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磁加热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476437 阅读:167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24 22: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适用于电磁加热装置领域,提供了一种电磁加热装置,包括线圈组、磁芯和线圈支架,所述线圈组与所述磁芯均连接于所述线圈支架,所述线圈组包括两个以上的偶数个电磁线圈,相邻的所述电磁线圈可产生不同方向的磁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提供的电磁加热装置,其通过将相邻的电磁线圈设置为具有不同的磁场,使相邻的电磁线圈处的磁场可得到加强,不仅在电磁线圈的所对应的区域得到较好的加热效果,而且,在电磁线圈之间的间隔区域也具有较好的加热效果,加热效果均匀,加热质量好,更能适合家庭及商业对食物的加工需要。(*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磁加热装置
本技术属于电磁加热装置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具有多个电磁线圈的电磁加热装直。
技术介绍
电磁加热装置为利用电磁感应加热原理制成的加热装置,例如电磁炉,其无需明火或传导式加热而让热直接在锅底产生,因此热效率得到了极大的提高。是一种高效节能厨具,完全区别于传统所有的有火或无火传导加热厨具。近些年来,为了解决电磁炉发热过于集中的问题,电磁炉的电磁线圈逐渐从单线圈向多线圈发展。一般来说实现的方法就是将多个电磁线圈进行串联或者并联,从而分散单个电磁线圈所产生的能量。但是各电磁线圈之间存在着加热的盲区,如图7所示图中阴影处为电磁线圈的加热区域9 ’,各电磁线圈加热区域9 ’之间的间隔处(即图中空白处)则基本不受热,为非加热区,因而存在加热不均匀的缺陷,加热效果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电磁加热装置,其加热效果均匀,加热质量好,更能适合家庭及商业对食物的加工需要。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电磁加热装置,包括线圈组、磁芯和线圈支架,所述线圈组与所述磁芯均连接于所述线圈支架,所述线圈组包括两个以上的偶数个电磁线圈,相邻的所述电磁线圈可产生不同方向的磁场。具体地,每一所述电磁线圈包括起始端和结束端,相邻所述电磁线圈的绕线方向相反,且其中一个所述电磁线圈的结束端与其相邻的所述电磁线圈的起始端电连接。或者,每一所述电磁线圈包括起始端和结束端,相邻所述电磁线圈的绕线方向相同,且其中一个所述电磁线圈的结束端与其相邻的所述电磁线圈的结束端电连接。优选地,所述电磁线圈以所述线圈支架中心为圆心周向均勻分布,相邻的所述电磁线圈之间的磁场方向均不同。具体地,所述线圈组由一根导线绕制而成,或者,每个所述电磁线圈由一根导线单独绕制而成,且各所述电磁线圈与相邻的电磁线圈相连接。优选地,所述电磁线圈的外形呈圆形、椭圆形或多边形。具体地,所述线圈支架的一面开设有用于绕制所述线圈组的凹型线槽,另一面开设有用于放置所述磁芯的凹槽,所述凹槽的侧壁处设置有用于防止所述磁芯脱落的卡扣部。更具体地,所述电磁线圈绕制于所述凹型线槽内,且所述电磁线圈压焊固定或粘接固定于所述凹型线槽处。具体地,每个所述电磁线圈对应设置有多个所述磁芯,且多个所述磁芯以其对应的所述电磁线圈的中央为圆心周向均匀布置。优选地,所述相邻的电磁线圈的间距为Imm至2cm。本技术所提供的电磁加热装置,其通过将相邻的电磁线圈设置为具有不同方向的磁场,使相邻的电磁线圈处的磁场可得到加强,不仅在电磁线圈的所对应的区域得到较好的加热效果,而且,在相邻电磁线圈之间的间隔区域也能形成加热区,不仅增大了加热区面积,而且能有效提高加热均匀性,加热质量好,更能适合家庭及商业对食物的加工需要。附图说明图I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电磁加热装置分解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电磁加热装置的加热效果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电磁加热装置的俯视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电磁加热装置的仰视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电磁加热装置的中呈直条状的磁芯的立体图;图6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电磁加热装置的中呈“U”字形的磁芯的立体图;图7是现有技术的电磁加热装置的加热效果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实施例一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磁加热装置,适用于电磁炉、电饭煲、电压力锅等采用电磁进行加热的家电产品。本实施例中,以电磁炉为例,阐述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图I和图2所示,电磁加热装置包括线圈组I、磁芯2和线圈支架3,线圈组I与磁芯2均连接于线圈支架3,线圈组I包括两个以上的偶数个电磁线圈11,相邻的电磁线圈 11可产生不同方向的磁场。由于相邻电磁线圈11产生的磁场方向不同,相邻的电磁线圈 11之间具有较强的磁场,这样,不仅在电磁线圈11的所对应的区域得到较好的加热效果, 而且,在相邻电磁线圈11之间的间隔区域也能形成加热区,如图2所示的加热效果示意图, 对应电磁线圈11处为加热区域91,相邻电磁线圈11之间的间隔区域92也能形成加热区, 增大了加热区面积,使加热效果更加均匀,加热质量好,更能适合家庭及商业对食物的加工需要。具体地,如图I和图2所示,电磁线圈11由导线绕制而成,每一个电磁线圈11包括起始端和结束端。具体应用中,起始端可位于电磁线圈11的中央,结束端相应地位于电磁线圈11的外侧。当然,起始端也可位于电磁线圈11的外侧,结束端相应地位于电磁线圈 11的中央。具体地,如图I和图2所示,至少两个相邻设置的电磁线圈11,当电磁线圈11为偶数个时,每两个相邻的磁场方向相反的电磁线圈11的磁场可互相加强。相邻设置的电磁线圈11,当相邻电磁线圈11的绕线方向相同时,则其中一个电磁线圈11起始端与其相邻的电磁线圈11的起始端电连接,上述电连接可为串连连接的方式。这样,电流流过线圈组I时,相邻的电磁线圈11便可产生方向相反的磁场,相邻电磁线圈11之间的磁场得到加强,使电磁炉加热均匀,加热效果好,以更好地适合家庭及商业对食物的加工需要。当然,也可设置多个绕制方向一样的子线圈,并对相邻的子线圈单独供电,且相邻子线圈中的电流相反,也可使相邻的子线圈产生的磁场相反。但这样结构复杂,需多个供电模块,故障率稍高,可靠性性稍差,且应用成本高。具体地,如图I和图2所示,电磁线圈11设置有4个,各电磁线圈11以凹形线圈支架3中心为圆心周向均匀分布,相邻的电磁线圈11之间的磁场方向均不同。这样,所有电磁线圈11与相邻的电磁线圈11所产生的磁场方向均不同,进一步使电磁炉加热均匀。当然, 可以理解地,电磁线圈11设置的数量可根据实际情况而定,均属于本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实施例中,线圈组I可由一根导线绕制而成。如图I中所示的线圈组I便是由一根导线绕制而成。优选地,电磁线圈11的外形呈圆形、椭圆形或多边形,例如三角形、矩形等,当然, 电磁线圈11的外形也可呈异形。具体地,如图I 图4所示,线圈支架3的一面开设有用于绕制线圈组I的凹型线槽31,线圈支架3为凹盘的形式,另一面开设有用于放置磁芯2的凹槽32,凹槽32的侧壁处设置有用于防止磁芯2脱落的卡扣部33,卡扣部33可凸设于凹槽32的侧壁并卡于磁芯 2的端面,以防止磁芯2从线圈支架3上随意脱落,且便于装配。具体地,如图I 图4所示,电磁线圈11绕制于凹型线槽31内,且电磁线圈11压焊固定或粘接固定于凹型线槽31处,具体应用中,可通过超音波压焊或胶水粘接的方式固定电磁线圈11。具体地,如图I 图4所示,每个电磁线圈11对应设置有一组磁芯2,每组磁芯2 设置有多个,如可以为4个,每组磁芯以电磁线圈11的中央为圆心周向均匀布置。优选地,如图5和图6所示,磁芯2呈直条状或“U”字形或其它合适形状。本实施例中,如图I和图5所示,磁芯2呈直条状。优选地,相邻电磁线圈11的距离为Imm至2cm,以Imm到8mm为优,以达到较好的加热效果。当然,可以理解地,相邻电磁线圈11的距离也可设置为其它合适的范围,均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磁加热装置,包括线圈组、磁芯和线圈支架,所述线圈组与所述磁芯均连接于所述线圈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线圈组包括两个以上的偶数个电磁线圈,相邻的所述电磁线圈可产生不同方向的磁场。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田田任玉洁
申请(专利权)人: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