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洪荣德专利>正文

安全吊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428012 阅读:19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安全吊钩,包含一个本体、一个安装在该本体的安全扣单元及一个安装在该本体的卡掣单元。该本体的一个连结部具有一个挡块,该安全扣单元具有一个枢设在该连结部的安全扣件及一个第一弹性件,该安全扣件具有一个对应于该挡块的抵止面及一个止动部,该卡掣单元具有一个卡掣件及一个第二弹性件,该卡掣件具有一个对应于该止动部的限位部。借此,该卡掣件受外力作用时,利用该挡止面与该挡块的配合可分散作用力,以提升结构强度并提高受力。(*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吊钩,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勾挂重物的安全 吊钩。
技术介绍
如图1所示,现有一种安全吊钩,包含一个本体1及安装在该本体1的一个安全扣单元2、 一个卡掣单元3。该安全扣单元2具有一个 安全扣件201及一个提供该安全扣件201弹力的第一扭簧202,该安全 扣件201具有一个枢设在该本体1的枢接部203及一个设于该枢接部 203 —侧的止动部204。该卡掣单元3具有一个枢设在该本体1的卡掣 件301及一个提供该卡掣件301弹力的第二扭簧302,该卡掣件301 具有一个对应该止动部204的限位部303。在正常状态下,该安全扣件201受该第一扭簧202的弹力作用, 以及该止动部204与限位部303互相嵌卡的作用,保持在一个锁扣位 置,而该卡掣件301也受该第二扭簧302的弹力作用,保持在将该本 体1的一个开口 101封闭的封闭位置,在此状态下,当外力作用于该 卡掣件301时,利用限位部303抵止在该止动部204,防止该卡掣件 301被开启,达到安全闭锁的目的。当按压该安全扣件201且使该止动 部204脱离对该限位部303的嵌卡,该卡掣件301可操作成使该开口 101呈开放,而达到操作使用目的。虽然这种吊钩可避免该卡掣件301受外力作用时而使该开口 101 开放,且己达到安全使用的目的,但是,当该卡掣件301受到较大的 作用力时,则作用力会通过该限位部303、止动部204而传递至该枢接 部203,使得用以穿设该枢接部203及该本体1的一支插销4受到剪力 作用,所以使用上有安全的顾虑。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提升结构强度、可提高受力且具 有较高安全性的安全吊钩。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安全吊钩,包含一个本体、 一个 安装在该本体的安全扣单元及一个安装在该本体的卡掣单元。该本体 具有一个定位环部、 一个与该定位环部相对设置的钩部及一个介于该 定位环部与该钩部间的连结部,该钩部呈U型,且具有一个末端部位, 该末端部位与该定位环部之间产生一个开口,该连结部具有一个相对 于该开口的内侧缘、 一个与该内侧缘相反的外侧缘及一个趋近于该外侧缘的挡块。该安全扣单元具有一个枢设在该连结部的安全扣件及一 个提供该安全扣件恒保持抵靠定位在该挡块上的第一弹性件,该安全 扣件具有一个枢设在该连结部的枢接部、 一个与该枢接部相反设置的 抵止面及一个设于该枢接部一侧的止动部,该安全扣件由该抵止面抵 靠在该挡块的一个锁扣位置,操作成使该抵止面远离该挡块的一个解 除位置,在锁扣位置的抵止面与该挡块之间具有一个间隙,该止动部 与内侧缘之间具有一个大于该间隙的间距。该卡掣单元具有一个枢设 在该连结部的卡掣件及一个提供该卡掣件恒保持抵靠定位在该末端部 位上的第二弹性件,该卡掣件具有一个枢转部及二个设于该枢转部一 侧且挡止在该止动部的限位部,该安全扣件于该锁扣位置提供该卡掣 件位于一个将该开口封闭的封闭位置,该安全扣件于该解除位置,该 止动部脱离对该限位部的挡止,使得该卡掣件由封闭位置操作成使该 开口呈开放的开放位置。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该安全扣件在锁扣位置及该卡掣件 位于封闭位置时,利用该抵止面与该挡块的配合,使得该卡掣件受到 作用力时,该枢接部与该抵止面会共同分散作用力,且使该卡掣件提 高受力。附图说明图1是现有一种安全吊钩的组合剖面图2是本技术安全吊钩的一个较佳实施例的立体组合图; 图3是该较佳实施例的组合剖面图,说明一个安全扣件位于一个 锁扣位置, 一个卡掣件位于一个封闭位置;图5是该较佳实施例的卡掣件立体图6是该较佳实施例的操作示意,说明该安全扣件由锁扣位置操 作成一个解除位置,该卡掣件由封闭位置操作成一个开放位置。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如图2及图3所示,本技术安全吊钩的较佳实施例,包含一个本体10及安装在该本体10的一个安全扣单元20、一个卡掣单元30。 该本体10具有一个环圈状的定位环部11、 一个与该定位环部11 相对设置的钩部12及一个介于该定位环部11与该钩部12间的连结部 13。该钩部12呈U型,且具有一个与该连结部13连结的固接部位121 及一个与该固接部位121相对的末端部位122,该末端部位122与该定 位环部11之间产生一个开口 14,该末端部位122具有一个卡槽123。 该连结部13具有一个相对于该开口 14的内侧缘131、一个与该内侧缘 131相反的外侧缘132、 一个凹设于该外侧缘132的凹陷空间133、 一 支邻近该外侧缘132且设置在该凹陷空间133底侧的第一枢轴134、 一 个设置在该凹陷空间133顶侧缘的挡块135及一支邻近该内侧缘131 且设置在该定位环部11 一侧的第二枢轴136,该挡块135由该连结部 13呈相反的二侧面凸出呈块状(见图4),并具有一个对应于该内侧缘 131的第一侧缘137及一个与该第一侧缘137衔接呈L型且相邻于该凹 陷空间133的第二侧缘138。该安全扣单元20具有一个对应该凹陷空间133且枢设在该第一枢 轴134的安全扣件21及一个提供该安全扣件21恒保持抵靠定位在该 挡块135上的第一弹性件22。该安全扣件21具有一个枢设在该第一枢 轴134的枢接部21K —个与该枢接部211相反设置的操作端部211'、 一个设置在该操作端部211'的凹槽212及一个设于该枢接部211 —侧 的止动部213,该凹槽212的轮廓对应于该挡块135的形状,且由一个 与该第一侧缘137相对的抵止面214及一个与该抵止面214衔接呈L 型的辅助抵止面215共同界定而成。该止动部213呈销杆状。该卡掣单元30具有一个枢设在该第二枢轴136的卡掣件31及一个提供该卡掣件31恒保持抵靠定位在该末端部位122上的第二弹性件 32。该卡掣件31具有一个枢设在该第二枢轴136的枢转部311、 一个 与该枢转部311相反设置的活动端部312及一个设于该枢转部311 — 侧且挡止在该止动部213的限位部313,该活动端部312具有一个供该 末端部位122穿设的槽道314(配合参阅图5)及一个对应该槽道314且 可扣入该卡槽123的嵌接部315,该嵌接部315呈销杆状,该限位部 313呈圆弧凹孔状。再如图2及图3所示,在正常状态下,该安全扣单元20的安全扣 件21受该第一弹性件22的弹力作用位于一个锁扣位置,该抵止面214 该挡块135的第一侧缘137抵靠,该抵止面214与该第一侧缘137之 间具有一个间隙Sl,而该止动部213与内侧缘131之间具有一个大于 该间隙Sl的间距S2。而该卡掣单元30的卡掣件31受到该第二弹性件 32的弹力作用,可位于一个将该开口 14封闭的封闭位置。此时,该末 端部位122穿过该槽道314,且使该嵌接部315嵌扣在该卡槽123中。 若有外力施于该卡掣件31外侧时,利用该止动件213阻挡在该限 位件313—侧,该卡掣件31不会产生枢转,可产生安全的功效。如图6所示,当欲吊挂重物,且操作者先按压该安全扣件21的操 作端部211',利用该凹陷空间133的设置允许该安全扣件21由对应于 该外侧缘132朝该内侧缘131设置方向产生枢转,且由该锁扣位置操 作成一个解除位置,连动该止动部213脱离对该限位部3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安全吊钩,包含一个本体、一个安装在该本体的安全扣单元及一个安装在该本体的卡掣单元;该安全吊钩的特征在于: 该本体,具有一个定位环部、一个与该定位环部相对设置的钩部及一个介于该定位环部与该钩部间的连结部,该钩部呈U型,且具有一个末端 部位,该末端部位与该定位环部之间产生一个开口,该连结部具有一个相对于该开口的内侧缘、一个与该内侧缘相反的外侧缘及一个趋近于该外侧缘的挡块; 该安全扣单元,具有一个枢设在该连结部的安全扣件及一个提供该安全扣件恒保持抵靠定位在该挡块上的第 一弹性件,该安全扣件具有一个枢设在该连结部的枢接部、一个与该枢接部相反设置的抵止面及一个设于该枢接部一侧的止动部,该安全扣件由该抵止面趋近于该挡块的一个锁扣位置,操作成使该抵止面远离该挡块的一个解除位置,在锁扣位置的抵止面与该挡块之间具有一个间隙,该止动部与内侧缘之间具有一个大于该间隙的间距; 该卡掣单元,具有一个枢设在该连结部的卡掣件及一个提供该卡掣件恒保持抵靠定位在该钩部的末端部位的第二弹性件,该卡掣件具有一个枢转部及一个设于该枢转部一侧且挡止在该止动部的限位部,该 安全扣件于该锁扣位置提供该卡掣件位于一个将该开口封闭的封闭位置,该安全扣件于该解除位置,该止动部脱离对该限位部的挡止,使得该卡掣件由封闭位置操作成使该开口呈开放的开放位置。...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洪荣德
申请(专利权)人:洪荣德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