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抗球虫
,涉及。
技术介绍
鸡球虫病是由艾美耳属的多种球虫寄生于鸡肠上皮细胞内所引起的一种原虫病,以O. 5 2月龄内的小鸡最易感染,发病率达30% 100%,死亡率达20% 80%。一旦发病,死淘率增加、料肉比下降,严重影响养殖效益。全世界每年因鸡球虫病造成的损失就高达20亿美元,我国每年用于抗球虫药的费用高达6亿 18亿元。鸡球虫病已成为制约家禽养殖健康发展的重大疾病之一。 目前,化学药物是预防球虫病的主要方式,如氯苯胍、氯羟吡啶、氨丙啉、莫能霉素、马杜拉霉素、常山酮、尼卡巴嗪、磺胺类等。但常规化药抗球虫药长期应用所引发的耐药性,大剂量应用引起的毒副作用,不规范使用导致的药物在鸡肉、内脏和鸡蛋残留,危害食品安全,使养殖业在控制球虫方面陷入困境。中草药防治球虫病历史悠久,早在《神农本草经》上就有“牛扁杀虫虱,柳叶治马疾,,的记载;明代的《元亨疗马集》详细记载了硫磺、贯众等12味杀虫草药。近代中兽医研究证实了一批防治球虫病的药味和组方,如常山、苦参、白头翁、鸦胆子、大蒜、青蒿等。主要作用机理包括抑制球虫发育、增强机体免疫机能、止血、止泻、止痢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抗鸡球虫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由以下质量份数的原料药制成:大黄2~10份,白及1~10份,地榆1~10份和仙鹤草2~10份。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涓,白敬周,王长国,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市昌盛动物保健品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