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耙拾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479991 阅读:186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27 22:3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耙拾器,包括机架、设置在机架上的耙拾轮机构和设置在机架上的输送装置。耙拾轮机构包括通过轴承座设置在机架上的转轴、设置在转轴上的至少一个的耙拾轮组和驱动转轴转动的驱动机构;所述的耙拾轮组包括设置在转轴上的耙拾轮和可调式设置在耙拾轮外圆周面上的至少一个的耙齿。优点:利用了带式输送机的自动传输功能,将长纤维物或较大塑料袋从渣土、碎石子等较小颗粒中分离。有效地提高了运动物料的自动分离能力,增强资源利用效率,减少环境污染,较好的实现了自动化处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耙拾器,尤其是一种应用于带式输送机上,能够将绳索、塑料袋等较大纤维物从碎石子、粘土等较小颗粒中分离出来的耙拾器。
技术介绍
随着带式传输机在工业技术中的推广应用,带式输送机上传输的物料也越来越复杂多样,因此,针对带式输送机上物料的分离技术也更多地受到关注。国外主要包括交叉性皮带分拣机,通过区分物料的大小、运行快慢来进行分拣。国内的分拣设备主要包括滑块分拣等,但主要针对大件物流仓储物品,对尺寸较小的物料较难分拣。因此,开发小尺寸物料分拣设备已成为带式输送机分拣技术发展的当务之急。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快速将绳索、塑料袋等较大纤维物从碎石子、粘土等较小颗粒中分离出来的耙拾器。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祀拾器,一种祀拾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设置在机架上用来将物料内的纤维物耙起的耙拾轮机构和设置在机架上且与耙拾轮机构相配合的用于将耙拾轮机构耙起的纤维物刮梳下来并运走的输送装置。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耙拾轮机构包括通过轴承座设置在机架上的转轴、设置在转轴上的至少一个的耙拾轮组和驱动转轴转动的驱动机构;所述的耙拾轮组包括设置在转轴上的耙拾轮和可调式设置在耙拾轮外圆周面上的至少一个的耙齿。此种耙拾轮机构结构简单,应用方便可靠,同时根据现场情况可快速的拆装多个耙拾轮组,耙拾轮组拆装快速,方便。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耙齿与耙拾轮的径向形成一个锐角A,10° <锐角A <30°。能更可靠的将物料内的纤维物全部的耙起。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耙齿的一端头设有弯钩;所述的弯钩与耙齿形成一个钝角B,100° <钝角B <150°。能更可靠的将物料内的纤维物全部的耙起。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驱动机构为电机或马达或变频调速电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输送装置包括设置在机架上的带式输送机和沿着带式输送机内的皮带横向设置的用来清理耙齿上刮住的纤维物的至少一组的清理梳板组;所述清理梳板组包括至少三个与耙齿相对应的梳板;所述的每相邻两个梳板之间留有间隙。利用了现有技术中的带式输送机的自动传输功能,有效地将耙拾轮机构耙起的纤维物刮梳下来并运走,同时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无需对操作人员再进行额外的培训,有效地降低生产成本。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设置机架上用来防止皮带跑偏的挡辊。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梳板一端设有梳板钩;所述梳板钩与梳板形成一个钝角C;100° <钝角C <150°。能更可靠的将物料内的纤维物全部的耙起。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利用了带式输送机的自动传输功能,将长纤维物或较大塑料袋从渣土、碎石子等较小颗粒中分离。有效地提高了运动物料的自动分离能力,增强资源利用效率,减少环境污染,较好的实现了自动化处理。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图3是耙齿与耙拾轮的安装示意图。 图4是梳板与皮带的安装示意图。其中1、机架,2、转轴,3、耙拾轮,4、驱动机构,5、耙齿,5-1、弯钩,6、带式输送机,7、梳板,7-1、梳板钩,8、皮带,9、挡辊。具体实施例方式结合附图1-4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说明本专利技术的一种祀拾器,包括机架1、祀拾轮机构和输送装置。耙拾轮机构包括转轴2、耙拾轮组和驱动机构4。耙拾轮组包括耙拾轮3、耙齿5和弯钩5-1。输送装置包括带式输送机6、梳板7、梳板钩7-1、皮带8和挡辊9。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的耙拾器,包括机架1,耙拾轮机构设置在机架I上用来将物料内的纤维物刮走;输送装置设置在机架I上;输送装置与耙拾轮机构相配合的用于将耙拾轮机构刮起的纤维物运走。如图1所示。耙拾轮机构包括转轴2,转轴2通过轴承座设置在机架I上、设置在转轴2上的至少一个的耙拾轮组和驱动转轴2转动的驱动机构4 ;耙拾轮组包括设置在转轴2上的耙拾轮3和可调式设置在耙拾轮3外圆周面上的至少一个的耙齿5。耙拾轮3设置在转轴2上,耙拾轮3与转轴2同步转动。本专利技术采用并联设置在转轴2上的五组耙拾轮组,每组耙拾轮组在耙拾轮3外圆周面上的四个的耙齿5,所述的四个的耙齿5位于同一个外圆周上。耙齿5通过设置在耙齿5 —端的螺纹可调节式的安装在耙拾轮3上。驱动机构4驱动转轴2转动,转轴2转动带动耙拾轮3转动,耙拾轮3转动带动设置在耙拾轮3上的耙齿5 —起转动。驱动转轴2转动的驱动机构4采用现有技术中的电机或马达或变频调速电机。如图1所示。输送装置包括设置在机架I的带式输送机6和沿着带式输送机内的皮带8横向设置的用来清理耙齿5上刮住的纤维物的至少一组的清理梳板组;清理梳板组包括至少三个与耙齿5相对应的梳板7 ;每相邻两个梳板7之间留有间隙。这里采用的带式输送机6为现有技术的带式输送机,因此在这里不做详细的描述。如图1所示。为了能更好的将物料的纤维物刮走,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耙齿5与耙拾轮3的径向形成一个锐角A,10° <锐角A < 30°。的耙齿5的一端头设有弯钩5-1 ;弯钩5-1与耙齿5形成一个钝角B,100° <钝角B < 150°。梳板7 —端设有梳板钩7-1 ;梳板钩7_1与梳板7形成一个钝角C;100°彡钝角CS 150°。如图3、图4所示。为了防止带式输送机内的皮带8在输送过程中出现跑偏的现象,本专利技术在机架I设置挡辊9。本专利技术的耙拾器应用在现有技术中的输送机上,能够将绳索、塑料袋等较大纤维物从碎石子、粘土等较小颗粒中分离出来。根据现有带式输送机10的一些输送皮带12的特殊性,例如,带式输送机10内的输送皮带12呈中间凹两边高的情形。针对此种情况本专利技术内的耙拾轮机构里所述的耙齿5在高度方向位置的设置应当与输送皮带12上中间凹两边高的情形相对应。因此应将各个耙拾轮组内的耙齿5根据安装的位置设置成位于中间位置的耙齿5高于两边的耙齿5。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的应用实施例将本专利技术装置安装在需要清理物料内的纤维物的输送机10上方,根据输送机10的传递速度调整好本专利技术装置内的耙拾轮3的转速和输送装置内的带式输送机6的速度。当输送机10传送混有纤维物的物料时,耙拾轮3在转动过程中通过耙齿5将物料内的纤维 物刮起,安装在输送装置内的带式输送机6的皮带8上的清理梳板组将耙齿5上刮起的纤维物刮走,刮走的纤维物通过带式输送机6输送到安装在输送机10上的收料箱11内。如图2所示。 注图2中的I表示:物料的混合体。..... 表不被牵巴齿5刮起的纤维物。<二===丨表示物料。权利要求1.一种耙拾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I)、设置在机架(I)上用来将物料内的纤维物耙起的耙拾轮机构和设置在机架(I)上且与耙拾轮机构相配合的用于将耙拾轮机构耙起的纤维物刮梳下来并运走的输送装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耙拾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耙拾轮机构包括通过轴承座设置在机架(I)上的转轴(2)、设置在转轴(2)上的至少一个的耙拾轮组和驱动转轴(2)转动的驱动机构(4);所述的耙拾轮组包括设置在转轴(2)上的耙拾轮(3)和可调式设置在耙拾轮(3)外圆周面上的至少一个的耙齿(5)。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耙拾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耙齿(5)与耙拾轮(3)的径向形成一个锐角A,10°≤锐角A ≤30°。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耙拾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耙齿(5)的一端头设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耙拾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1)、设置在机架(1)上用来将物料内的纤维物耙起的耙拾轮机构和设置在机架(1)上且与耙拾轮机构相配合的用于将耙拾轮机构耙起的纤维物刮梳下来并运走的输送装置。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玉良翟东波夏国栋曹正丁苏东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中材国际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