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地区节能型单斜面塑料大棚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476792 阅读:293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27 12:52
单斜面棚顶倾斜角为27°~30°,大棚东西长60米~100米,南北宽8~12米,单斜面,顶高3.5米(南北跨度8米)、5.5米(南北宽度12米);大棚顶部及侧面采用薄膜覆盖,顶部电动开窗,南北两侧均设置了摇膜通风,北侧设计了上下两道通风,夏季能保证80%以上面积通风。东西两侧开门,门的高度、宽度以及生长架高度能满足大型拖拉机深翻作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温室建造
,具体的说是一种温室建造方案及与其配套设施的安装。
技术介绍
I传统的塑料大棚为拱圆形设计,由于入射角度及入射面设计的不足,致使光线射入量不足,进而影响到室内温度。2传统塑料大棚一般采用水平2侧通风技术,气流只能在水平方向上进行流通,缺少竖直方向的气体流动,严重影响了大棚内部的通风透气性。3由于传统大棚跨度较小,大型拖拉机很难在内部进行深耕翻土,严重影响了工作 效率。故急需专利技术出一种采光及透气效果优良,且适合机械化操作的新型大棚。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采光及透气效果优良,且适合机械化操作的新型大棚。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单斜面棚顶倾斜角为27° 30°,大棚东西长60米 100米,南北宽8 12米,单斜面,顶高3. 5米(南北跨度8米)、5. 5米(南北宽度12米);大棚顶部及侧面采用薄膜覆盖,顶部电动开窗,南北两侧均设置了摇膜通风,北侧设计了上下两道通风,夏季能保证80%以上面积通风。东西两侧开门,门的高度、宽度以及生长架高度能满足大型拖拉机深翻作业。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由于采用了特别的采光面及通风设计,本大棚较原有大棚具有以下特点I由于对透光面及高度角进行了优化,现有大棚较原有圆顶型大棚透光量增加,增温效果明显,尤其在低温期采光效果更出色。2荷载力强,整体结构牢,特别适用于上海及长江中下游地区种植蔬菜瓜果。3东西两侧开门,门的高度、宽度以及生长架高度能满足大型拖拉机深翻作业。该大棚能在保证7-9月份种植绿叶蔬菜的前提下,实现茄果类蔬菜和瓜类蔬菜的秋延后与春提早栽培。,适宜夏季绿叶蔬菜生产。权利要求1.单斜面棚顶倾斜角为27° 30°,大棚东西长60米 100米,南北宽8 12米,单斜面,顶高3. 5米(南北跨度8米)、5. 5米(南北宽度12米)。2.大棚顶部及侧面采用薄膜覆盖,顶部电动开窗,南北两侧均设置了摇膜通风,北侧设计了上下两道通风,夏季能保证80 %以上面积通风。3.东西两侧开门,门的高度、宽度以及生长架高度能满足大型拖拉机深翻作业。全文摘要单斜面棚顶倾斜角为27°~30°,大棚东西长60米~100米,南北宽8~12米,单斜面,顶高3.5米(南北跨度8米)、5.5米(南北宽度12米);大棚顶部及侧面采用薄膜覆盖,顶部电动开窗,南北两侧均设置了摇膜通风,北侧设计了上下两道通风,夏季能保证80%以上面积通风。东西两侧开门,门的高度、宽度以及生长架高度能满足大型拖拉机深翻作业。文档编号A01G9/14GK102986475SQ201110272599公开日2013年3月27日 申请日期2011年9月15日 优先权日2011年9月15日专利技术者朱为民, 余一韩, 邰翔, 朱龙英, 万延慧, 陆世均, 刘龙舟, 张辉, 余力 申请人:上海市农业科学院, 上海科园种子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单斜面棚顶倾斜角为27°~30°,大棚东西长60米~100米,南北宽8~12米,单斜面,顶高3.5米(南北跨度8米)、5.5米(南北宽度12米)。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为民余一韩邰翔朱龙英万延慧陆世均刘龙舟张辉余力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市农业科学院上海科园种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