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谷物原料或加工后谷物中稻米、豆类、小麦等产品的微波杀虫方法,此方法适用于谷物类产品入库前或出库后。谷物的微波杀虫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先将谷物产品定量装入带气孔包装袋中或非金属容器中,2、进入箱式或隧道式工业微波炉中均匀加热到40-70℃;3、然后进入隧道式保温烘箱,温度设定在50-70℃,保持3-15分钟;4、进入冷却通道,将容器或包装袋在冷风环境下缓慢降温到40℃以下;5、产品入库或零售。所述方法是一种纯物理杀虫技术,该方法能完全杀灭谷物中稻米、豆类中的成虫、幼虫和虫卵,又能保持谷物中稻米、豆类、小麦等产品原有质量、风味不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杀灭各种谷物等粮食产品的杀虫方法,特别是采用微波法杀灭谷物中稻米、豆类、小麦等粮食产品中成虫、幼虫和虫卵的方法。
技术介绍
世界范围内,谷物中稻米、豆类、小麦等各种粮食产品中的虫害一直是粮食仓储、加工人员比较难以用物理法解决的难题,由于缺乏有效技术和设备,在我国谷物中的稻米、豆类、小麦等粮食的虫害问题一般依赖于磷化氢(或磷化铝)等药物熏蒸技术,这可以杀灭成虫和幼虫,但对寄生在粮食颗粒中的虫卵却不能完全杀灭,在仓储和销售货架期,合适的温度和湿度条件,虫卵就会孵化;过度使用化学药物的过程后,使得谷物、稻米、豆类、小麦保存和加工过程中受到化学和药物污染,给消费大众带来健康威胁。虽然国内有采用微波杀虫的专利公开,比如CN 1528154A(大米或稻谷的微波在线杀虫方法),此专利采用微波辐射加工散装稻谷或在线大米加热杀虫的方法,它侧重采用微波加热可以直接杀灭稻谷或大米中的成虫、幼虫和虫卵,但没有完整考虑解决大米或稻谷的杀虫的同时,如何保持大米或稻谷质量不变(如爆腰、变色、裂纹、失水等)的问题,尤其是该方法对微波杀虫的机理理解错误。微波具有穿透和整体加热介质材料的特点,但是,微波加热腔中微波的功率分布不是绝对一致的,其中的大米或稻谷分布不是各向一致的,在微波加热过程中表现在大米或稻谷横截面上(垂直于输送带)存在温差,一般是当中温度高,四周温度低;当物料初温越低其微波加热升温后温差越大;表层大米或稻谷容易蒸发水分;微波直接加热稻米温度高于65°C后,或稻米间温差过大时,就会对大米或稻谷产生爆腰、变色、失水、膨化、熟化等变化;此专利对克服微波处理时谷物或大米的温差、爆腰、变色、失水没有对策;致使,粮仓或米厂用此方法杀灭虫害时,要么,杀虫效果不佳,要么虫杀了,米的质量也下降了,实际上无法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谷物中稻米、豆类、小麦等粮食产品的微波杀虫方法,确切的说是一种物理条件下微波协同杀虫方法。采用此方法既能将谷物中的稻米、豆类、小麦等产品中的虫体和虫卵杀灭,又能保持谷物中稻米、豆类、小麦等产品的原有质量、风味不变。本专利技术的原理是应用微波技术方法杀灭虫害,系统首先考虑到1)利用微波加热技术的优点是具有穿透特点、但穿透深度受微波频率的影响;2)微波加热过程中的物料受热均匀性是有偏差的,应通过设备设计和加热工艺调整来减小偏差;3)考虑谷物、稻米、豆类、小麦等产品能承受的耐热性(如变色、爆腰、失水、膨化、熟化变质);4)温升速度、料间温差、料层温差,这些问题将通过设备和工艺流程辅助解决;5)考虑成虫、幼虫、虫卵的微波致死条件或微波与其它物理方法协同致死条件;6)然后考虑兼顾杀虫和保证各种谷物如稻米、豆类、小麦等产品质量的工艺流程方案;7)建立实际生产工艺流程进行验证并优化适应粮食仓储、流通单位使用。本专利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是,提供一种包括以下工艺过程及条件的谷物中稻米、豆类等粮食产品微波杀虫方法,步骤如下(I)、先将谷物中稻米、豆类、小麦等产品定量装入带气孔包装袋中或非金属容器中;(2)、然后进入箱式或隧道式工业微波炉中均匀加热到40_70°C ;(3)、然后再进入隧道式保温烘箱,温度设定在50_70°C,保持3-15分钟;(4)、依次再进入冷却通道,将容器或包装袋在冷风环境下缓慢降温,降到40°C以下;(5)产品入库,待进仓或转运流通市场销售。以上所述物理条件下微波协同杀虫工艺适用各种谷物,包括稻米、豆类、小麦等粮食产品进库前处理或出库时处理,也可以是粮食产品最终包装后的出厂前处理。所述的谷物中稻米、豆类、小麦等产品是未脱壳或脱壳处理后产品;所述的害虫,包括各种成虫、幼虫和虫卵;步骤(I)中,所述容器或包装袋,容器是指非金属材料、无毒性,如PP、陶瓷、玻纤、玻璃等材料制成,容器上开有少量气孔;包装袋可以是粮食专用各种纤维、棉麻织物袋、布袋、编织带或PP、PE袋,袋上用针扎一定量气孔;步骤(2)中,所述箱式或隧道式工业微波炉缓慢对谷物、稻米、豆类等粮食均匀升温,帮助改善谷物的均匀性,最终使物料温度达到40-70°C后,通过输送带输出。所述箱式或隧道式工业微波炉,是一种类似流水线状设备,中间是微波加热腔、腔体两侧是微波防泄漏端,物料一端进另一端出;其中的箱式微波炉是多个微波箱通过过渡段相互连接起来,而隧道微波炉是一个长隧道箱体;设备加热腔结构优选是箱式工业微波炉,该设备具有加热和均温功能;微波功率应可以调节大小(产量、季节、物料初温变化时可以调节);微波加热设备选用箱式,该类设备加热比较均匀,微波腔对物料间隙式加热,过渡段有均温作用,逐渐加热和均温物料使得物料在加热过程中温差缩小;微波采用2450MHz或915MHz频率时,当采用2450MHz频率时,对应波长约为12cm,容器或包装袋在输送带上的厚度控制在8cm以下,当微波采用915MHz频率时,对应波长约为32cm,容器或包装袋在微波输送带上的厚度控制在6-25cm。微波加热腔内应通有热风,热风温度在30_70°C,它可以辅助改善物料里外的受热后的温度扩散、均匀性;此设备如上海麦风微波设备有限公司GETS-2X-100型微波设备,其微波频率是2450MHz,或者GETS-9A-100型,微波频率为915MHz,设备。步骤(3)中,所述的隧道式保温烘箱,是一种四周封闭型隧道式输送通道,通道内的温度可以设定成恒定温度,该设备不向外排湿和排风,使得从中通过的物料温度保持在几乎恒定的温度;本工艺中优选温度设定在50-75°C,优选的是隧道型保温烘箱(如上海麦风微波设备有限公司GETS-2HX-100型保温烘箱)。步骤⑷中,所述的冷却通道,是指物料从保温烘箱出来后,进入的降温段通道,是一种输送通道,通道上的降温气流由空气直接输入或由制冷空气引入;从冷却通道上通过的物料温度逐步降低,避免因快速降温引起谷物的开裂、爆腰等变化;步骤(5)中,完成降温后谷物粮食,就可以入库或供应市场了。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具有生产工艺完整,提高了生产加工速度和产品质量,可实现连续性生产,尤其是通过等量包装、微波间歇、均匀升温、热风保温、冷却降温技术实现谷物、稻米、豆类产品灭虫;2、本专利技术的方法是一种纯物理灭虫技术,解决了谷物、稻米、豆类等粮食入库前杀虫和生产加工出厂前杀虫的方法,该工艺能最大程度减小谷物的熏蒸污染,提高产品质量和产量的稳定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将的工艺流程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将的设备配置图。附图标记1:箱式或隧道式工业微波炉设备;2 :隧道式保温烘箱设备;3 :冷却通道设备;4 微波炉输送带;5 :微波防泄漏端;6 :微波加热腔;7 :微波过渡段;8 :微波输送卸料板;9 隧道保温烘箱;10 :隧道式保温烘箱输送带;11 :烘箱输送卸料板;12 :冷却通道输送带;13 :冷却通道。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明本专利技术。应理解的是,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而不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下列实施例中术注明具体条件的实验方法,通常按照常规条件,或按照制造厂商所建议的条件。实施例1微波杀灭箱装稻谷中成虫、幼虫、虫卵的方法方法,包括以下步骤(I)取一批1-25公斤容量塑料箱,该箱能耐85°C温度,在箱盖和四周开20-50个针眼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谷物或加工后谷物中稻米、豆类、小麦等产品的微波杀虫工艺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先将谷物中稻米、豆类、小麦等产品定量装入带气孔包装袋中或非金属容器中;(2)、然后进入箱式或隧道式工业微波炉1中缓慢、均匀加热到40?70℃;(3)、然后再进入隧道式保温烘箱2,温度设定在50?70℃,保持3?15分钟;(4)、依次再进入冷却通道3,将容器或包装袋在冷风环境下缓慢降温,降到40℃以下;(5)产品待进仓入库或转运流通市场。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玉麒,陈玉麟,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麦风微波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