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冲击液压装置、变幅卷扬液压系统及起重机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482526 阅读:2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28 01:2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冲击液压装置、变幅卷扬液压系统及起重机。所述防冲击液压装置包括液控换向阀和减压阀;所述液控换向阀的控制端接于所述变幅控制输出端,所述液控换向阀的进油口接于所述卷扬控制输出端,所述液控换向阀的回油口接于回油油路,所述液控换向阀的第一工作油口向所述卷扬阀的控制端单向导通,所述液控换向阀的第二工作油口接于所述减压阀的进油口,所述减压阀的出油口向所述卷扬阀的控制端单向导通。实施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有效解决变幅和卷扬组合动作时产生的较大液压冲击的问题,并且提高了变幅动作的微控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起重机变幅卷扬
,特别涉及一种防冲击液压装置、变幅卷扬液压系统及起重机
技术介绍
目前,中小吨位液控型汽车起重机的变幅卷扬液压系统一般采用单泵供油,通过先导手柄调整主阀的状态即可实现变幅油缸和/或卷扬马达的动作,具体而言,油泵通过主阀向变幅油缸或者卷扬马达供油,主阀包括卷扬阀和变幅阀,先导手柄的输入端接于先导油源,先导手柄的两个输出端即变幅控制输出端和卷扬控制输出端分别接于变幅阀和卷扬阀的控制端。在工作过程中,通过对先导手柄阀进行第一操作,使变幅控制输出端输出先导油,即可调整变幅阀的开口面积,以实现相应的变幅动作(如起幅动作),而通过对先导手柄阀进行第二操作,使卷扬控制输出端输出先导油,即可调整卷扬阀的开口面积,以实现相应的卷扬动作(如落钩动作)。上述方案中,当进行变幅卷扬组合动作时,将产生较大的液压冲击;这是因为在做组合动作时,当流量处于饱和状态下,由于采用单泵供油,并且变幅阀和卷扬阀具有阀后补偿功能,变幅和卷扬动作会根据比例同步地减小,而这个比例为变幅阀与卷扬阀的开口面积之比。由于变幅动作流量与卷扬动作流量的设计值相差较大,即变幅动作流量大大小于卷扬动作流量,这样造成在组合动作时,变幅动作被分配的流量变得很小,进而造成变幅油缸从高速运动突然变为低速,从而因速度变化梯度过大而造成较大的液压冲击。因此,如何针对上述不足和缺陷进行改进,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难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旨在提供一种防冲击液压装置、变幅卷扬液压系统及起重机,以解决现有的变幅卷扬液压系统在进行组合动作时因变幅动作变化过大而产生较大液压冲击的问题。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防冲击液压装置,所述防冲击液压装置用于变幅卷扬液压系统,所述变幅卷扬液压系统包括先导手柄、卷扬阀和变幅阀,所述先导手柄具有变幅控制输出端和卷扬控制输出端,所述变幅控制输出端接于所述变幅阀的控制端;所述防冲击液压装置包括液控换向阀和减压阀,所述液控换向阀具有至少两种工作状态,在第一种工作状态下,所述液控换向阀的进油口与第一工作油口相通,所述液控换向阀的回油口与第二工作油口相通,在第二种工作状态下,所述液控换向阀的进油口与第二工作油口相通,所述液控换向阀的回油口与第一工作油口相通,其中,所述第一种工作状态为初始状态;所述液控换向阀的控制端接于所述变幅控制输出端,所述液控换向阀的进油口接于所述卷扬控制输出端,所述液控换向阀的回油口接于回油油路,所述液控换向阀的第一工作油口向所述卷扬阀的控制端单向导通,所述液控换向阀的第二工作油口接于所述减压阀的进油口,所述减压阀的出油口向所述卷扬阀的控制端单向导通。进一步地,所述防冲击液压装置还包括梭阀;所述液控换向阀的第一工作油口和所述减压阀的出油口分别接于所述梭阀的两个输入端,所述梭阀的输出端接于所述卷扬阀的控制端。进一步地,所述液控换向阀为两位两通阀,在第一种工作状态下,所述液控换向阀的进油口与第二工作油口相通,所述液控换向阀的回油口与第一工作油口相通,在第二种工作状态下,所述液控换向阀的进油口与第一工作油口相通,所述液控换向阀的回油口与第二工作油口相通。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工作油口与所述减压阀的进油口之间的油路上设置有阻尼阀。进一步地,所述防冲击液压装置的各组成部分集成于同一阀块中。第二方面,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变幅卷扬液压系统,所述变幅卷扬液压系统设置有上述任一项所述的防冲击液压装置。第三方面,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起重机,该起重机设置有上述的变幅卷扬液压系统。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防冲击液压装置在使用过程中,当变幅卷扬液压系统作变幅动作但未作卷扬动作(即起落钩动作)时,先导手柄的变幅控制输出端的先导油流至变幅阀和液控换向阀的控制端,使油泵通过变幅阀向变幅油缸供油,并使液控换向阀工作在第二种工作状态,在此基础上,当作卷扬动作时,先导手柄的卷扬控制输出端的先导油流将通过液控换向阀的进油口和第二工作油口以及减压阀后流至卷扬阀的控制端,由于这路先导油的压力经减压阀后减少,从而使卷扬阀的开口面积未达到最大,这样减少了流经卷扬阀的压力油流量,使卷扬马达的动作速度控制在一定范围内,从而使流经变幅阀的压力油流量不至于降幅过大,变幅动作平稳进行,这样就避免产生过大的液压冲击,提高变幅动作的微控性能;而当变幅卷扬液压系统作卷扬动作但未作变幅动作时,先导手柄的变幅输出控制端未输出先导油,液控换向阀处于初始状态(即第一种工作状态),先导手柄的卷扬控制输出端的先导油将通过液控换向阀的进油口、第一工作油口后流至卷扬阀的控制端,从而实现正常的卷扬动作。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变幅卷扬液压系统包括上述的防冲击液压装置,由于上述的防冲击液压装置具有上述技术效果,因此,该变幅卷扬液压系统也具有相应的技术效果。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起重机设置有上述的变幅卷扬液压系统,由于上述的变幅卷扬液压系统具有上述技术效果,因此,该起重机也具有相应的技术效果。附图说明构成本专利技术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专利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于变幅卷扬液压系统的防冲击液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主要元件符号说明I液控换向阀2阻尼阀3减压阀4 梭阀具体实施例方式应当指出,本部分中对具体结构的描述及描述顺序仅是对具体实施例的说明,不应视为对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有任何限制作用。此外,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详细说明。请参考图1,下面将参考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该实施例的防冲击液压装置用于变幅卷扬液压系统,所述变幅卷扬液压系统包括先导手柄、卷扬阀和变幅阀,所述先导手柄具有变幅控制输出端和卷扬控制输出端,所述变幅控制输出端接于所述变幅阀的控制端,有关变幅卷扬液压系统的更详细结构及其原理可参见相关的现有技术,兹不赘述。如图1所示,该实施例的防冲击液压装置包括液控换向阀1、阻尼阀2、减压阀3和梭阀4。其中,液控换向阀I优选两位两通阀,在第一种工作状态(图中所示为右位)下,液控换向阀I的进油口 P与第一工作油口 A相通,回油口 T与第二工作油口 B相通,在第二种工作状态下,液控换向阀I的进油口 P与第二工作油口 B相通,回油口 T与第一工作油口 A相通,第一种工作状态为初始状态。液控换向阀I的控制端接于先导手柄的变幅控制输出端;液控换向阀I的进油口P接于先导手柄的卷扬控制输出端,回油口 T接于回油油路,第一工作油口 A接于梭阀4的一个输入端,第二工作油口 B接于阻尼阀2的进油口,阻尼阀2的出油口接于减压阀3的进油口,减压阀3的出油口接于梭阀4的另一输入端,减压阀3的弹簧腔油口接于回油油路,梭阀4的输出端接于卷扬阀的控制端。下面结合具体的场景说明一下上述防冲击液压装置的工作原理在工作过程中,当变幅卷扬液压系统作变幅动作(如起幅动作)但未作卷扬动作时,先导手柄的变幅控制输出端的先导油流至变幅阀和液控换向阀I的控制端,控制变幅阀的开口面积以及控制液控换向阀I的状态,使系统油泵通过变幅阀向变幅油缸供油,并使液控换向阀工作在第二种工作状态,在此基础上,当变幅卷扬液压系统作卷扬动作(如落钩动作)时,先导手柄的卷扬控制输出端的先导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防冲击液压装置,用于变幅卷扬液压系统,所述变幅卷扬液压系统包括先导手柄、卷扬阀和变幅阀,所述先导手柄具有变幅控制输出端和卷扬控制输出端,所述变幅控制输出端接于所述变幅阀的控制端,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冲击液压装置包括液控换向阀(1)和减压阀(3),所述液控换向阀(1)具有至少两种工作状态,在第一种工作状态下,所述液控换向阀(1)的进油口(P)与第一工作油口(A)相通,所述液控换向阀(1)的回油口(T)与第二工作油口(B)相通,在第二种工作状态下,所述液控换向阀(1)的进油口(P)与第二工作油口(B)相通,所述液控换向阀(1)的回油口(T)与第一工作油口(A)相通,其中,所述第一种工作状态为初始状态;所述液控换向阀(1)的控制端接于所述变幅控制输出端,所述液控换向阀(1)的进油口(P)接于所述卷扬控制输出端,所述液控换向阀(1)的回油口(T)接于回油油路,所述液控换向阀(1)的第一工作油口(A)向所述卷扬阀的控制端单向导通,所述液控换向阀(1)的第二工作油口(B)接于所述减压阀(3)的进油口,所述减压阀(3)的出油口向所述卷扬阀的控制端单向导通。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辉丁锋李小飞
申请(专利权)人:三一重工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