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立新专利>正文

滚齿机外支架升降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48395 阅读:29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滚齿机的外支架升降机构,属于齿轮加工机床的技术领域。它设于后立柱和外支架间,所述后立柱上固设有油缸,油缸的活塞轴上端与外支架连接,所述油缸的上下缸体分别通过油路与三位四通转阀和双液控单向阀相连,所述外支架与活塞轴上端之间设有连接架。外支架升降既方便又可靠,提高了工作宜人性,还能节约辅助时间,解决了原有技术存在的外支架的升降采用机械链轮手动操作,很不方便,工作宜人性较差,花费的辅助时间较多等问题。(*该技术在201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滚齿机的外支架升降机构,属于齿轮加工机床的
技术背景原有技术中滚齿机外支架的升降采用机械链轮手动操作,很不方便,工作宜人性较差,花费的辅助时间较多。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外支架升降既方便又可靠,提高了工作宜人性,还能节约辅助时间的滚齿机外支架升降机构,解决了原有技术存在的外支架的升降采用机械链轮手动操作,很不方便,工作宜人性较差,花费的辅助时间较多等问题。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主要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解决的它设于后立柱和外支架间,所述后立柱上固设有油缸,油缸的活塞轴上端与外支架连接,所述油缸的上下缸体分别通过油路与三位四通转阀和双液控单向阀相连,所述外支架与活塞轴上端之间设有连接架。外支架升降采用液压自动控制,既方便又可靠,提高了工作宜人性,节约了辅助时间,提高了生长效率。因此,本技术具有外支架升降既方便又可靠,提高了工作宜人性,还能节约辅助时间等特点。附图说明附图1是本技术的一种剖面结构示意图;附图2是控制升降机构的液压原理图。具体实施例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实施例1如图1和图2所示,它设于后立柱71021和外支架71023间,后立柱71021上固设有油缸71024,油缸71024的活塞轴71302上端与外支架71023连接,油缸71024的上下缸体分别通过油路与三位四通转阀44002-1(见图2)和双液控单向阀相连,外支架71023与活塞轴71302上端之间设有连接架71030。权利要求1.一种滚齿机外支架升降机构,设于后立柱(71021)和外支架(71023)间,其特征在于所述后立柱(71021)上固设有油缸(71024),油缸(71024)的活塞轴(71302)上端与外支架(71023)连接,所述油缸(71024)的上下缸体分别通过油路与三位四通转阀44002-1和双液控单向阀44002-2相连。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滚齿机外支架升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支架(71023)与活塞轴(71302)上端之间设有连接架(71030)。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滚齿机的外支架升降机构,属于齿轮加工机床的
它设于后立柱和外支架间,所述后立柱上固设有油缸,油缸的活塞轴上端与外支架连接,所述油缸的上下缸体分别通过油路与三位四通转阀和双液控单向阀相连,所述外支架与活塞轴上端之间设有连接架。外支架升降既方便又可靠,提高了工作宜人性,还能节约辅助时间,解决了原有技术存在的外支架的升降采用机械链轮手动操作,很不方便,工作宜人性较差,花费的辅助时间较多等问题。文档编号B23F23/00GK2810848SQ20052001293公开日2006年8月30日 申请日期2005年7月1日 优先权日2005年7月1日专利技术者陈立新 申请人:陈立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滚齿机外支架升降机构,设于后立柱(71021)和外支架(71023)间,其特征在于所述后立柱(71021)上固设有油缸(71024),油缸(71024)的活塞轴(71302)上端与外支架(71023)连接,所述油缸(71024)的上下缸体分别通过油路与三位四通转阀44002-1和双液控单向阀44002-2相连。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立新
申请(专利权)人:陈立新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3[中国|浙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