和垫块41,导柱42另一端的端壁止挡于垫块41外侧壁,弹性件5两端分别与第一、三臂1、3相对侧连接并弹性紧顶第一、三臂1、3两相对侧,止挡块位于第三臂3下端朝向第一臂I的一侧,此种结构为垫块41顶着第三臂3始终靠近第一臂1,即第二、三臂保持稳定的止挡状态,当易燃的垫块41遇火燃烧后,弹性件5复原伸长,第三臂3下端就绕与第一臂I的枢接轴摆动远离第二臂2,则第二臂2脱离第三臂3的止挡块,第二臂2在自身重力作用下绕枢接轴旋转,此时工件掉落槽淬火油内。所述弹性件5为压簧并套设于导柱42外侧。所述弹性件5具有使第三臂3的止挡块脱离第二臂2下端面的复原趋势的结构为第一、三臂1、3上端铰接,第三臂3的侧壁上设有一贯穿孔,支撑柱4包括一易燃材料制成的垫块41和一导柱42,导柱42 —端与第一臂I固连,导柱42另一端依次穿过垫块41和第三臂3的贯穿孔,导柱42另一端的端壁止挡于第三臂3外侧,弹性件5两端分别与第一、三臂1、3相对侧连接并弹性紧拉第一、三臂1、3两相对侧,止挡块位于第三臂3下端背向第一臂I的一侧,此种结构为垫块41顶着第三臂3始终远离第一臂1,即第二、三臂保持稳定的止挡状态,当易燃的垫块41遇火燃烧后,弹性件5复原收缩,第三臂3下端就绕与第一臂 I的枢接轴摆动靠近第二臂2,则第二臂2脱离第三臂3的止挡块,第二臂2在自身重力作用下绕枢接轴旋转,此时工件掉落槽淬火油内。所述弹性件5为拉簧并套设于导柱42外侧。所述弹性件5具有使第三臂3的止挡块脱离第二臂2下端面的复原趋势的结构为第一臂I为由一横臂和一纵臂固连形成的倒L型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安全吊钩,其特征为:包括第一、二、三臂(1、2、3)、支撑柱(4)和弹性件(5),以实际使用方向为基准,第一臂(1)下端与第二臂(2)一端枢接,第三臂(3)上设有一横向止挡块,第二臂(2)另一端下侧面止挡于第三臂(3)的横向止挡块上,弹性件(5)两端分别与第一、三臂(1、3)固定连接,支撑柱(4)平行于弹性件(5)定位于第一、三臂(1、3)之间并使弹性件(5)保持弹性变形状态,所述弹性件(5)具有使第三臂(3)的止挡块脱离第二臂(2)下侧面的复原趋势,支撑柱(4)为易燃材料制成,弹性件(5)为不可燃材料制成。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君徐成俊朱金凯潘诗良
申请(专利权)人:昆山鑫昌泰模具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