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定位预加工工件的齿距的方法和装置,该工件被装配在齿轮精加工机床的工作主轴上以进行精加工。
技术介绍
随着对齿轮驱动的运转性能要求增加,对轮齿精加工的精度要求也越来越高。在大多数情况下,预加工工件被表面硬化,然后对其精加工使其所有作用表面的尺寸精密。在该方法中,齿侧面的精加工特别复杂,损耗资源,且加工昂贵。为了降低制造成本,也为了避免必须提供不必要的大的硬化深度,并使精加工刀具的左右侧面的磨损平衡且将这种磨损减小到最小,因而,努力使精加工的材料余量尽可能小。为了对齿进行精加工,实际上意味着每一侧面的切削深度是百分之几毫米,最多达至0.2毫米。在一般情况下,如果对左右侧面进行相同加工,就要求预切削齿相对于精加工刀具的定位十分准确,从而后者就能准确地进入待加工的齿距中心,从而均匀地从工件的左右侧面切削掉材料。在齿轮精加工机床上频繁地进行定位的过程中,一个非接触式功能测量探针,该定位探针位于机床工作区的合适几何点处。优选地,其位于装配在工作主轴上的工件的预切削齿的外直径附近。定位探针通常运用感应、光学或磁性原理进行操作。为了进行定位,工作主轴旋转且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定位具有预切削齿的工件(1)的齿距的方法,在系列生产中将工件一个接一个夹紧在齿轮精加工机床的工作主轴(2)上以进行精加工,其中,在机床装配期间,对预定位或已被研磨的装配工件进行校正循环,以测定装配工件的齿距中心线的期望值,从而在对夹紧在机床上的工件进行加工循环之前测量了工件的齿侧面的角度位置,根据期望值来定位待加工工件,其特征在于:根据至少一个建立在机床的误差倾向行为基础上的判断准则自动进行新的校正循环,在校正循环中,刚被加工的工件在加工循环之后保持夹紧并被用作新的装配工件,这些新的校正循环以一定间隔重复进行。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于尔格格拉夫,勒内奥姆,
申请(专利权)人:雷肖尔股份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CH[瑞士]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