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莫列斯公司专利>正文

回路连接器和闭路成形连接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475012 阅读:273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24 20: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一种回路连接器和一种闭路成形连接器。其中回路连接器,包括第一连接器和第二连接器。第一连接器具有第一外壳和一对第一端子,第一连接器被构造来表面安装在板的顶面上,并且使其配合面沿着与该板的顶面相交的方向延伸。第二连接器具有第二外壳以及被构造来接触第一端子中的一个的第二端子,第二连接器被构造来接合第一连接器,并且使其配合面沿着与第二端子的延伸方向相交的方向延伸。第二外壳设有第二端子容置凹入部分。第二端子设有一对端子主体以及与端子主体连接的连接部分,当第二端子压力配合到第二端子容置凹入部分中时,端子主体与连接部分垂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公开涉及一种回路连接器和一种闭路成形连接器。
技术介绍
回路连接器已被用于电连接一对电路板,诸如日本技术申请No. 54-93795中所公开的。此种回路连接器具有并联设置的一对电路板。图13示出了另一种常规回路连接器。参照图13,通过装配将回路连接器811的外壳与第一电路板891 (其为一对边缘卡中的一个)的一端和第二电路板892 (其为该对边缘卡中的另一个)的一端接合。特别地,一对导向槽813形成于外壳811上,并且第一电路板891和第二电路板892中每一个的连接端均插入导向槽813的每一个中。此外,带状电缆851装配在外壳811中,并且带状电缆851的两端通过焊接等连接至第一电路板891和第二电路板892中每一个的连接端。此外,将带状电缆851的两端连接至第一电路板891和第二电路板892中每一个的连接端的连接部分受到防护罩814的保护。因此,第一电路板891的各导电迹线电连接至第二电路板892的各导电迹线。然而,常规回路连接器具有大幅面和复杂的结构,因为其用于连接第一电路板891的导电迹线和第二电路板892的导电迹线,并由此几乎不可能用于连接一块电路板的两个导电迹线。例如,当多个电子元件呈两行设置在一块电路板上且所有这些电子元件均需串联连接时,则有必要将连接至位于一行的终端处的电子元件的输出端子的导电迹线与连接至位于另一行的终端处的电子元件的输入端子的导电迹线连接。在这种情况下,几乎不可能使用常规回路连接器来连接两个导电迹线。此外,因为带状电缆851的两端被构造来通过焊接等牢固地连接至第一电路板891和第二电路板892中每一个的连接端,所以难以进行连接操作,并且也不可能进行断开操作;因此,操作此回路连接器极其困难。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公开的一个目的在于解决常规回路连接器存在的上述问题,并且提供一种回路连接器和一种闭路成形连接器,其具有一种构造,在该构造中回路端子一体成形且包括一对端子,并且连接部分压力配合到外壳中,从而能够适当地保持所述端子的定位并稳固一对连接器的相互连接。因此,可以实现回路连接器和闭路成形连接器的低高度和小型化特征。因此,所述回路连接器和闭路成形连接器使其易于生产,以通过少量零件和低生产成本来实现简单的结构和高操作可靠性。因此,根据本公开的回路连接器包括第一连接器,其具有由绝缘材料制成的第一外壳和装配在第一外壳中的一对第一端子,其中第一连接器被构造来表面安装在板的顶面的端部上且使其配合面沿着与该板的顶面相交的方向延伸;以及第二连接器,其具有由绝缘材料制成的第二外壳和装配在第二外壳中并且被构造来接触第一端子中的各个端子以便使第一端子彼此电连接的第二端子,其中第二连接器被构造来接合第一连接器且使其配合面沿着与第二端子的延伸方向相交的方向延伸,其中第二外壳设有被构造来将第二端子容置在其中的第二端子容置凹入部分;并且第二端子设有一对端子主体和被构造来将各个端子主体连接在一起的连接部分,其中当第二端子压力配合到第二端子容置凹入部分中时,端子主体被设置成与连接部分垂直。根据本公开的回路连接器具有一种构造,使得第二端子容置凹入部分设有将连接部分容置在其中的连接部分容置凹入部分,以及被设置成与连接部分容置凹入部分垂直且将端子主体容置在其中的一对主体容置凹入部分,其中每个主体容置凹入部分均包括被构造来矫正每个端子主体的定位的矫正部分。·根据本公开的回路连接器具有一种构造,使得每个主体容置凹入部分均包括允许通过部分,该允许通过部分在矫正部分矫正端子主体的定位之前允许每个端子主体的至少一部分通过,其中矫正部分的宽度尺寸小于允许通过部分的宽度尺寸。根据本公开的回路连接器具有一种构造,使得每个端子主体均在其下端设有固定部分,连接部分的两端均连接至该固定部分,连接部分容置凹入部分连接至每个主体容置凹入部分的下端,其中矫正部分形成于每个主体容置凹入部分的上端,以容置固定部分的上端部分。此外,根据本公开的闭路成形连接器包括由绝缘材料制成的外壳和装配在该外壳中,并且被构造来接触配对端子以使这些配对端子彼此电连接的回路端子,其中闭路成形连接器被构造来接合配对连接器且使其配合面沿着与回路端子的延伸方向相交的方向延伸,其中所述外壳设有被构造来将回路端子容置在其中的端子容置凹入部分;并且回路端子设有一对端子主体和被构造来将各个端子主体连接在一起的连接部分,其中当回路端子压力配合到端子容置凹入部分中时,端子主体被设置成与连接部分垂直。根据本公开的闭路成形连接器具有一种构造,使得端子容置凹入部分设有将连接部分容置在其中的连接部分容置凹入部分,以及被设置成与连接部分容置凹入部分垂直且将端子主体容置在其中的一对主体容置凹入部分,其中每个主体容置凹入部分均包括被构造来矫正每个端子主体的定位的矫正部分。根据本公开,所述回路连接器和闭路成形连接器具有一种构造,在该构造中回路端子一体成形且包括一对端子,并且连接部分压力配合到外壳中。由于此构造,能够适当地保持所述端子的定位且稳定地保持一对连接器的相互连接。因此,可以实现回路连接器和闭路成形连接器的低高度和小型化特征。因此,可以提供一种易于生产以通过少量零件和低生产成本来实现简单的结构的回路连接器和闭路成形连接器。附图说明通过参照以下详细说明并结合附图,可以更好地理解本公开的结构和操作的组织和方式以及本公开的其它目的和优点,其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的元件,且其中图IA和IB分别为根据本公开的第一连接器的透视图,其中图IA为前俯视透视图,并且图IB为后俯视透视图;图2A和2B分别为示出安装在板上的第一连接器的视图,其中图2A为俯视平面图,并且图2B为侧视图;图3为沿图2A中的箭头A-A截取的安装在板上的第一连接器的侧面剖视图;图4为根据本公开的第一端子的透视图;图5A和5B分别为根据本公开的第二连接器的透视图,其中图5A为俯视前透视 图6A至6C分别为第二连接器的三个平面图,其中图6A为俯视平面图,图6B为后视平面图,并且图6C为侧视图;图7为沿图6B中的箭头B-B截取的安装在板上的第二连接器的侧面剖视图;图8为根据本公开的第二端子的透视图;图9A和9B分别为示出第二连接器的外壳的视图,其中图9A为俯视后透视图,并且图9B为后视平面图;图IOA和IOB分别为第一连接器和第二连接器在其紧密接合状态下的透视图,其中图IOA为第二连接器的俯视后透视图,并且图IOB为第一连接器的俯视后透视图;图11为第一连接器和第二连接器在其紧密接合状态下的俯视平面图;图12为沿图11中的箭头C-C截取的第一连接器和第二连接器在其紧密接合状态下的侧面剖视图;以及图13为根据现有技术的回路连接器的侧面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虽然本公开可以有不同形式,但在图中示出并在本文中将对其进行详细说明的所公开的实施方式应被理解视为对本公开原理的例证,而并不旨在将本公开限制于所示的实施方式。在本公开中,用于解释本公开各个元件的结构和移动的方向表示,S卩,上、下、左、右、前、后等是相对的。当元件处于图示位置时,这些表示是适当的。然而,如果对元件位置的描述发生变化,则认为这些表述也相应发生变化。回路连接器包括第一连接器I和第二连接器101,并且被构造来电连接板91的一对导电迹线,从而形成闭路。虽然第一连接器I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09.05.20 JP 2009-122039书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进行各种修改。权利要求1.一种回路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连接器(I),其具有由绝缘材料制成的第一外壳(11)和装配在所述第一外壳(11)中的一对第一端子(51),其中所述第一连接器(I)被构造来表面安装在板(91)的顶面的端部且使其配合面(Ila)沿着与所述板(91)的所述顶面相交的方向延伸;以及 第二连接器(101),其具有由绝缘材料制成的第二外壳(111)和装配在所述第二外壳(111)中并且被构造来接触所述第一端子(51)中的每一个以使所述第一端子(51)彼此电连接的第二端子(150),其中所述第二连接器(101)被构造来接合所述第一连接器(I)且使其配合面(Illa)沿着与所述第二端子(150)的延伸方向相交的方向延伸; 其中 所述第二外壳(111)设有被构造来将所述第二端子(150)容置在其中的第二端子容置凹入部分(114a);并且 所述第二端子(150)设有一对端子主体(151)以及被构造来将各个端子主体(151)连接在一起的连接部分(152),其中当所述第二端子(150)压力配合到所述第二端子容置凹入部分(114a)中时,所述端子主体(151)被设置成与所述连接部分(152)垂直。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回路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端子容置凹入部分(114a)设有将所述连接部分(152)容置在其中的连接部分容置凹入部分(114b),以及被设置成与所述连接部分容置凹入部分(114b)垂直且将所述端子主体(151)容置在其中的一对主体容置凹入部分(114d),其中每个所述主体容置凹入部分(114d)均包括被构造来矫正每个所述端子主体(151)的定位的矫正部分(114η)。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回路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主体容置凹入部分(114d)均包括允许通过部分(I 14w),所述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小林康太郎
申请(专利权)人:莫列斯公司
类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