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苏州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披针叶八角观赏植物的扦插繁育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476758 阅读:388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27 12:4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披针叶八角观赏植物的扦插繁育方法。在8月下旬至9月上旬,选择当年生半木栓化嫩枝为插穗,在生根液中浸渍处理,扦插基质为草木灰、蛭石和泥炭。扦插后,9月底以前,每天8:00~16:30每隔15~20min喷雾25~35s,一个月后调整为每隔20~30min喷雾20~30s,夜间和雨天停止喷雾;50~60d后,开始调查扦插生根情况,在草木灰、泥炭和蛭石三种基质中,插穗生根率分别达到74.3%、74.1%和70.6%。本发明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简化了披针叶八角绿枝扦插育苗的技术环节,提高了扦插成活率,解决了“只开花不结果”优株无法种子繁殖的难题,在观赏植物种苗生产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植物无性繁殖
,涉及披针叶八角观赏植物的扦插育苗技术,具体涉及简易喷雾扦插苗床的设置、扦插基质的选择、插穗种类的选择及预处理、扦插生根齐IJ的选择、扦插时期的选择、生根过程中水分管理的自动控制等环节。
技术介绍
我国拥有十分丰富的八角科(Illiciaceac)植物资源,全世界约34种,我国就有24种,主要分布于我国西南部至东部地区,喜阴湿环境,多生长于林间溪水边。它们为常绿小乔木或灌木,枝叶具有香气;花两性,腋生或近顶生,红色,花被片7 21枚,花期4 6月份,花色花形美丽,作为木本花卉植物具有良好的观赏价值。但是,除了八角茴香可以作为食用香料以外,八角科植物其它种的果实大多含有毒性成分甚至大毒,如莽草、红茴香和地枫皮等八角科植物的果实都具有一定毒性,从而会给园林绿化应用带来环境安全方面的 隐患。披针叶八角{IIlicium laceolatum A. C. Smith)为八角科八角属植物,别名莽草、披针叶茴香,是我国特有种,主要分布于河南、安徽、江苏、浙江、福建、江西、湖南及广东,自然生长于100 1600m的丘陵或山地沟谷、溪边、涧旁等湿润常绿阔叶林中。披针叶八角为常绿乔木或灌木,树冠枝繁叶茂,树姿优美,四季常绿,枝叶芳香,春季开花,花期4 6月,绿叶红花,花色有深红、粉红等不同颜色,有些年份在9-10月也能观测到秋季开花的现象,十分奇特,极具观赏价值。但是因其果实有毒而在园林绿化中很少应用,仅在浙江、江西、湖南等资源省份有少量零星栽培。根据多年来的调查与研究发现,在江苏和浙江地区自然分布、或人工栽培的披针叶八角植物,在形态特征和生长习性等方面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特别是,存在着只开花不结果的植株类型,从而可以避免果实毒性成分的不利影响,这为披针叶八角的应用提供了更多的品种选择和安全性,作为观赏植物的新品种就可以在城市园林绿化中加以应用。但由于其不结果实,不能收获种子,无法通过播种繁殖,因此,扦插繁殖对于披针叶八角观赏植物的资源保存及园林绿化应用具有特别重要的作用。扦插技术作为农业生产中一项传统的无性繁殖方式,在花卉苗木的繁育工作中一直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但是,传统的绿枝扦插方法,为了防止叶片萎焉,大多采用搭建薄膜大棚、人工遮荫、人工洒水等技术措施,耗费大量材料与劳力,效率低下,操作烦琐。而先进的全光照全自动控制装置虽然可以获得良好的扦插效果,但其使用和维护成本较高。在利用简易喷雾装置及优化的匹配技术进行披针叶八角绿枝喷雾扦插繁育方面,迄今为止还未见相关报道。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适用于披针叶八角观赏植物的简易扦插快繁方法,该方法不仅管理简单、操作方便、成本低廉,而且能大幅度提高披针叶八角的扦插成活率,效率高,该方法为披针叶八角观赏植物资源的扩繁和推广应用、保持母本优良性状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包括如下步骤 1、以8月下旬至9月上旬为扦插适期,选取长势健壮的当年生枝条为扦插材料,切除中下部叶片,留取顶端3 5片叶,剪取半木栓化嫩枝为插穗,长为15 20 cm,包括当年生第I节和第2节的3 5 cm ;插穗用锋利刀片切取,保证切口平滑、不破皮、不劈裂、不伤芽; 2、对剪取的插穗在生根剂中浸溃处理12 24h ; 3、按160 180株/m2的扦插密度,将经生根剂处理后的插穗插入插床,扦插深度为10 12cm ; 4、扦插后连续喷雾10 12h,使插穗与基质接触充分;扦插后至9月底前,设置每天喷雾时间为8:00 16:30,每间隔15 20 min喷雾25 35 s ;进入10月后每间隔20 30 min喷雾20 30s ;夜间和雨天停止喷雾;扦插50 60天后,开始调查扦插生根情况,并将得到的生根植株移栽至大田。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插床,用土块或砖块将四周鱼起30 35cm高的插床壁,铺放蛭石、草木灰或泥炭中的一种作为插床基质,基质厚度为20 25cm。插床装有自动喷雾装置,所述的自动喷雾装置包括输水管路、雾化喷头和自动控制水阀,连接自来水作为喷雾用水源。本专利技术所述的生根剂为以下混合溶液中的一种 ①50ppmNAA+800倍多菌灵+0. 07%v /v巯基乙醇; ②IOOppmNAA+800倍多菌灵+0. 07%v /v巯基乙醇; ③50ppmIBA+800倍多菌灵+0. 07%v /v巯基乙醇。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优点1、对插床周围环境要求低本专利技术采用简易自动喷雾装置及优化的配套技术,对扦插环境要求较低,无需薄膜覆盖保湿,也无需遮荫处理,只要有水源供应的地方均可实施本技术进行苗木生产。2、基质单一、利用率高利用本专利技术进行扦插繁育所需基质为单一基质,省去基质混掺工作,方便易行,操作简单。而且,扦插基质经适当处理后,还可以供下一次扦插使用。3、管理效率高本专利技术提出的技术方法具有简便易行、造价低廉、可操作性强等特点。而传统扦插采用人工喷水,不仅耗时耗力,而且喷洒不匀、难以雾化。4、扦插苗质量好利用本专利技术技术扦插繁育披针叶八角植物,能够保持母本植株的优良性状,而且生根率较高,最高可达74. 3%,出愈率最大可达100%。根系发达,单穗生根数最多可达85根,最长根长可达18 cm。5、扦插时期适宜本专利技术的扦插时期为8月底至9月初,披针叶八角已进入缓慢生长期,枝叶生长量及营养积累较多,此时采集插穗,可显著减轻对对母株生长及生理的不良影响。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阐述。实施例1:(O插床准备扦插前一天将基质分别倒入已经砌好的扦插苗床内,扦插基质为蛭石,基质高度为20 25cm,犁平压实后随即用800倍多菌灵喷施,使多菌灵渗透到基质内,最后将简易自动喷雾装置与自来水水源相连接,待扦插后进行自动水分管理。(2)插穗处理9月6日,选取长势茁壮的披针叶八角枝条,切除部分叶片,留取靠顶端3 5片,扦插莖段选取当年生半木栓化枝条(一般为当年生第一节带二节3 5cm),茎段用锋利手术刀片截取,使切口平滑、不破皮、不劈裂、不伤芽,包扎成捆,分别在不同的生根剂溶液中处理24 h:①50ppm NAA+800倍多菌灵+0. 07%(v/v)巯基乙醇、②IOOppmNAA+800倍多菌灵+0. 07%巯基乙醇混合溶液、③50ppm IBA+800倍多菌灵+0. 07%巯基乙醇混合溶液,激素处理后随即插入插床,扦插密度为160 180株/m2,扦插深度为10 12cm,插后连续喷水10 12 h,使基质浇透定根,第2 d开始进入正常管理程序。(3)扦插后的管理扦插后至9月底以前,设置每天喷雾时间为8:00 16:30,每间隔15 20 min喷雾25 35 s’ 10月初以后开始调整为每间隔20 30 min喷雾20 30s,使得每次喷雾时,基本保证叶面尚处于水滴将干未干状态,夜间和雨天停止喷雾,每10 天喷施800倍多菌灵一次。(4)扦插后50 60 d调查生根情况,使用50ppm NAA+800倍多菌灵+0. 07%巯基乙醇生根液进行处理的,其出愈率为76. 5 %,生根率为70. 6% ;使用IOOppm NAA+800倍多菌灵+0. 07%巯基乙醇混合溶液进行处理的,其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披针叶八角观赏植物的扦插繁育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以8月下旬至9月上旬为扦插适期,选取长势健壮的当年生枝条为扦插材料,切除中下部叶片,留取顶端3~5片叶,剪取半木栓化嫩枝为插穗,长为15~20?cm,包括当年生第1节和第2节的3~5?cm;插穗用锋利刀片切取,保证切口平滑、不破皮、不劈裂、不伤芽;(2)对剪取的插穗在生根剂中浸渍处理12~24?h;(3)按160~180株/m2的扦插密度,将经生根剂处理后的插穗插入插床,扦插深度为10~12cm;(4)扦插后连续喷雾10~12?h,使插穗与基质接触充分;扦插后至9月底前,设置每天喷雾时间为8:00~16:30,每间隔15~20?min喷雾25~35?s;进入10月后每间隔20~30?min喷雾20~30s;夜间和雨天停止喷雾;扦插50~60?天后,开始调查扦插生根情况,并将得到的生根植株移栽至大田。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谈建中赵后斌郑必平闫俊芳王晶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