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轮胎状态监控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481598 阅读:181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28 00:0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轮胎状态监控装置,包括:轮胎状态测量模块,安装于轮胎内部以用于测量轮胎状态,从而产生关于轮胎状态的信息;天线阀门,用于传送从所述轮胎状态测量模块测量到的关于轮胎状态的信息,并根据关于轮胎状态的信息对轮胎进行充气,从而在轮胎的内部保持恒定的气压;以及板簧,其一端连接到所述轮胎状态测量模块,以及另一端连接到所述天线阀门。由此,能够减少诸如形成孔的工艺和用于连接的焊接工艺的数量,具有简单的配置,以及能够在轮胎状态测量模块与天线阀门之间容易地连接和分离。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轮胎状态监控装置
技术介绍
一般车辆安装有车轮和轮胎以用于在车辆行驶或制动时,转移扭力和来自路面的 阻尼效应等,同时支持车辆的重量。需要将轮胎安到车轮上以在与车轮作为整体转动的同时吸收车辆在行驶时来自 路面的冲击力,以及在车辆制动、行驶、转弯时防止在路上打滑。为此,根据外部和驾驶状态 的变化,轮胎气压值应始终保持恒定。为了保证气压值恒定,在轮胎上安装向轮胎外部突出并同时连通轮胎内部的空气 注入阀,以便空气能够适当地从外部注入内部。此外,在轮胎内部安装轮胎状态测量模块用 于对轮胎的当前气压进行测量。在此,安装在轮胎内部的轮胎状态测量模块和安装在轮胎外部的空气注入阀应该 相互连接。根据现有技术,所述轮胎状态测量模块和空气注入阀通过将空气注入阀处形成 的钉状物安到或者拧入到形成于轮胎状态测量模块的衬底中的孔中或通过焊接相应的连 接部分而连接起来。根据上述现有技术的轮胎状态监控装置,需要在轮胎状态测量模块的衬底中形成 孔的过程或者焊接相应的连接部分的过程,以将轮胎状态测量模块和空气注入阀相互连 接,并且由于诸如螺丝钉或者针状物的连接元件使得轮胎状态监控装置的结构复杂。另外, 轮胎状态测量模块和空气注入阀在需要更换时不易进行彼此分开。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致力于提供一种轮胎状态监控装置,其中,轮胎状态测量模块和天线阀门 使用板簧相互连接,所述轮胎状态测量模块用于监控轮胎压力,所述天线阀门用于传送从 轮胎状态测量模块测量到的关于轮胎状态的信息以及根据传送的关于轮胎状态的信息对 轮胎进行充气。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提供了 一种轮胎状态监控装置,包括轮胎状态测量 模块,安装于轮胎内部以用于测量轮胎状态,从而产生关于轮胎状态的信息;天线阀门,用 于传送从所述轮胎状态测量模块测量到的关于轮胎状态的信息,并根据关于轮胎状态的信 息对轮胎进行充气,从而使轮胎内部的气压保持恒定;以及板簧,其一端连接到所述轮胎状 态测量模块和另一端连接到所述天线阀门。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轮胎状态测量模块,该模块包括衬底,各种电器元件安装于衬 底上;以及电镀于衬底一侧的第一连接槽,连接板簧的第一末端。其中,各种电器元件测量 气压和轮胎内部的温度状态,以产生关于轮胎状态的信息,第一连接槽对应于板簧的一端。该衬底还可以具有在其上表面上的电镀上表面,其与板簧的一端相连,该电镀上 表面与板簧的一端对应。该轮胎状态测量模块还可以包括支撑结构,位于衬底下方,以便支撑衬底;壳 体,壳体,用于在其中容纳所述衬底和支撑结构以保护所述衬底。天线阀门可以包括阀杆,该阀杆用于传递从轮胎状态测量模块产生的关于轮胎状 态的信息,该阀杆其两端形成中空结构的第一和第二通风端口,以便根据传递的关于轮胎 状态的信息中的关于轮胎气压状态的信息为轮胎充气。该阀杆分为前端和后端两部分,前 端插入到轮胎内部,后端突出到轮胎外部。该阀杆还包括形成于其前端的连接到板簧另一 端的呈圆环形的第二连接槽,其中第二连接槽对应于板簧的另一端。阀杆还可以包括阶梯状部,位于对应于板簧的另一端的位置处,用于保证当板簧 的另一端插入到第二连接槽之后板簧的另一端和形成在前端中的第二连接槽不会彼此分 离,其中阶梯状部用作钳口。天线阀门还可以包括压力维持部件,被形成以用于密封阀杆的末端,从而在对轮 胎进行充气的时候根据轮胎外表面的接触程度将空气注入轮胎内部或将空气放到轮胎外, 从而控制轮胎的内部气压使其保持恒定;以及阀帽,位于阀杆后端的末端,从而可拆卸。板簧可以包括第一末端,连接到轮胎状态测量模块;第二末端,连接到天线阀 门;以及弯曲部,形成在第一末端和第二末端之间,从而允许第一末端通过水平张力与轮胎 状态测量模块相连接,以及允许第二末端通过垂直张力与天线阀门相连接。第一末端可以被形成为从轮胎状态测量模块向轮胎状态测量模块的上表面延伸。第二末端可以与天线阀门的截面形状对应。该第二末端有一个开口部以用于天线 阀门的插入或分离,该开口部可以被形成为使开口部的两端具有水平弹力。附图说明图1为根据本专利技术优选实施方式的轮胎状态监控装置的侧视图2为图1中所示的轮胎状态监控装置的横截面图3A和3B为描述一种用于将衬底和板簧相互连接的方法的示意图;以及图4A和4B为图2中沿1_1’线截下来的横截面图,用于描述将板簧和天线阀门连 接起来的方法。具体实施方式参考附图,根据下面的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各个特征和优点将会更加明显。本专利技术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的条款和使用的词语的解释不限于典型的含义或字 典中的定义,其应该基于专利技术人根据其可以合适地限定术语的概念以最合适地描述他或她 知道的用于执行本专利技术的最佳方法的原则被解释为与本专利技术的
相关的意思和概 根据下面结合附图的详细描述,将会更清楚地理解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特征和优点。在说明书中,附图中具有相似功能的组件均采用相似的附图标记来标记。另外,由于考虑到说 明与本专利技术相关的现有技术可能会使本专利技术的主旨模糊,所以对该部分的说明在此省略。下文将参考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做详细说明。图1为根据本专利技术优选实施方式的轮胎状态监控装置的侧视图;图2为图1中所 示的轮胎状态监控装置的横截面图;图3A和3B为描述一种用于将衬底和板簧相互连接的 方法的示意图;以及图4A和4B为图2中沿1-1’线截下来的横截面图,用于描述将板簧和 天线阀门连接起来的方法。如图1至4所示,根据本专利技术优选实施方式的轮胎状态监控装置被配置为包括轮 胎状态测量模块10、天线阀门20以及板簧30。轮胎状态测量模块10附着到车辆(更确切地说是车轮)上,用于测量轮胎的状态 (例如,气压、内部温度等),以监控轮胎状态,从而产生关于轮胎状态的信息。车身安装有 接收器,该接收器接收从轮胎状态测量模块10测量到的关于轮胎状态的信息。轮胎状态测量模块10包括衬底12,该衬底上安装有各种用于测量轮胎状态的电 子元件。例如,轮胎的衬底12为印刷电路板(PCB)。衬底12的A面被电镀以便与下面将述 的板簧30连接。具体来说,该衬底12包括第一连接槽12a,该第一连接槽12a位于衬底的电镀面A 上,用于连接到板簧30。其中,第一电镀连接槽12a对应于板簧30的一端(具体来说,为板 簧30的第一末端30b)。另外,该衬底12还可以包括衬底的上表面上电镀的电镀上表面B,以便板簧30延 伸出的一端(具体来说,为板簧30的上表面末端30a)也可以与衬底上表面连接。以将板簧30的一端插入和压到通过电镀形成在衬底12的A面中的第一连接槽 12a中的方式使衬底12和板簧30彼此连接。同时,衬底12和板簧30也可以在铸造衬底12时就通过注模板簧30而连接在一起。支撑结构14形成在衬底12的下方,用于支撑衬底12。壳体16将衬底12和支撑结构14容纳在其中,用于保护衬底12。该壳体16由如 橡胶和塑料等的绝缘材料制成,以免对衬底12上安装的各种电子元件产生影响。天线阀门20,用于传递轮胎状态测量模块10测量到的关于轮胎状态的信息,以及 通气阀根据传送的关于轮胎状态的信息中的轮胎气压来对轮胎充气。该天线阀门20包括 阀杆22、压力维持部件24以及阀门帽26。阀杆22,为中空结构,其中具有位于阀杆的两端的第一通风端口 22b和第二通风 端口 22c,用于将空气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轮胎状态监控装置,该轮胎状态监控装置包括:轮胎状态测量模块,安装于轮胎内部以用于测量轮胎状态,从而产生关于轮胎状态的信息;天线阀门,用于传递从所述轮胎状态测量模块测量到的关于轮胎状态的信息,并根据所传递的关于轮胎状态的信息对所述轮胎充气,从而在所述轮胎的内部保持恒定的气压;以及板簧,该板簧的一端连接到所述轮胎状态测量模块,以及该板簧的另一端连接到所述天线阀门。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熙范韩钟雨罗钟仁宋钟亨蔡敬洙
申请(专利权)人:三星电机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