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锰酸锂软包电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474887 阅读:148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24 20: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一种锰酸锂软包电池涉及锂电池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技术的硬壳电池在使用过程中易发生爆炸,安全性较差的技术问题,所述的电池包括锰酸锂正极片、负极片、极耳胶、隔膜、铝塑膜,所述锰酸锂正极片由正极基流体与锰酸锂涂层形成,所述的负极片由负极基流体与负极涂层形成,所述的隔膜采用“Z”字型叠片方式将锰酸锂正极片与负极片隔离并放置在冲坑的铝塑膜中,所述铝塑膜包装电芯使铝塑膜封在极耳胶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产品制作工艺简单,可大幅度降低人员投入和生产成本,进一步降低了成本,适合于大规模工业化生产。(*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锂离子电池

技术介绍
锂离子二次电池的发展距今已有近二十年的历史,到目前为止,人们已经研究了很多种锂离子电池。在锂离子电池中,钢壳、铝壳和塑壳已经获得了商业使用,但其相对高的电池成本,使其电动车锂离子电池发展缓慢。塑壳、铝壳和钢壳电池,在使用过程中易发生爆炸,安全性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锰酸锂软包电池,以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这种软包电池与硬壳电池在使用过程中不易发生爆炸,具有较高的安全性。根据上述目的,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锰酸锂软包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池包括锰酸锂正极片、负极片、极耳胶、隔膜、铝塑膜,所述锰酸锂正极片由正极基流体与锰酸锂涂层形成,所述的负极片由负极基流体与负极涂层形成,所述隔膜将锰酸锂正极片与负极片隔开,所述铝塑膜包装电芯使铝塑膜封在极耳胶上。所述的隔膜采用“Z”字型叠片方式将锰酸锂正极片与负极片隔离并放置在冲坑的铝塑膜中。还包括正极耳、负极耳,正极耳、负极耳通过长度8_12mm长度的极耳胶黏贴在极耳上。锰酸锂软包电池铝塑膜封口宽度为4_8mm。锰酸锂软包电池铝塑膜包装时设有预留出50_80mm长的铝塑膜气囊,在预封中先封口三面,气囊处不封口,在注液前进行气囊封口时采用真空封口,真空搁置6-7小时,在完成气囊处切除后流入下一工序。锰酸锂软包电池在注液完成后,电芯搁置8_12min,进行真空封口,抽出电芯中注液时的气体。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和有益效果为本技术工艺简单,可大幅度降低人员投入和生产成本,进一步降低了成本,适合于大规模工业化生产。附图说明图I为本技术锰酸锂电池实施例的外观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锰酸锂电池实施例的焊接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锰酸锂电池实施例的铝塑膜包装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锰酸锂电池实施例的铝塑膜冲坑结构示意图;在图中,I、正极耳2、负极耳3、锰酸锂正极片4、负极片5、电解液6、极耳胶7、隔膜8、铝塑膜9、铝塑膜气囊具体实施方式结合图I-图4,为本技术一种锰酸锂软包电池实施例结构示意图,所述的电动车锰酸锂软包电池包括正极耳1,负极耳2,锰酸锂正极片3,负极片4,电解液5,极耳胶6,隔膜7,铝塑膜8和铝塑膜气囊9,所述锰酸锂正极片3由正极基流体与锰酸锂涂层形成,所述的负极片4由负极基流体与负极涂层形成,所述的隔膜7采用“Z”字型叠片方式将锰酸锂正极片3与负极片4隔离,并放置在冲坑的铝塑膜8中,所述锰酸锂正极片3与负极片4之间有电解液5,所述铝塑膜8包装电芯使铝塑膜8封在极耳胶6上;锰酸锂软包正极耳I、负极耳2通过IOmm长的极耳胶6黏贴在极耳上;所述的锰酸锂软包电池铝塑膜8封口宽度为6_ ;锰酸锂软包电池铝塑膜8包装时设有预留出50-80_长的铝塑膜气囊9,在预封中先封口三面,气囊处不封口,在注液前进行气囊封口时采用真空封口,真空搁置6-7小时,在完成气囊处切除后流入下一工序;锰酸锂软包电池在注液完成后,电芯搁置8-12min,进 行真空封口,抽出电芯中注液时的气体。图4所示铝塑膜冲坑成型后将焊接好图2的电芯放置于成型的铝塑膜中,通过一次封口封好靠近电芯的3个边后,检查极耳胶是否在铝塑膜边露出Imm的长度。在没有注液情况下将气囊处未封口电芯放置在真空封口机上进行真空封口,搁置5-7小时后,检查电池有无漏气现象,无此现象发生,剪开气囊后进行电芯烘烤。真空烘烤6-10h后降温至30-50°C后注液,注液后20-40min后进行真空封口,搁置20_30h后进行预充,恒流充电至3. 9V电流O. 02-0. 03C。完成后搁置10_14h进行二次正空封口转入化成工序。锰酸锂软包电池还可通过点焊使锰酸锂正极片3,负极片4与极耳连接,包括如下步骤(I)将锰酸锂材料匀浆和涂布完成后制作成极片,面密度控制在2. 70-3. 60g/cm2 ;(2)将隔膜包裹在正负极片中间,采用“Z字型叠片方式。并通过点焊使极耳与电芯极耳连接点焊处长度为4-6mm焊接点;(3)铝塑膜在冲坑后将焊接好的电芯放置铝塑膜中,并留出长度70_80mm的气囊,这样可以是电芯在预充过程中产生气体可以排出,在预封中先封口三面,气囊处不封口,在不注液的情况下进行气囊封口时采用真空封口,真空搁置5-7小时,主要检测电池在封口过程中是否漏气现象。在完成气囊处切除后流入下一步工序;(4)在注液完成后,电芯搁置lOmin,进行真空封口,抽出电芯中注液时的气体;(5)预充完成后,气囊中有大量的气体产生,在进行二次封口,切除气囊同时采用真空二次封口设备抽出电芯中的气体。以上仅是本实用性的应用范例之一,对本实用性锰酸锂电池的保护范围不构成任何限制。凡采用同等技术变更而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专利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锰酸锂软包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池包括锰酸锂正极片(3)、负极片(4)、电解液(5)、极耳胶(6)、隔膜(7)、铝塑膜(8),所述锰酸锂正极片(3)由正极基流体与锰酸锂涂层形成,所述的负极片(4)由负极基流体与负极涂层形成,所述隔膜(7)将锰酸锂正极片(3)与负极片(4)隔开,所述锰酸锂正极片(3)与负极片(4)之间有电解液(5),所述铝塑膜(8)包装电芯使铝塑膜(8)封在极耳胶(6)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锰酸锂软包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池包括锰酸锂正极片(3)、负极片(4)、 电解液(5)、极耳胶¢)、隔膜(7)、铝塑膜(8),所述锰酸锂正极片(3)由正极基流体与锰酸锂涂层形成,所述的负极片(4)由负极基流体与负极涂层形成,所述隔膜(7)将锰酸锂正极片⑶与负极片⑷隔开,所述锰酸锂正极片⑶与负极片⑷之间有电解液(5),所述铝塑膜(8)包装电芯使铝塑膜(8)封在极耳胶(6)上。2.根据权利要求I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清国赵留涛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瓦力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