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肖凡专利>正文

防治皮肤病的外用洗液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479074 阅读:190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27 21:12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中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防治皮肤病的外用洗液,其特征在于它由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制备而成:大青叶4~6份、木槿皮4~6份、印楝4~6份、生半夏3~5份、荆芥3~4份、苍耳3~4份、鲜核桃皮2~3份、白芨2~3份、生栀子2~3份、枸杞3~5份、柴胡2~3份、枯矾0.5~1份、蜈蚣粉0.5~1份、桉叶油0.2~0.3份、次氯酸锂0.1~0.2份、月见草油0.2~0.3份、松花粉0.3~0.6份、芦荟汁0.5~1份,将上述原料中的大青叶、苍耳、木槿皮、印楝、荆芥、生半夏、鲜核桃皮、白芨、生栀子、枸杞、柴胡按比例粉碎成粗粉或直接加水煎煮35~45分钟,过滤去渣取汁,得药液,另在使用前按比例将枯矾、次氯酸锂、蜈蚣粉、桉叶油、月见草油、松花粉、芦荟汁调入洗液中或直接调入上述药液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中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防治皮肤病的外用洗液
技术介绍
皮肤疾病是一种常见病,常见的有皮肤瘙痒、湿疫和皮炎类皮肤病、挤疮、牛皮癣、体癣、带状疱疹、丹毒、蚊虫叮咬后的红肿、螨虫、细菌、真菌、病毒感染等各类皮肤病,由于频发,给人们的生活和工作都带来了许多苦恼。目前市场上常见的防治皮肤疾病的药物有西药和西药,如复方苯甲酸酊、皮炎平、丙酸氯倍他索、巴克灵青鹏膏剂及其各种中药配方的报道,还有药皂等等,西药消炎、抗过敏、杀菌力较强,但有较大的副作用,而且难免采用激素类药物,造成身体肥胖。近年来中药洗液及药用香皂防治皮肤病的报道有许多,虽然副作用相对小一点,但疗效各有千秋,中药口服液也有一定的副作用,人们还在不断探索新的广品。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 针对已有防治皮肤炎症的药物所存在的患者使用后副作用较大、适应病症较广窄、疗效不够理想的技术缺陷,为人们提供一种制作简单、使用方便、防治效果较好,适应病症较广、副作用较小的防治皮肤病的外用洗液。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实现的。本专利技术的防治皮肤病的的外用洗液,它由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制备而成大青叶 4 6份、木槿皮4 6份、印楝4 6份、生半夏3 5份、荆芥3 4份、苍耳3 4份、鲜核桃皮2 3份、白友2 3份、生桅子2 3份、枸杞3 5份、柴胡2 3份、枯帆O. 5 I份、蜈蚣粉O. 5 I份、桉叶油O. 2 O. 3份、次氯酸锂O.1 O. 2份、月见草油O. 2 O. 3 份、松花粉O. 3 O. 6份、芦荟汁O. 5 I份。本例的防治皮肤病的外用洗液,是将上述原料中的大青叶、苍耳、木槿皮、印楝、荆芥、生半夏、鲜核桃皮、白芨、生桅子、枸杞、柴胡按比例粉碎成粗粉或直接加水煎煮,水盖过原料药2 5公分,水开后文火煮35 45分钟,过滤去渣取汁,得药液,然后用温水兑稀后浸泡或擦洗身体,或采用传统工艺用乙醇提取真空浓缩成膏或真空直接消毒瓶装成产品, 另在使用前按比例将枯矾、次氯酸锂、蜈蚣粉、桉叶油、月见草油、松花粉、芦荟汁调入洗液中或直接调入上述药液中,所述蜈蚣粉是将新鲜蜈蚣在瓦片上烤干后研磨成粉。本专利技术的防治皮肤病的外用洗液,较好是将上述原料中的大青叶5份、木槿皮5. 5 份、印楝4份、生半夏4份、荆芥3份、苍耳3. 5份、鲜核桃皮3份、白芨2. 5份、生桅子3份、 枸杞5份、柴胡2. 5份按比例粉碎成粗粉或直接加水煎煮,水盖过原料药2 5公分即可, 煮开后文火煮30 40分钟,过滤去渣取汁,得药液,然后用温水兑稀后浸泡或擦洗身体, 或采用传统工艺用乙醇提取真空浓缩成膏或真空直接消毒瓶装成产品,另在使用前按比例将枯矾O. 6份、蜈蚣粉O. 8份、桉叶油O. 25份、次氯酸锂O. 13份、月见草油O. 2份、松花粉 O. 45份、芦荟汁I份调入洗液中或直接调入上述药液中,所述蜈蚣粉是将新鲜蜈蚣在长有青苔的瓦片上烤干后研磨成粉。本专利技术是专利技术人根据祖国传统医学理论并结合长期实践总结创新研究出来的科学实用的技术方案,本技术方案从清热燥湿、凉血解毒、解表散风、杀虫止痒、消炎镇痛、杀菌消肿入手,特别注重润肤生肌,确保皮肤的舒适感受,并全面考虑可能出现的各种皮肤病毒,中西结合整体进行防治从根本上杜绝病缘。从下面本专利技术各组分配方的药效中就可见如大青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葡萄球菌、甲型链球菌等均有较强的抑制作用;苍耳清热解毒,祛风杀虫,对疔肿,热毒疮疡,皮肤瘙痒有作用;木槿皮为锦葵科植物木槿的茎皮或根皮,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痢疾杆菌,变形杆菌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外用为治疗皮肤疥癣的良药;印楝含有多种抗菌、抗病毒、抗过敏的活性成分,具有护肤、清凉和防治各种皮肤病的功效;荆芥解表散风,透疹,对麻疹,风疹,疮疡初起、神经皮炎有较好的功效;生半夏有消痈肿、除瘿瘤、疗癣痒的作用;鲜核桃皮清热解毒、杀虫止痒药、对脚趾湿痒、皮肤癣证有防治作用;白芨有敛疮止血、补肺、消肿生肌、还有增白之效;生桅子具有泻火除烦,清热利尿,凉血解毒,防治皮肤瘙痒的功效;枸杞是补肾益精的良药,但经多年实践发现有滋润皮肤养颜护肤之功;枯矾燥湿、止泻、止血、解毒、杀虫,还可治疗疮痔疥癣,水、火、虫伤;柴胡外用有治疗尖锐湿疣之功;蜈蚣对带状疱疹有防治之效;桉叶油清热解毒,对丹毒,痈肿, 烫伤,创伤感染,下肢溃疡有效;月见草油可有效改善乳房肿痛、下腹痛、粉刺暗疮等症,并有驱蚊的作用;次氯酸锂可杀灭菌毒,软化硬水、滋养细腻肌肤、美容增白,对肝炎病毒表面抗原有很强的杀伤力;芦荟具有清热,杀虫、润肤的功能,对皮肤渗透性很强,可以直达皮肤深层,本方采取使用时再调入芦荟汁的方法,可促进皮肤对洗液的吸收,同时也可收到很好的护肤效果。本专利技术产品组方的配伍及用量十分关键,如果配伍不当或用量不对其作用明显变差,上述各种药都有其自身的药理作用,在各自的计量范围内,都能显示其预期的药理效果,如果计量不够,或超范围使用则不是药理作用不显著,就是毒性,刺激性增大,本专利技术注意在药物调配方式上进行区分,实践发现可使其发挥更好的药效,而经过多年的实践证明上述诸位药物相互配伍组合,互为补充,可发挥协同作用,使药理效果明显增加,全方当中的诸药合用,中西互补,共奏清热燥湿、凉血解毒、解表散风、杀虫止痒、消炎镇痛、杀菌消肿、润肤生肌之功。本专利技术采用中西药结合的方式,在用药上兼顾皮肤可能出现的各种病症,包括肝炎病毒以及急慢性皮肤病交叉感染情况等进行中西药结合给药,使各种皮肤疾病得到有效控制,不仅对皮肤有清洁的作用,还具有营养、滋润的功能、与其它产品比较防治皮肤疾病的范围更加广泛,且对皮肤无刺激,无毒副作用,即可以 用作洗液,也可用于衣服、内裤等用品的消毒。下面通过实施例进一步描述本专利技术,本专利技术不仅限于所述实施例。具体实施例方式实施例一本例的外用洗液,是将上述原料中的大青叶4份、木槿皮4份、印楝4份、生半夏3 份、荆芥3份、苍耳3份、鲜核桃皮2份、白芨2份、生桅子2份、枸杞3份、柴胡2份按比例粉碎成粗粉或直接加水煎煮,水盖过原料药2 5公分即可,煮开后文火煮30 40分钟, 过滤去渣取汁,得药液,然后用温水兑稀后浸泡或擦洗身体,或采用传统工艺用乙醇提取真空浓缩成膏或真空直接消毒瓶装成产品,另在使用前按比例将枯矾O. 5份、蜈蚣粉O. 5份、 桉叶油O. 2份、次氯酸锂O.1份、月见草油O. 2份、松花粉O. 3份、芦荟汁O. 5份调入洗液中或直接调入上述药液中,所述蜈蚣粉是将新鲜蜈蚣在瓦片上烤干后研磨成粉。实施例二本例的外用洗液,是将上述原料中的大青叶5份、木槿皮5. 5份、印楝4份、生半夏 4份、荆芥3份、苍耳3. 5份、鲜核桃皮3份、白芨2. 5份、生桅子3份、枸杞5份、柴胡2. 5份按比例粉碎成粗粉或直接加水煎煮,水盖过原料药2 5公分即可,煮开后文火煮30 40 分钟,过滤去渣取汁,得药液,然后用温水兑稀后浸泡或擦洗身体,或采用传统工艺用乙醇提取真空浓缩成膏或真空直接消毒瓶装成产品,另在使用前按比例将枯矾O. 6份、蜈蚣粉 O. 8份、桉叶油O. 25份、次氯酸锂O. 13份、月见草油O. 2份、松花粉O. 45份、芦荟汁I份调入洗液中或直接调入上述药液中,所述蜈蚣粉是将新鲜蜈蚣在长有青苔瓦片上烤干后研磨成粉其效果更好。实施例三本例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防治皮肤病的的外用洗液,其特征在于它由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制备而成:大青叶4~6份、木槿皮4~6份、印楝4~6份、生半夏3~5份、荆芥3~4份、苍耳3~4份、鲜核桃皮2~3份、白芨2~3份、生栀子2~3份、枸杞3~5份、柴胡2~3份、枯矾0.5~1份、蜈蚣粉0.5~1份、桉叶油0.2~0.3份、次氯酸锂0.1~0.2份、月见草油0.2~0.3份、松花粉0.3~0.6份、芦荟汁0.5~1份,其制备方法是:将上述原料中的大青叶、苍耳、木槿皮、印楝、荆芥、生半夏、鲜核桃皮、白芨、生栀子、枸杞、柴胡按比例粉碎成粗粉或直接加水煎煮,水盖过原料药2~5公分,水开后文火煮35~45分钟,过滤去渣取汁,得药液,或采用传统工艺用乙醇提取真空浓缩成膏或真空直接消毒瓶装成产品,另在使用前按比例将枯矾、次氯酸锂、蜈蚣粉、桉叶油、月见草油、松花粉、芦荟汁调入洗液中或直接调入上述药液中,所述蜈蚣粉是将新鲜蜈蚣在瓦片上烤干后研磨成粉。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凡肖颖
申请(专利权)人:肖凡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