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起重机的小车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482505 阅读:142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28 01:2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起重机的小车结构,包括构成小车的底座、设置在底座底部的轮子、安装在底座上的横梁以及固定在横梁上的电动葫芦,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上设置有旋转机构,所述横梁固定在所述旋转机构上。所述旋转机构主要包括环形轨道以及设置在环形轨道上的两个旋转小车构成,所述环形轨道固定在所述底座上,所述两个旋转小车与所述环形轨道配合,所述横梁固定在所述两个旋转小车上。由于在构成小车的底座上设置有旋转机构,所述横梁固定在所述旋转机构上,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寿命长、噪声小以及灵活方便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起重机的小车结构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起重机的部件,具体来说是涉及一种起重机的小车结构。
技术介绍
桥架型起重机,又称天车。普通的桥架型起重机由起重小车、桥架运行机构、桥架金属结构组成,桥式起重机的桥架沿铺设在两侧高架上的轨道纵向运行,起重小车沿铺设在桥架上的轨道横向运行,构成一矩形的工作范围,就可以充分利用桥架下面的空间吊运物料,不受地面设备的阻碍。电动葫芦单梁桥式起重机是普遍应用于工业生产、仓储、交通运输的通用桥式起重机。由于这种型式起重机与同种型号的其它型式起重机相比具有结构简单、重量轻、造价低、维修方便的特点,因此该机被广泛应用于室内外各种场所。多数中小型企业都采用此类起重机,因此该产品为我国生产和使用最多的起重机。实属量大而广,全国年销售量超过十万台。现在生产的电动葫芦单梁桥式起重机主机是我国上世纪七十年代的结构型式,其中起重量小的采用单小车运行结构(参见图5),起重量大的采用双小车运行结构(参见图 6),主梁采用工字型钢板,端梁采用钢板压型后焊接的结构;这类起重机存在下列缺点1、 主梁结构繁琐,不能适应机械化批量生产,结构截面积不能充分利用,载重比(自重与起重量之比)比较高;2、端梁在设计初期是相对合理的,已不能适应现在的发展需要;3、运行机构车轮轮缘与导轨之间经常产生滑动摩擦,运行阻力大、噪声大、损耗大,车轮与轨道间隙在大车运行时产生蛇形。市场上有国产LD型和经过改良的形式单梁起重机和进口的两大类,但都具有相对的弱点,进口产品葫芦质量好,但主梁重,大车蛇形仍未能克服,价格高一般企业不想用, 老产品价格便宜,但寿命、质量均存在不足之处。目前市场双梁结构的起重机也不能旋转,市场上用一个卷筒配置两个吊钩,不能做到一个上升一个下降的要求;采用卷扬机、三支点减速箱和提升马达,占用空间大,自身重量重的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寿命长、噪声小、灵活方便的起重机的小车结构。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起重机的小车结构,包括构成小车的底座、设置在底座底部的轮子、安装在底座上的横梁以及固定在横梁上的电动葫芦,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上设置有旋转机构,所述横梁固定在所述旋转机构上。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的有益效果是由于在构成小车的底座上设置有旋转机构,所述横梁固定在所述旋转机构上,本专利技术具有寿命长、噪声小以及灵活方便的优点。优选地,所述旋转机构主要包括环形轨道以及设置在环形轨道上的两个旋转小车构成,所述环形轨道固定在所述底座上,所述两个旋转小车与所述环形轨道配合,所述横梁固定在所述两个旋转小车上,该结构减少了轮缘与轨道的磨擦,提高了车轮的使用寿命,同时也可以降低小车的噪声。 优选地,所述旋转小车的底部设置有与所述轨道相匹配的旋转小车轮。优选地,所述旋转小车的底部端面并排设置有两个导向轮,所述导向轮的轴线垂直所述环形轨道设置,所述两个导向轮分别卡在环形轨道的两侧。优选地,所述横梁上安装有两个电动葫芦。附图说明此处所说明的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但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为本专利技术结构示意图2为本专利技术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3为本专利技术旋转小车轮的剖视图; 图4为图1所示A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5为现有起重机单小车的结构示意图6为现有起重机双小车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0-底座;12_轮子;20_环形轨道;22_凸棱;30a-旋转小车;30b-旋转小车;32_旋转小车轮;33_凹槽;34a-导向轮;34b-导向轮;36a-电动葫芦; 36b-电动葫芦;38_横梁。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在本专利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以及说明用来解释本专利技术,但并不作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定。参见附图1、图2、图3、图4所示,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起重机的小车结构,包括构成小车的底座10、设置在底座10底部的轮子12、安装在底座10上的横梁38以及固定在横梁38上的电动葫芦,所述底座10上设置有旋转机构,所述横梁10固定在所述旋转机构上。 所述旋转机构主要包括环形轨道20以及设置在环形轨道20上的两个旋转小车30a、30b构成,所述环形轨道20固定在所述底座10上,所述两个旋转小车30a、30b与所述环形轨道20 配合,所述横梁12固定在所述两个旋转小车30a、30b上,所述旋转小车30a、30b的底部设置有与所述轨道20相匹配的旋转小车轮32。该结构减少了轮缘与环形轨道20的磨擦,提高了车轮的使用寿命,同时也可以降低小车的噪声。所述小车可以采用变频启动或止动,这样设计可以减少启动或止动时产生的冲击力,对厂房结构强度要求也可以降低,提高了安全系数。所述旋转小车30a、30b的底部端面并排设置有两个导向轮34a、34b,所述导向轮 34a,34b的轴线垂直所述环形轨道20设置,所述两个导向轮34a、34b分别卡在环形轨道20 的两侧。所述环形轨道20的表面形成有一条凸棱22,所述旋转小车30a、30b的底部设置有与所述凸棱22相匹配的旋转小车轮32,即在旋转小车轮32上设置有凹槽33,所述环形轨道20的凸棱22与所述旋转小车轮32上设置的凹槽33相配合。所述旋转小车30a、30b 的底部端面并排设置有两个导向轮34a、34b,所述导向轮34a、34b的轴线垂直所述环形轨道20设置,所述两个导向轮34a、34b分别卡在环形轨道20的凸棱22两侧,即导向轮34a 设置在环形轨道20的凸棱22内侧,导向轮34b设置在环形轨道20的凸棱22外侧,如图4 所示,所述横梁38上安装有两个电动葫芦36a、36b,本专利技术结构一个小车可以做到原来两 个小车的功能,在吊装的工作翻身时,一个吊钩上升,另一个吊钩可以实现下降的功能,原 来两个小车才能做到,这样设置有效节省了能源。由于在构成小车的底座10上设置有旋转机构,所述横梁38固定在所述旋转机构 上,本专利技术具有寿命长、噪声小以及灵活方便的优点。以上所述仅以方便说明本专利技术,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创作的精神范畴内,熟悉此技术 的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做的各种简单的变相与修饰仍属于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权利要求1.一种起重机的小车结构,包括构成小车的底座、设置在底座底部的轮子、安装在底座上的横梁以及固定在横梁上的电动葫芦,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上设置有旋转机构,所述横梁固定在所述旋转机构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起重机的小车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机构主要包括环形轨道以及设置在环形轨道上的两个旋转小车构成,所述环形轨道固定在所述底座上,所述两个旋转小车与所述环形轨道配合,所述横梁固定在所述两个旋转小车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起重机的小车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小车的底部设置有与所述轨道相匹配的旋转小车轮。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起重机的小车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小车的底部端面并排设置有两个导向轮,所述导向轮的轴线垂直所述环形轨道设置,所述两个导向轮分别卡在环形轨道的两侧。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一种起重机的小车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梁上安装有两个电动葫芦。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起重机的小车结构,包括构成小车的底座、设置在底座底部的轮子、安装在底座上的横梁以及固定在横梁上的电动葫芦,其特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起重机的小车结构,包括构成小车的底座、设置在底座底部的轮子、安装在底座上的横梁以及固定在横梁上的电动葫芦,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上设置有旋转机构,所述横梁固定在所述旋转机构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汤晓明魏昌春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科轻起重机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