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轴电缆纵包自承一体化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474267 阅读:188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24 19:05
一种同轴电缆纵包自承一体化模具,包括有模具体,所述模具体对应两个端部设有纵包入口和纵包出口,所述模具体上沿纵包入口至纵包出口方向设有一段孔径递减的纵包孔,所述模具体对应纵包出口一侧还设有成型稳定装置,所述成型稳定装置包括有本体和通孔,所述通孔与纵包出口连通,所述通孔的孔径与纵包出口的孔径一致;所述模具体对应纵包入口一侧还设有自承丝进线口,所述本体远离纵包出口一侧设有自承丝出线口,所述模具体和本体中设有连通所述自承丝进线口与出线口的过线孔,所述过线孔与纵包孔平行布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确保产品设计时自承丝和三屏蔽单缆的中心距离,并严谨地控制了自承与三屏蔽单缆一起进入挤塑机头的水平度和平行度。(*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同轴电缆纵包自承一体化模具(-)
本技术涉及一种同轴电缆纵包自承一体化模具。
技术介绍
物理发泡有线电视三屏蔽自承同轴电缆的基本结构为一根三屏蔽单缆与一根包覆塑料层的镀锌钢丝或铜包钢丝(自承丝)平行放置,三屏蔽单缆与自承线之间通过一薄层塑料筋连接在一起。生产护套时,用于三屏蔽单缆的编织线需要进行外层铝箔的纵包,然后进行护套的挤塑机头。而自承用的镀锌钢丝或铜包钢丝则通过导轮,与纵包好的三屏蔽单缆一起水平且平行进入护套的挤塑机头,从而最终完成塑料护套的生产。目前,对于进入挤塑机头前的工艺装置一般均采用简易的模具装置,同时三屏蔽单缆外层铝箔的纵包生产与自承丝是相对分离独立完成的。实际生产中存在以下缺点1、 由于三屏蔽单缆外层铝箔的纵包生产与自承丝是相对分离独立完成的,要保持自承丝与三屏蔽单缆水平且平行进入挤塑机头比较困难,实际生产过程中偏差和波动性较大,容易引起挤塑生产时的压力不平衡,导致产品质量的不稳定;2、产品设计时自承丝和三屏蔽单缆的中心距离是基本固定的,那么用目前普通的简易装置或模具,则更难保证三屏蔽单缆与自承丝的平行放置。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三屏蔽自承同轴电缆护套生产时存在的缺点,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同轴电缆纵包自承一体化模具,可以确保产品设计时自承丝和三屏蔽单缆的中心距离, 并严谨地控制了自承与三屏蔽单缆一起进入挤塑机头的水平度和平行度,而且在外层铝箔纵包生产时能够大大提高铝箔走线和包覆的平稳性,严格控制纵包方向,并能有效加大铝箔与编织、铝箔与护套包覆的紧密性,消除了外层铝箔包覆后“起线”、褶皱、椭圆度差等不良现象,提高了产品的回波水平和质量合格率。为此,本技术采取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同轴电缆纵包自承一体化模具,包括有模具体,所述模具体对应两个端部设有纵包入口和纵包出口,所述模具体上沿纵包入口至纵包出口方向设有一段孔径递减的纵包孔,所述模具体对应纵包出口一侧还设有成型稳定装置,所述成型稳定装置包括有本体和通孔,所述通孔与纵包出口连通,所述通孔的孔径与纵包出口的孔径一致;所述模具体对应纵包入口一侧还设有自承丝进线口,所述本体远离纵包出口一侧设有自承丝出线口,所述模具体和本体中设有连通所述自承丝进线口与出线口的过线孔,所述过线孔与纵包孔平行布置。所述本体与模具体一体成型。所述的模具体的截面呈“半喇叭”结构,所述“半喇机”结构的直线边一侧设置所述的自承丝过线孔。所述本体的高度为模具体高度的三分之一…二分之一。采用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1、可以确保产品设计时自承丝和三屏蔽单缆的中心距离,并严谨地控制了自承与三屏蔽单缆一起进入挤塑机头的水平度和平行度;2、外层铝箔纵包生产时能够大大提高铝箔走线和包覆的平稳性,严格控制纵包方向,并能有效加大铝箔与编织、铝箔与护套包覆的紧密性,消除了外层铝箔包覆后“起线”、褶皱、椭圆度差等不良现象,提闻了广品的回波水平,生广效率和广品合格率也大大提闻。附图说明图I是本技术模具结构示意图;其中,I-纵包入口,2-纵包孔,3-纵包出口,4-通孔、5-自承丝进线口、6_过线孔、 7-自承丝出线口,14-模具体,15-本体;图2是本技术模具实际应用原理说明示意图;其中,8-双盘铝箔放线装置,9-托架,10-铝箔方向控制导轮,11-本技术同轴电缆纵包自承一体化模具,12-自承丝放线装置,13-方向控制导轮。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描述参照附图1、2,一种同轴电缆纵包自承一体化模具,包括有模具体14,所述模具体对应两个端部设有纵包入口 I和纵包出口 3,所述模具体上沿纵包入口至纵包出口方向设有一段孔径递减的纵包孔2,所述模具体对应纵包出口一侧还设有成型稳定装置,所述成型稳定装置包括有本体15和通孔4,所述通孔与纵包出口连通,所述通孔的孔径与纵包出口的孔径一致;所述模具体对应纵包入口一侧还设有自承丝进线口 5,所述本体远离纵包出口一 侧设有自承丝出线口 7,所述模具体和本体中设有连通所述自承丝进线口与出线口的过线孔6,所述过线孔与纵包孔平行布置。所述本体与模具体一体成型。所述的模具体的截面呈 “半喇叭”结构,所述“半喇叭”结构的直线边一侧设置所述的自承丝过线孔。所述本体的高度为模具体高度的三分之一。铝箔纵包实际操作时,铝箔从铝箔放线装置8上被牵引,通过托架9上铝箔方向控制导轮10调整好合适的方向进入本技术同轴电缆纵包自承一体化模具11中的纵包入口 1,铝箔在模具里按照设计好的方向被严格控制地包覆到编织线外面,通过纵包孔和通孔成型稳定后,进入紧接着的挤塑机头内。自承丝从放线装置12上被牵引,通过托架9上方向控制导轮13调整好合适的方向进入本技术同轴电缆纵包自承一体化模具11中的自承丝进线口 5,通过过线孔6,稳定地从自承丝出线口 7出来,与三屏蔽单缆平行、水平地进入紧接着的挤塑机头内。使用本技术模具与传统简易装置应用对比表如下其中,1#、2#实施例采用本技术模具,3#、4#则采用传统简易装置。权利要求1.一种同轴电缆纵包自承一体化模具,包括有模具体,所述模具体对应两个端部设有纵包入口和纵包出口,所述模具体上沿纵包入口至纵包出口方向设有一段孔径递减的纵包孔,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具体对应纵包出口一侧还设有成型稳定装置,所述成型稳定装置包括有本体和通孔,所述通孔与纵包出口连通,所述通孔的孔径与纵包出口的孔径一致;所述模具体对应纵包入口一侧还设有自承丝进线口,所述本体远离纵包出口一侧设有自承丝出线口,所述模具体和本体中设有连通所述自承丝进线口与出线口的过线孔,所述过线孔与纵包孔平行布置。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同轴电缆纵包自承一体化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与模具体一体成型。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同轴电缆纵包自承一体化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模具体的截面呈“半喇叭”结构,所述“半喇叭”结构的直线边一侧设置所述的自承丝过线孔。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同轴电缆纵包自承一体化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的高度为模具体高度的三分之一…二分之一。专利摘要一种同轴电缆纵包自承一体化模具,包括有模具体,所述模具体对应两个端部设有纵包入口和纵包出口,所述模具体上沿纵包入口至纵包出口方向设有一段孔径递减的纵包孔,所述模具体对应纵包出口一侧还设有成型稳定装置,所述成型稳定装置包括有本体和通孔,所述通孔与纵包出口连通,所述通孔的孔径与纵包出口的孔径一致;所述模具体对应纵包入口一侧还设有自承丝进线口,所述本体远离纵包出口一侧设有自承丝出线口,所述模具体和本体中设有连通所述自承丝进线口与出线口的过线孔,所述过线孔与纵包孔平行布置。本技术可以确保产品设计时自承丝和三屏蔽单缆的中心距离,并严谨地控制了自承与三屏蔽单缆一起进入挤塑机头的水平度和平行度。文档编号H01B13/24GK202816497SQ20122045724公开日2013年3月20日 申请日期2012年9月10日 优先权日2012年9月10日专利技术者王永忠, 卫芳芳 申请人:浙江万马集团特种电子电缆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同轴电缆纵包自承一体化模具,包括有模具体,所述模具体对应两个端部设有纵包入口和纵包出口,所述模具体上沿纵包入口至纵包出口方向设有一段孔径递减的纵包孔,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具体对应纵包出口一侧还设有成型稳定装置,所述成型稳定装置包括有本体和通孔,所述通孔与纵包出口连通,所述通孔的孔径与纵包出口的孔径一致;所述模具体对应纵包入口一侧还设有自承丝进线口,所述本体远离纵包出口一侧设有自承丝出线口,所述模具体和本体中设有连通所述自承丝进线口与出线口的过线孔,所述过线孔与纵包孔平行布置。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永忠卫芳芳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万马集团特种电子电缆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