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热轧带钢头尾板形控制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480101 阅读:236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27 22:4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热轧带钢头尾板形控制方法,对于带钢头部板形控制,通过本机架的咬钢上升沿信号,控制本机架平衡与弯辊的平稳切换;对于带钢尾部板形控制,通过上游机架的抛钢下降沿信号,控制后续机架弯辊与平衡的平稳切换。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对后部精轧机工作辊液压平衡与弯辊控制方案的合理设计,可有效防止平衡与弯辊瞬间切换造成的带钢头尾板形恶化等现象,从而提高带钢头尾板形质量,避免出现折印、断带事故,降低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轧钢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热连轧精轧机组中平稳控制带钢头尾板形的方法。
技术介绍
热连轧精轧机工作辊的弯辊油缸和平衡油缸为同一液压油缸,由于该液压油缸位于上、下工作辊之间,受力于工作辊轴承座,因此,轧机液压工作辊弯辊系统同时兼有弯辊和平衡的作用。轧机空载时液压弯辊系统处于平衡力状态,其主要作用是支撑上辊系重量,实现设定辊缝,保证空载时上工作辊和支撑辊的接触;轧机咬钢后处于弯辊力状态,其主要作用是通过弯辊改变辊缝形状来改善板形。即轧钢过程中,轧机咬钢后,液压弯辊会自动从平衡状态切换到弯辊状态,抛钢前,液压弯辊则会从弯辊状态切换到平衡状态。工作辊平衡与弯辊的切换控制方式直接影响带钢头尾板形质量。弯辊较大变化相当于辊缝较大变化,当弯辊力与平衡力两者差值较大时,瞬间切换往往造成辊缝中的金属流动不及时,造成带钢板形恶化,将会出现折印甚至断带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旨在提供一种热连轧精轧机组中平稳控制带钢头尾板形的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工作辊平衡力与弯辊力差值较大时,平衡与弯辊瞬间切换造成辊缝中金属流动不及时带来的不良影响,从而避免带钢头尾板形恶化和出现断带等现象。为此,本专利技术所采取的技术解决方案是,通过本机架的咬钢上升沿信号,控制本机架平衡与弯辊的平稳切换;通过上游机架的抛钢下降沿信号,控制后续机架弯辊与平衡的平稳切换;其具体控制方法为对于带钢头部板形控制,平衡与弯辊切换的具体步骤为a.将热连轧机组后四架精轧机匕_3、匕_2、Fm、Ffl的咬钢上升沿信号,分别对应引入到匕-3、U、F^1 > Ffl机架的液压弯辊控制接口电路中,作为控制信号,为连轧机机架总数;b.根据控制信号,按照的顺序,依次计算和比较I弯辊力设定值-平衡力I >阀值,如果条件不成立,延时Tb3后,将平衡力调整至弯辊力设定值。如果条件成立,延时Tbi后,将平衡力调整至弯辊力i,弯辊等于平衡力土阀值,当弯辊力设定值大于平衡力时,取为正值;弯辊力设定值小于平衡力时,取为负值;之后,再计算和比较I弯辊力设定值-弯辊力」>阀值,如果条件不成立,延时TB3,将弯辊力3周整为弯辊力设定值;如果条件成立,延时Tb2,将弯辊力i调整至弯辊力2,弯辊力2等于弯辊力阀值,当弯辊力设定值大于弯辊力工时,取为正值;弯辊力设定值小于弯辊力工时,取为负值;再延时T B3,将弯辊力2调整至弯辊力设定值。对于带钢尾部板形控制,弯辊与平衡切换的具体步骤为a.将热连轧机组精轧机的负荷下降沿信号,分别对应引入到下游相邻的IV3、IV2、机架的液压弯辊控制接口电路中,作为控制信号;b.根据控制信号,依次按照的次序,计算和比较I弯辊力设定值-平衡力I >阀值,如果条件不成立,延时TQ3,将弯辊力设定值调整至平衡力。如果条件成立,延时Tqi,将弯辊力设定值调整至弯辊力i,弯辊力1等于弯辊力设定值土阀值,当弯辊力设定值大于平衡力时,取为负值;弯辊力设定值小于平衡力时,取为正值;之后,计算比较I弯辊力r平衡力I >阀值,如果条件不成立,延时TQ3,将弯辊力i调整至平衡力;如果条件成立,延时Tq2,将弯辊力i调整至弯辊力2,弯辊力2等于弯辊力阀值,当弯辊力大于平衡力,取为负值,弯辊力小于平衡力,取为正值;再延时Tq3后,将弯辊力2调整至平衡力。所述带钢头部板形控制延时时间Tb1、TB2、Tb3分别为40-60ms、40-60ms、25-35ms。所述带钢尾部板形控制延时时间T&、T&、To3分别为40-60ms、40-60ms、20-40ms。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专利技术通过对下游精轧机工作辊液压平衡与弯辊控制方案的合理设计,可有效防止平衡与弯辊瞬间切换造成的带钢头尾板形恶化等现象,从而提高带钢头尾板形质量,避免出现折印缺陷、断带事故,降低生产成本。附图说明图1 SHAPE \* MERGEF0RMAT为带钢头部板形控制流程图。图2为带钢尾部板形控制流程图。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主要是通过本机架的咬钢上升沿信号,控制本机架平衡与弯辊的平稳切换;通过上游机架即前一架精轧机的抛钢下降沿信号,控制后续机架即后一架精轧机的弯辊与平衡的平稳切换,从而避免由于液压弯辊调整量过大、过快对带钢头、尾板形的不良影响。由于热连轧机前三架精轧机Fp F2, F3带钢温度高、板坯厚度较厚,且金属流动性好,故不使用本专利技术控制方法。下面仅以1580mm热连轧七机架(n=7)中的第七架精轧机F7 为例,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说明。其他精轧机如F4、F5、F6的计算与控制方法与F7相同。实施例1:取F7平衡力为650KN,咬钢前弯辊力等同于平衡力,弯辊力设定值为1200KN,阀值为 250KN。由图1 SHAPE \* MERGEF0RMAT带钢头部板形控制流程图可见,对于带钢头部板形控制,平衡与弯辊切换的具体步骤为将F7咬钢上升沿信号引入到F7机架的液压弯辊控制接口电路中作为控制信号,当F7 机架液压弯辊控制信号接收到F7机架咬钢上升沿信号后,首先计算和比较是否满足I弯辊力设定值-平衡力I >阀值的条件,S卩I弯辊力设定值1200 KN -平衡力650 KN | >阀值 250 KN,条件成立,延时50ms,将平衡力调整至弯辊,弯辊等于平衡力土阀值,即将平衡力650 KN调整到弯辊力#50 KN +250 KN =900KN。之后,再计算和比较I弯辊力设定值-弯辊力! I >阀值,即I弯辊力设定值1200 KN -弯辊力#00 KN I =弯辊力2300 KN > 阀值250 KN,条件成立,再延时50ms,将弯辊力2调整到1150KN,延时30ms,再将弯辊力由弯辊力2的1150KN调整到1200KN。实施例2:取F7机架平衡力为650KN,弯辊力设定值为800KN,阀值为250KN。对于带钢头部板形控制,平衡与弯辊切换的具体步骤为将F7咬钢上升沿信号引入到F7机架的液压弯辊控制接口电路中作为控制信号,当F7机架液压弯辊控制信号接收到F7机架咬钢上升沿信号后,首先计算和比较是否满足I弯辊力设定值-平衡力I >阀值的条件,S卩I弯辊力设定值800 KN -平衡力650 KN | <阀值250 KN,即不满足I弯辊力设定值-平衡力I >阀值的条件,延时26ms后,将平衡力650KN调整至弯辊力设定值800KN。实施例3: 取F7机架平衡力为650KN,弯辊力设定值为1000KN,阀值为250KN。由图2 SHAPE \*MERGEF0RMAT带钢尾部板形控制流程图可见,对于带钢尾部板形控制,平衡与弯辊切换的具体步骤为当F7机架液压弯辊控制信号接收到F6机架抛钢下降沿信号后,计算和比较是否满足弯辊力设定值-平衡力I >阀值的条件,即I弯辊力设定值1000 KN -平衡力650 KN | >阀值250 KN,条件成立,延时45 ms,将弯辊力设定值调整至弯辊,弯辊等于弯辊力设定值土阀值,由于弯辊力设定值大于平衡力,取为负值,因此调整弯辊力e弯辊力设定值1000 KN -阀值250 KN =750 KN ;之后,计算比较是否满足I弯辊力r平衡力I >阀值的条件,S卩I弯辊力J50 KN -平衡力650 KN =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热轧带钢头尾板形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本机架的咬钢上升沿信号,控制本机架平衡与弯辊的平稳切换;通过上游机架的抛钢下降沿信号,控制后续机架弯辊与平衡的平稳切换;其具体控制方法为:对于带钢头部板形控制,平衡与弯辊切换的具体步骤为:a.?将热连轧机组后四架精轧机Fn?3、Fn?2、Fn?1、Fn的咬钢上升沿信号,分别对应引入到Fn?3、Fn?2、Fn?1、Fn机架的液压弯辊控制接口电路中,作为控制信号,n为连轧机机架总数;?b.?根据控制信号,按照Fn?3、Fn?2、Fn?1、Fn的顺序,依次计算和比较|弯辊力设定值?平衡力|>阀值,如果条件不成立,延时TB3后,将平衡力调整至弯辊力设定值;如果条件成立,延时TB1后,将平衡力调整至弯辊力1,弯辊力1等于平衡力±阀值,当弯辊力设定值大于平衡力时,取为正值;弯辊力设定值小于平衡力时,取为负值;之后,再计算和比较|弯辊力设定值?弯辊力1|>阀值,如果条件不成立,延时TB3,将弯辊力1调整为弯辊力设定值;如果条件成立,延时TB2,将弯辊力1调整至弯辊力2,弯辊力2等于弯辊力1±阀值,当弯辊力设定值大于弯辊力1时,取为正值;弯辊力设定值小于弯辊力1时,取为负值;再延时T?B3,将弯辊力2调整至弯辊力设定值;对于带钢尾部板形控制,弯辊与平衡切换的具体步骤为:a.?将热连轧机组精轧机Fn?4、Fn?3、Fn?2、Fn?1的负荷下降沿信号,分别对应引入到下游相邻的Fn?3、Fn?2、Fn?1、Fn机架的液压弯辊控制接口电路中,作为控制信号;b.?根据控制信号,依次按照Fn?3、Fn?2、Fn?1、Fn的次序,计算和比较|弯辊力设定值?平衡力|>阀值,如果条件不成立,延时TO3,将弯辊力设定值调整至平衡力;如果条件成立,延时TO1,将弯辊力设定值调整至弯辊力1,弯辊力1等于弯辊力设定值±阀值,当弯辊力设定值大于平衡力时,取为负值;弯辊力设定值小于平衡力时,取为正值;之后,计算比较|弯辊力1?平衡力|>阀值,如果条件不成立,延时TO3,将弯辊力1调整至平衡力;如果条件成立,延时TO2,将弯辊力1调整至弯辊力2,弯辊力2等于弯辊力1±阀值,当弯辊力1大于平衡力,取为负值,弯辊力1小于平衡力,取为正值;再延时TO3后,将弯辊力2调整至平衡力。...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于斌杨旭郭宝安何士国马荣材刘金超
申请(专利权)人:鞍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