齿轮刮削滚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48291 阅读:24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齿轮刮削滚刀,其特征为以凸曲的渐开面作为刀齿前刀面,以与之相匹配的具有特定导圆半径的直纹螺旋面作为刀齿左、右侧后刀面。本发明专利技术能确保齿形设计精度;刀刃上越往齿顶方向之点,其负前角的绝对值越大;铲磨齿形时能测侧后刀面任何部位的直线度,便于提高制造精度,且精度保持性好。本发明专利技术耐磨性高、抗崩刃性强、重磨次数多,总寿命可提高(25~50)%。(*该技术在200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渐开线齿轮滚刀领域。刮削淬硬齿面所用的刀具即为齿轮刮削滚刀。所谓刮削硬齿面技术就是应用这类刀具对经过粗滚齿,并经过热处理获得较高硬度的齿面进行最终的或精磨齿前的精滚齿。目前,国内外已有的硬质合金刮削滚刀,其主要技术特征是前刀面均为平面,并具有较大绝对值的负径向前角。此种刀具尽管刀齿有一定的抗冲击性能,刀刃有一定的抗崩刃能力,但是,由于前刀面是平面,使其刀齿的抗冲击性能和抗崩刃能力受到了局限,存在时有崩刃现象,也就是说,如果前刀面是凸曲面则会好得多。但是,作为齿轮刀具,为了严格遵守啮合原理与满足被加工齿轮的精度要求,滚刀前刀面的性质又是不可随便确定的。从已有硬质合金刮削滚刀的构形方法上看,目前主要有两种解决方案。其一是采用渐开线基本蜗杆,刀齿前刀面是平面,因此,刀齿的左、右侧刃是两条平面理论曲线,而刀齿的左、右侧后刀面则是作为刀刃的平面理论曲线,按各自的导程作螺旋运动时形成的一种曲母线螺旋面,即该螺旋面与滚刀轴向剖面、蜗杆法剖面以及前刀面的交线均不是直线。这就使得在铲磨滚刀齿形时,只能根据齿轮啮合原理,利用PWF250型或PWF300型滚刀检查仪测量滚刀刀刃精度情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由刀体(1)与刀片(2)组成的齿轮刮削滚刀,其特征在于:刀齿前刀面(1′)为一种凸曲的渐开面,刀齿左、右侧后刀面(3′和4′)为与前刀面(1′)相匹配的具有特定导圆半径(23″和24″)的直纹螺旋面;刀齿左、右侧刃(5′和6′)为前刀面(1′)与两侧后刀面(3′和4′)相交而得的两条空间曲线,是相对过齿顶、齿根平面的两条凸曲线;滚刀设计基本蜗杆为一种由刀刃按蜗杆导程作螺旋运动而形成的曲母线蜗杆;容屑槽(8′)的端截形由齿背直线(11′)、槽底圆弧、前刀面(1′)的端面渐开线(9′)以及端面渐开线(9′)和槽底圆弧之间的一段从基圆(18′)开始的径向线(10′)组成,齿背直线(11′)和径向...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全玉璋李芳温奇志
申请(专利权)人:吉林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22[中国|吉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