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低折射率二氧化钛减反射增透光触控屏镀膜玻璃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482959 阅读:198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28 02:0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低折射率二氧化钛减反射增透光触控屏镀膜玻璃,包括由触控屏玻璃基材及多孔性结构低折射率二氧化钛减反射增透光镀膜,在触控屏玻璃基材的表面涂布有一层低折射率二氧化钛溶胶,该涂层经干燥固化后可于触控屏玻璃表面形成一层多孔性结构低折射率二氧化钛减反射增透光镀膜,该低折射率二氧化钛减反射镀膜与触控屏玻璃形成紧密结构。通过上述方式,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具有减反射及增透光的特点,具有更佳的耐老化特性,其中二氧化钛含有锐钛型晶型,故具光触媒的光催化效能,可大大提升触控屏玻璃光穿透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玻璃镀膜
,特别是涉及一种低折射率二氧化钛减反射增透光触控屏镀膜玻璃
技术介绍
触控屏幕是1960年代后期于学术与企业研究实验室崛起的技术。现今,许多人还认为触控屏幕属于尖端技术,而实际上我们大多数人已使用触控屏幕达25年之久,当今应用于手机、个人计算机与显示器的触控屏幕技术就达十余种之多。其中一些觉的触控技术有电阻式、电容式、表面声波和红外线矩阵等。 其中表面声波技术可提供良好的影像清晰度,因为其使用纯玻璃结构,可提供绝佳的影像清晰度、分辨率及较高的透光性。不过纯玻璃透过的光源不够均匀,透光度不够,影响了影像清晰度效果。二氧化钛薄膜有折射率高的特性,其中金红石型结晶折射率约2. 71,锐钛型结晶折射率约2. 55,因此,二氧化钛薄膜具有较大的反射和散射光的能力。当入射光通过玻璃表面镀膜时,有折射及反射产生,折射的光线抵达玻璃界面时,也会有折射与反射。第二道反射光R2比第一道反射光Rl多走了两次镀膜层厚度距离。假设镀膜的光学厚度为山则Rl与R2的光程差为2d,当光程差2d等于半个波长的奇数倍时,两道反射光的相位差将为180°,产生破坏性干涉而互相抵消。从能量守恒定律,降低反射光则能增加穿透光。所以当镀膜的光学厚度为光波长的四分之一奇数倍时,就可使其波长的光的反射率趋近为零。对一固定镀膜的厚度只能对固定波长的光产生干涉效果,不同于此波长的光会有较高的反射率。除了镀膜的厚度,镀膜的材质也是很重要的,薄膜的理想折射率# = 'lNair* WgJms ,其中Nair为空气折射率,Nglass为玻璃折射率。减反射薄膜的做法分成两大类,第I类是用不同折射率的物质互相堆栈在一起形成多层结构,或藉由控制堆栈的厚度及材料的折射率。当两个相差四分之一波长的光波碰在一起时,就会产生完全破坏性干涉,把反射的光抵销掉。因此,只要把镀膜的厚度控制在可见光波长的四分之一,即能达到减反射效果。第2大类称为低反射膜,当光线由空气进入玻璃基板时,已知空气的折射率GVair=I)及玻璃的折射率(NglaSS:\· 52),从空气及基板界面发生反射,则双面玻璃造成的反射大约是71%。低折射率减反射增透光二氧化钛光学镀膜为多孔性结构,具有较低的折射率特性,其原理因空气的折射率是1,想要得到较低折射率材料的方法可以把材料做成多孔结构,孔洞处的折射率则是空气的折射率I和所使用材料的折射率的比例组合。由于尚未有多孔性结构低折射率二氧化钛减反射增透光触控频镀膜玻璃的技术产品,而低折射率二氧化钛薄膜在减反射应用领域为一重要技术突破,因此,开发出多孔性结构低折射率二氧化钛减反射增透光触控频镀膜玻璃是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低折射率二氧化钛减反射增透光触控屏镀膜玻璃,能够具有减反射及增透光的特点,具有更佳的耐老化特性,其中二氧化钛含有锐钛型晶型,故具光触媒的光催化效能,可大大提升触控屏玻璃光穿透率。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低折射率二氧化钛减反射增透光触控屏镀膜玻璃,包括触控玻璃基材,所述触控玻璃基材表面覆有二氧化钛镀膜。优选的是,所述二氧化钛镀膜是低折射率二氧化钛减反射镀膜。 ·优选的是,所述低折射率二氧化钛溶胶合成于触控玻璃基材表面形成薄膜。优选的是,所述薄膜表面为多孔结构,薄膜厚度为100 200nm。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1、本专利技术一种低折射率二氧化钛减反射增透光触控屏镀膜玻璃,其二氧化钛镀膜层具有减反射及增透光的特点。2、本专利技术一种低折射率二氧化钛减反射增透光触控屏镀膜玻璃具有更佳的耐老化特性。3、本专利技术一种低折射率二氧化钛减反射增透光触控屏镀膜玻璃,其中二氧化钛含有锐钛型晶型,故具光触媒的光催化效能,可大大提升触控屏玻璃光穿透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种低折射率二氧化钛减反射增透光触控屏镀膜玻璃的结构示意 图2为现有技术纯玻璃与本专利技术一种低折射率二氧化钛减反射增透光触控屏镀膜玻璃的光透过率光谱对比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参见图1,一种低折射率二氧化钛减反射增透光触控屏镀膜玻璃,包括由触控屏玻璃基材I及多孔性结构低折射率二氧化钛减反射增透光镀膜2,在触控屏玻璃基材I的表面涂布有一层低折射率二氧化钛溶胶,该涂层经干燥固化后可于触控屏玻璃表面形成一层多孔性结构低折射率二氧化钛减反射增透光镀膜,该低折射率二氧化钛减反射镀膜与触控屏玻璃形成紧密结构。涂布前,先经表面清洁程序清洁触控屏玻璃基材I,再涂覆一层低折射率二氧化钛溶胶2。涂布时,低折射率二氧化钛减反射镀膜2的干膜厚度控制在100 200nm。实施例1: 在反应槽中加入去离子水10公斤,取四氯化钛500克加入反应槽中稀释,形成约浓度5%的四氯化钛水溶液,以氨水徐徐加入进行中和反应并有白色钛的氢氧化物沈淀物析出,保持搅拌持续观察PH值变化,至PH值在7. O时停止添加氨水。将上述沈淀物经过滤清洗纯化后,形成白色钛的氢氧化物约300克,将钛的氢氧化物置入分散槽中,加入50%浓度过氧化氢878克保持搅拌充分反应,将2. 07公斤四甲基硅烷加入此分散液中并充分搅拌,将180克的草酸加入此分散液中并充分搅拌,将纯水约95公斤加入此分散液中保持搅拌使钛的氢氧化物充分分散,将分散液温度加热至55°C,在保持此温度持续陈化48小时后即为低折射率二氧化钛溶胶。将上述二氧化钛溶胶以喷涂法涂布在平均可见光穿透率为91. 5%的触控屏玻璃基材表面,并以500°C高温固化薄膜5分钟,可形成一平均可见光穿透率为93. 1%涂层,以X射线绕射仪检测该薄膜材料其结晶形含有锐钛形,以椭圆偏振光谱仪检测该薄膜其折射率为1. 48,远小于纯锐钛型二氧化钛的折射率2. 55,测该薄膜厚度约103nm。实施例2 在反应槽中加入去离子水10公斤,取四氯化钛5. 5公斤加入反应槽中稀释,形成约浓度35%的四氯化钛水溶液,以氢氧化钠水溶液徐徐加入中和并有白色钛的氢氧化物沈淀物析出,保持搅拌持续观察PH值变化,至PH值在9. O时停止添加氢氧化钠水溶液。将上述沈 淀物经过滤清洗纯化后,形成白色钛的氢氧化物约3. 3公斤,将钛的氢氧化物置入分散槽中,将44. 872公斤高锰酸钾水溶液加入此分散液中并充分搅拌,将118. 38公斤四乙基硅烷加入此分散液中并充分搅拌,将11. 368公斤的磷酸加入此分散液中并充分搅拌,将纯水约5220公斤加入此分散液中保持搅拌使钛的氢氧化物充分分散,将分散液温度加热至95°C,在保持此温度持续陈化4小时后即为低折射率二氧化钛溶胶。将上述二氧化钛溶胶以提拉法涂布在平均可见光穿透率为91. 5%的触控视频屏玻璃基材表面,并以800°C高温固化薄膜2分钟,可形成一平均可见光穿透率为96. 8%涂层,以X射线绕射仪检测该薄膜材料其结晶形含有锐钛形,以椭圆偏振光谱仪检测该薄膜其折射率为1. 33,远小于纯锐钛型二氧化钛的折射率2. 55,测该薄膜厚度约197nm。实施例三 在反应槽中加入去离子水9公斤,取硫酸钛2. 5公斤加入反应槽中稀释,形成约浓度20%的硫酸钛水溶液,以氢氧化钾水溶液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低折射率二氧化钛减反射增透光触控屏镀膜玻璃,其特征在于:包括触控玻璃基材,所述触控玻璃基材表面覆有二氧化钛镀膜。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赖文贤
申请(专利权)人:泉耀新材料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