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分料机构,其用于将至少两个垂直层叠料盘分成单个料盘,其包括底座、安装板、垂直滑移组件及两个相对设置的夹持部件,安装板固定设置于底座上,垂直滑移组件滑动地设置于安装板上,夹持部件与垂直滑移组件固定连接,夹持部件包括卡持板、连接轴及凸轮座,凸轮座上开设有凸轮槽,连接轴与卡持板固定连接,且连接轴能够在凸轮槽中滑动,凸轮槽远离底座的一端至卡持板的距离小于凸轮槽靠近底座的一端至卡持板的距离,以使两个卡持板在上升的过程中相互靠拢。上述分料机构使多个层叠料盘自动分成单个料盘,且提高了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分料机构,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自动化生产流水线上的分料机构。
技术介绍
在自动化生产流水线上,为了节省人力及提高效率,一般采用自动上料,然而,自动上料时的料盘必须为单个料盘,才能满足自动化作业,因此在自动上料的前段工序还需要人工将多个料盘分成单个料盘,再使单个料盘自动上料,从而增加了人力成本,且由于人工操作无法精准控制每个料盘的上料时间,从而降低了生产的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以上内容,有必要提供一种自动使多个层叠料盘分成单个料盘且生产效率高的分料机构。一种分料机构,其用于将至少两个垂直层叠料盘分成单个料盘,其包括底座、安装板、垂直滑移组件及两个相对设置的夹持部件,安装板固定设置于底座上,垂直滑移组件滑动地设置于安装板上,夹持部件与垂直滑移组件固定连接,夹持部件包括卡持板、连接轴及凸轮座,凸轮座上开设有凸轮槽,连接轴与卡持板固定连接,且连接轴能够在凸轮槽中滑动,凸轮槽远离底座的一端至卡持板的距离小于凸轮槽靠近底座的一端至卡持板的距离,以使两个卡持板在上升的过程中相互靠拢。上述分料机构中,夹持部件可以夹持除去最底层料盘的其余层叠料盘,通过垂直滑移组件于安装板上滑动,带动夹持部件夹持其余层叠料盘与最底层料盘分离,实现了使多个层叠料盘自动分成单个料盘,从而提高了生产效率。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的分料机构的立体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的分料机构的另一视角的立体示意图。图3是图1所示的分料机构的夹持部件的立体分解示意图。图4是图2所示的分料机构的第一使用状态示意图。图5是图2所示的分料机构的第二使用状态示意图。主要元件符号说明分料机构100底座10安装板20垂直滑移组件30夹持部件40料盘50端面21滑槽22滑轨23加强肋25第一挡止块26第二挡止块27气缸31滑动板33支撑板41卡持板42直线轴承43轴组件44凸轮座45底面411第一安装孔413固定部421卡持部423第二安装孔425轴部431凸缘部433安装座441轴座443轴445底壁451侧壁453凸轮槽455第一折线段4551第二折线段4552第三折线段4553如下具体实施方式将结合上述附图进一步说明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例方式请参阅图1和2,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的分料机构100包括底座10、安装板20、垂直滑移组件30及两个相对设置的夹持部件40。分料机构100用于将多个垂直叠放的料盘分成单个料盘。在本实施方式中,底座10大致为矩形板状。安装板20垂直固定设置于底座10中间部位。安装板20包括端面21。安装板20的两侧分别开设有滑槽22,安装板20的端面21上设置有位于两个滑槽22之间的滑轨23,及形成于两个滑槽22外侧的加强肋25。在本实施方式中,加强肋的数量有两个,分别设置于端面21的两侧。加强肋25与底座10固定连接。滑槽22用于供夹持部件40上下滑动,滑轨23用于供垂直滑移组件30滑动。垂直滑移组件30设置于安装板20的端面21上。垂直滑移组件30包括气缸31和滑动板33。气缸31的一端固定设置于安装板20的端面21上,气缸31的另一端与滑动板33固定连接。滑动板33滑动地设置于滑轨23上。当气缸31启动时,气缸31可以带动滑动板33沿滑轨23上下滑移。在本实施方式中,安装板20的端面21上还设置有第一挡止块26和第二挡止块27。滑动板33设置于第一挡止块26和第二挡止块27之间,当气缸31带动滑动板33往下滑移碰到第一挡止块26时,气缸31停止动作;当气缸31带动滑动板33往上滑移碰到第二挡止块27时,气缸31停止动作。请同时参阅图3,夹持部件40包括支撑板41、卡持板42、两个直线轴承43、轴组件44和凸轮座45。支撑板41穿过滑槽22与滑动板33固定连接。卡持板42通过两个直线轴承43与支撑板41可移动连接。轴组件44与卡持板42固定连接。轴组件44与凸轮座45可分离地连接。凸轮座45固定设置于底座10上。支撑板41包括底面411,且支撑板41上开设有两个第一安装孔413。在本实施方式中,支撑板41上开设有两个矩形孔(图未标)以减轻支撑板41的重量。卡持板42大至为L形板,其包括固定部421和卡持部423。固定部421和卡持部423垂直设置。固定部421上开设有两个第二安装孔425。直线轴承43包括轴部431和凸缘部433。轴部431依次穿过第二安装孔425和第一安装孔413,凸缘部433固定设置于固定部421上,从而将支撑板41和卡持板42连接,且卡持板42的卡持部423抵持支撑板41的底面411。卡持板42可以沿直线轴承43的轴部431相对支撑板41移动,从而使卡持部423可以伸出底面411或缩回底面411。轴组件44包括安装座441、轴座443和连接轴445。安装座441和轴座443固定连接,连接轴445通过轴承(图未示)穿设于轴座443中。安装座441与固定部421固定连接。凸轮座45大致为U形座,其包括底壁451和两个相对设置的侧壁453。底壁451与底座10固定连接。每个侧壁453上开设有凸轮槽455。凸轮槽455为折线形状,其包括第一折线段4551、第二折线段4552和第三折线段4553,第一折线段4551和第三折线段4553平行,且第一折线段4551至卡持板42的距离小于第三折线段4553至卡持板42的距离,第二折线段4552分别连接第一折线段4551及第三折线段4553。两个凸轮槽455远离底壁451的一端均为开口以供轴组件44的连接轴445的两端插入并在凸轮槽455中移动。使用本实施方式的分料机构100时,气缸31驱动滑动板33向下滑移,滑动板33带动支撑板41向下移动,从而支撑板41带动卡持板42和轴组件44向下移动,连接轴445从凸轮槽455远离底壁451的一端向靠近底壁451的一端移动,使卡持板42向下移动的同时沿直线轴承43作远离支撑板41的移动,从而使卡持部423缩回支撑板41的底面411,直至滑动板33碰到第一挡止块26,气缸31停止动作,滑动板33、支撑板41、卡持板42及轴组件停止向下移动,此时卡持部423为缩回底面411,请参阅图4,为分料机构100的第一使用状态示意图,将多个垂直层叠的料盘50放置于上述状态的分料机构100的两个夹持部件40之间;然后气缸31驱动滑动板33向上滑移,滑动板33带动支撑板41向上移动,从而支撑板41带动卡持板42和轴组件44向上移动,连接轴445从凸轮槽455靠近底壁451的一端向远离底壁451的一端移动,使卡持板42向上移动的同时沿直线轴承43作靠近支撑板41的移动,从而使卡持部423伸出底面411,直至滑动板33碰到第二挡止块27,气缸31停止动作,滑动板33、支撑板41、卡持板42及轴组件44停止向上移动,此时卡持部423为伸出底面411,请参阅图5,为分料机构100的第二使用状态示意图,卡持部423于最底层料盘50和倒数第二层料盘50之间伸出底面411,气缸31继续带动滑动板33、支撑板41、卡持板42、轴组件44及除去最底层料盘50的层叠料盘50向上移动,被分离的单个料盘50沿着流水线(图未示)自动上料,气缸31带动滑动板33、支撑板41、卡持板42、轴组件44及除去最底层料盘50的层叠料盘50向下移动,重复前述步骤,从而实现了层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分料机构,用于将至少两个层叠料盘分开,其包括底座,其特征在于:该分料机构还包括安装板、垂直滑移组件及两个相对设置的夹持部件,该安装板固定设置于该底座上,该垂直滑移组件滑动地设置于该安装板上,该夹持部件与该垂直滑移组件固定连接,该夹持部件包括卡持板、连接轴及凸轮座,该凸轮座上开设有凸轮槽,该连接轴与该卡持板固定连接,且该连接轴能够在该凸轮槽中滑动,该凸轮槽远离该底座的一端至卡持板的距离小于该凸轮槽靠近该底座的一端至该卡持板的距离,以使两个卡持板在上升的过程中相互靠拢。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波,李兵,张勇,
申请(专利权)人: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