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防止撑脚杆滑脱的大提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474113 阅读:392 留言:1更新日期:2013-03-24 18: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防止撑脚杆滑脱的大提琴,包括琴体和撑脚杆,所述琴体上安装有尾钮,尾钮上安装有旋钮,所述撑脚杆的上端开有销孔,撑脚杆的下端安装有橡皮头和螺圈,所述撑脚杆的上端穿过尾钮伸入到琴体内,所述撑脚杆的表面设有与旋钮相配合的若干凹点。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改善了常规大提琴撑脚杆的撑杆表面状态,不影响撑脚杆的整体性能和使用,不会对撑脚杆及大提琴的整体外观造成不良影响,使得演奏者能够将旋钮的螺杆顶在凹点内,增大了旋钮螺杆与撑杆之间的接触面积和摩擦阻力,能较有效的防止撑杆在琴体重量和演奏力量的双重作用下与旋钮之间发生松脱,结构合理、简单、巧妙,加工容易、成本低廉,可广泛应用于各种类型和型号的大提琴上。(*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防止撑脚杆滑脱的大提琴
本技术属于乐器制作领域,主要涉及一种可防止撑脚杆滑脱的大提琴。
技术介绍
目前普遍使用的各类大提琴撑脚杆在被制作完毕后,撑脚杆主体是圆柱形的,其表面是光滑的。撑脚杆是被安插在大提琴下端的尾钮中间,螺圈和橡皮头这一端露在琴体夕卜,销孔这一端藏于琴体内。尾钮上有一个旋钮,将其松开,可以将撑脚杆向琴体外拉出,再旋紧旋钮从侧面顶住撑杆,以锁定撑脚杆。大提琴演奏者在演奏前需要调整撑脚杆露出琴体的长度,让琴能和身体保持合适的角度,继而再开始演奏。由于旋钮的螺杆顶端与撑杆表面是垂直接触,接触面积小,撑杆杆体表面又是光滑的,因此摩擦阻力小,演奏者在旋紧旋钮时用的力道完全是凭感觉和经验,难免会出现旋钮锁定力度不够,演奏中途撑杆松脱导致撑脚杆缩进琴体内的尴尬局面,破坏演奏的完美性。如果为了加大锁定力度,防止撑杆滑脱,势必要更加用力旋紧旋钮,不利于演奏者对手的保护,同时对旋钮也有一定的损伤。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是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提出一种可防止撑脚杆滑脱的大提琴,能够有效防止撑杆在琴体重量和演奏力量的双重作用下与旋钮之间发生松脱,提高旋钮对撑脚杆的锁紧效果,且不影响撑脚杆的整体性能和使用,不会对撑脚杆及大提琴的整体外观造成不良影响,另外,演奏者在调节撑脚杆的同时,还可以比较直观的看到露出琴体外的撑杆上的外露凹点数量,从而较迅速和准确地控制撑脚杆的外露长度和琴体高度,省去了反复调试的麻烦,给演奏者的演奏带来很大便利,同时也方便教师和家长等人辨明演奏者的演奏状态,以便及时做出相应指导或帮助,可广泛应用于各种类型和型号的大提琴上。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出了一种可防止撑脚杆滑脱的大提琴,包括琴体和撑脚杆,所述琴体上安装有尾钮,尾钮上安装有旋钮,所述撑脚杆的上端开有销孔,撑脚杆的下端安装有橡皮头和螺圈,所述撑脚杆的上端穿过尾钮伸入到琴体内,所述撑脚杆的表面设有与旋钮相配合的若干凹点。作为优选,所述凹点为半球形凹陷结构,旋钮的端部为与半球形凹陷结构相配合的半球形凸起结构,结构简单,便于锁定,加工容易。作为优选,所有凹点在撑脚杆上呈一条直线排列,设计合理,便于使用。作为优选,两相邻凹点之间的距离均相等,结构简单,容易辨别和找准锁定点。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改善了常规大提琴撑脚杆的撑杆表面状态,不影响撑脚杆的整体性能和使用,不会对撑脚杆及大提琴的整体外观造成不良影响,使得演奏者能够将旋钮的螺杆顶在凹点内,增大了旋钮螺杆与撑杆之间的接触面积和摩擦阻力,能较有效的防止撑杆在琴体重量和演奏力量的双重作用下与旋钮之间发生松脱。另外,演奏者在调节撑脚杆的同时,还可以比较直观的看到露出琴体外的撑杆上的外露凹点数量,从而较迅速和准确地控制撑脚杆的外露长度和琴体高度,省去了反复调试的麻烦,给演奏者的演奏带来很大便利,同时也方便教师和家长等人辨明演奏者的演奏状态,以便及时做出相应指导或帮助,本技术结构合理、简单、巧妙,加工容易、成本低廉,便于使用者迅速、准确地调节和稳固住大提琴撑脚杆的外露长度,可广泛应用于各种类型和型号的大提琴上。本技术的特征及优点将通过实施例结合附图进行详细说明。附图说明图I是本技术一种可防止撑脚杆滑脱的大提琴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一种可防止撑脚杆滑脱的大提琴中撑脚杆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2所示,一种可防止撑脚杆滑脱的大提琴,包括琴体8和撑脚杆1,所述琴体8上安装有尾钮7,尾钮7上安装有旋钮5,所述撑脚杆I的上端开有销孔4,撑脚杆I的下端安装有橡皮头6和螺圈3,所述撑脚杆I的上端穿过尾钮7伸入到琴体8内,所述撑脚杆I的表面设有与旋钮5相配合的若干凹点2。所述凹点2为半球形凹陷结构,旋钮5的端部为与半球形凹陷结构相配合的半球形凸起结构。所有凹点2在撑脚杆I上呈一条直线排列,两相邻凹点2之间的距离均相等。使用时,演奏者将大提琴尾钮7上的旋钮5松开,拉动橡皮头6和螺圈3,露出撑脚杆I上合适数量的凹点2,将旋钮5的螺杆对准某凹点2后拧紧旋钮5,再将撑脚杆I置于地面的防滑垫中,继而开始演奏。演奏完毕后,松开旋钮5,将撑杆I收回琴体8内,旋紧旋钮5,再将琴放回琴袋或琴盒中保管。由于撑杆I上有了凹点2,演奏者只要记住自己惯用的外露凹点2的数量,就可以很迅速的将撑脚杆调整到位,免除了反复调试的烦恼。这种方式简单易行,给演奏者带来很大的便利。本技术在各种类型和型号的大提琴上均可使用,对弓弦乐器的改进、演奏、教学具有实际应用的意义。上述实施例是对本技术的说明,不是对本技术的限定,任何对本技术简单变换后的方案均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权利要求1.一种可防止撑脚杆滑脱的大提琴,其特征在于包括琴体(8)和撑脚杆(1),所述琴体(8)上安装有尾钮(7),尾钮(7)上安装有旋钮(5),所述撑脚杆(I)的上端开有销孔(4),撑脚杆(I)的下端安装有橡皮头(6)和螺圈(3),所述撑脚杆(I)的上端穿过尾钮(7)伸入到琴体(8)内,所述撑脚杆(I)的表面设有与旋钮(5)相配合的若干凹点(2)。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可防止撑脚杆滑脱的大提琴,其特征在于所述凹点(2)为半球形凹陷结构,旋钮(5)的端部为与半球形凹陷结构相配合的半球形凸起结构。3.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可防止撑脚杆滑脱的大提琴,其特征在于所有凹点(2)在撑脚杆(I)上呈一条直线排列。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可防止撑脚杆滑脱的大提琴,其特征在于两相邻凹点(2)之间的距离均相等。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可防止撑脚杆滑脱的大提琴,包括琴体和撑脚杆,所述琴体上安装有尾钮,尾钮上安装有旋钮,所述撑脚杆的上端开有销孔,撑脚杆的下端安装有橡皮头和螺圈,所述撑脚杆的上端穿过尾钮伸入到琴体内,所述撑脚杆的表面设有与旋钮相配合的若干凹点。本技术改善了常规大提琴撑脚杆的撑杆表面状态,不影响撑脚杆的整体性能和使用,不会对撑脚杆及大提琴的整体外观造成不良影响,使得演奏者能够将旋钮的螺杆顶在凹点内,增大了旋钮螺杆与撑杆之间的接触面积和摩擦阻力,能较有效的防止撑杆在琴体重量和演奏力量的双重作用下与旋钮之间发生松脱,结构合理、简单、巧妙,加工容易、成本低廉,可广泛应用于各种类型和型号的大提琴上。文档编号G10D1/02GK202816343SQ201220556208公开日2013年3月20日 申请日期2012年10月26日 优先权日2012年10月26日专利技术者闫萍 申请人:湖州师范学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防止撑脚杆滑脱的大提琴,其特征在于:包括琴体(8)和撑脚杆(1),所述琴体(8)上安装有尾钮(7),尾钮(7)上安装有旋钮(5),所述撑脚杆(1)的上端开有销孔(4),撑脚杆(1)的下端安装有橡皮头(6)和螺圈(3),所述撑脚杆(1)的上端穿过尾钮(7)伸入到琴体(8)内,所述撑脚杆(1)的表面设有与旋钮(5)相配合的若干凹点(2)。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闫萍
申请(专利权)人:湖州师范学院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1条评论
  • 来自[美国] 2014年12月05日 20:50
    大提琴是管弦乐队中必不可少的次中音或低音弦乐器属提琴族乐器里的下中音乐器音色浑厚丰满具有开朗的性格擅长演奏抒情的旋律表达深沉而复杂的感情也与低音提琴共同担负和声的低音声部有"音乐贵妇"之称它也是非常为人们所喜爱的独奏乐器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