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触控面板模组,包括一整合式面板,界定有一透视区域及位于该透视区域周围的一非透视区域,该整合式面板包含:一盖板,具有相对的一内表面及一外表面;一装饰层,设置于该盖板的内表面且位于该非透视区域内;一感测电极层,设置于该盖板的内表面且位于该透视区域内;一线路层,位于该装饰层上且电性连接于该感测电极层;及一保护层,至少披覆于部分该装饰层与部分该线路层上;以及一模制壳体,以模内射出成型方式部分位于该非透视区域内且形成在该保护层上以及部分包覆该整合式面板的边缘。采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可避免触控面板模组边缘区域易损坏的问题。(*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触控面板模组
本技术是有关一种面板模组,且特别是有关于一种触控面板模组。
技术介绍
近年来,许多电子产品都将触控面板与显示面板整合,让触控面板作为使用者的输入界面,藉此省略键盘或是实体按键所占用的空间,进而让电子产品更轻薄短小。触控面板的厚度是影响该类电子产品薄型化的重要因素,单层触控面板结构具有较薄的厚度,因而是业界技术发展的趋势。但是对于单层触控面板结构而言,由于厚度较薄,面板边缘区域耐冲撞的能力较差,导致面板在加工过程中,容易出现边缘区域损坏的问题。缘是,本技术人有感上述缺失之可改善,乃特潜心研究并配合学理的运用,终于提出一种设计合理且有效改善上述缺失之本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触控面板模组及其制造方法,其可达到保护触控面板边缘区域的效果。本技术提供一种触控面板模组,包括一整合式面板,界定有一透视区域及位于该透视区域周围的一非透视区域,该整合式面板包含一盖板,具有相对的一内表面及一外表面;一装饰层,设置于该盖板的内表面且位于该非透视区域内;一感测电极层,设置于该盖板的内表面且位于该透视区域内;一线路层,位于该装饰层上且电性连接于该感测电极层;及一保护层,至少披覆于部分该装饰层与部分该线路层上;以及一模制壳体,以模内射出成型方式部分位于该非透视区域内且形成在该保护层上以及部分包覆该整合式面板的边缘。优选地,该保护层进一步限定为一光学级保护层,且该光学级保护层披覆于该感测电极层上。优选地,该光学级保护层的材质为氧化硅、氮化硅及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的至少其中之一。优选地,该保护层进一步限定为一非光学级保护层。优选地,该非光学级保护层的材质为油墨。优选地,该保护层的软化温度高于160°c,且该保护层的硬度大于2H。优选地,该感测电极层延伸至该装饰层上。优选地,该模制壳体具有一外端面,该外端面相连于该基板外表面,且该外端面与该外表面大致坐落于同一平面上。综上所述,采用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可避免触控面板模组边缘区域易损坏的问题。为使能更进一步了解本技术的特征及
技术实现思路
,请参阅以下有关本技术的详细说明与附图,但是此等说明与所附图示仅系用来说明本技术,而非对本技术的权利范围作任何的限制。附图说明图I是本技术的立体不意图,揭不具有触控面板|旲组的电子广品外观;图2是沿图I的A-A剖面线所揭示的触控面板模组的一较佳实施例的剖面图;图3是依据图I的触控面板模组内含的整合式面板的上视图;图4是沿图I的A-A剖面线所揭示的触控面板模组的另一较佳实施例的剖面图;图5是本技术所揭示的触控面板模组的制造方法的流程示意图;以及图6-图9是依据图5以模内射出成型形成模制壳体的流程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I所示,其为本技术的一实施例,本实施例为一种触控面板模组 100,包括一整合式面板I及一模制壳体2。其中,上述整合式面板I为业内所指称的单层触控面板,而模制壳体2是以模内射出成型的方式包覆于所述整合式面板I的边缘。相较于采用粘性物质(如水胶)结合模制殻体2与该整合式面板I的方式,采用模内射出成型的方式由于节省了结合的步骤,具有步骤较为简洁的优势。请合并参阅图2与图3,其中图2为沿图I的A-A剖面线所揭示的触控面板模组的一较佳实施例的剖面图,图3为依据图I的触控面板模组内含的整合式面板的上视图。所述整合式面板I界定有一透视区域1111及位于该透视区域1111周围的一非透视区域1112。 所述整合式面板I包含有一盖板11、一装饰层12、一感测电极层13、一线路层14及一保护层15。所述模制壳体2以模内射出成型方式部分位于该非透视区域1112内且形成在该保护层15上以及部分包覆该整合式面板I的边缘。其中,如图3所示,透视区域1111可呈矩形状,而非透视区域1112可呈方环状且围绕于透视区域1111外,图3所绘示的各元件, 仅为图I所示的整合式面板结构的一种可实施方式,但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的解释范围。所述盖板11具有相对的一内表面111及一外表面112。所述盖板用以保护和承载形成在其内表面111的各元件。所述盖板11的外表面112作为手指或者触控笔接触的界面。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盖板11的外表面上,可形成有特殊的功能涂层,如抗反射层或抗污层。在一实施例中,盖板11为能耐热至少1000°c的玻璃所制成的一透光基板。所述装饰层12设置于盖板11内表面111且位于非透视区域1112内,换言之,装饰层12亦大致呈方环状。在一实施例中,装饰层12形成有图案化的区域(图未示),如通常手机产品上功能键图案或Logo图案。所述装饰层12的材质可为有色光阻或油墨,藉以令触控面板模组100自盖板11外表面112观看时,可看到装饰层12的颜色或图案设计,进而遮蔽位于装饰层12上的相关设计(如线路层14)。所述感测电极层13设置于盖板11的内表面111上且位于透视区域1111内。进一步地,感测电极层延伸至装饰层12上,即图2和图3中所示的延伸部分131。感测电极层131延伸至装饰层12上,可满足装饰层12图案化区域具有触控功能的设计需要。所述4感测电极层13可为如图3所示的单层双轴的电极结构,但亦可为其它电极结构。所述线路层14位于装饰层12上且电性连接于感测电极层13。更详细地说,线路层14具有数条导线141,且所述导线141间隔地排列于装饰层12上。所述导线141通过布线设计会聚至一接合区域16 (Bonding Area),并藉由外接软性电路板或导针电性连接于一控制器(图未示)上,藉以输出感测电极层13的感测信号至上述控制器。所述保护层15至少披覆于部分装饰层12与部分线路层14上。具体而言,位于非透视区域的部分装饰层12和部分线路层14,需通过保护层15的披覆,藉以避免形成模制壳体2的过程中可能产生的装饰层12颜色变化和线路层14受压断裂的问题,进而避免整合式面板I边缘区域易损坏的问题。另需说明的是,位于接合区域16的线路层14未被保护层15覆盖,以保证位于接合区域16的线路层14可藉由外接软性电路板或导针电性连接于一控制器(图未不)上。所述保护层15于本实施例中进一步限定为一光学级保护层151。其中,上述光学级保护层151具备有较佳透光性且不会降低其所覆盖的元件的透光性,举例来说,光学级保护层151的材质可为氧化硅(SiOx)、氮化硅(SiNx)及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的至少其中之一。进一步地,上述光学级保护层151亦会披覆于感测电极层13上,起到保护感测电极层13的作用。须说明的是,在光学级保护层151达到一定条件时,如光学级保护层151的软化温度高于160°C,且光学级保护层151的硬度大于2H,将可使光学级保护层151具有较佳的保护效果,但不受限于此。请合并参阅图3与图4,其中图4为沿图I的A-A剖面线所揭示的触控面板模组的另一较佳实施例的剖面图,其与图2实施例所揭露的元件类似,但图4的保护层15为一非光学级保护层152。具体而言,于光学特性上,图4所示的非光学级保护层152指的是会降低其所覆盖的元件的透光性,举例来说,非光学级保护层152的材质可为油墨。再者,于构造设计上,非光学级保护层152不同于光学级保护层151之处在于,所述非光学级保护层152仅披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触控面板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一整合式面板,界定有一透视区域及位于该透视区域周围的一非透视区域,该整合式面板包含:一盖板,具有相对的一内表面及一外表面;一装饰层,设置于该盖板的内表面且位于该非透视区域内;一感测电极层,设置于该盖板的内表面且位于该透视区域内;一线路层,位于该装饰层上且电性连接于该感测电极层;及一保护层,至少披覆于部分该装饰层与部分该线路层上;以及一模制壳体,以模内射出成型方式部分位于该非透视区域内且形成在该保护层上以及部分包覆该整合式面板的边缘。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触控面板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整合式面板,界定有一透视区域及位于该透视区域周围的一非透视区域,该整合式面板包含 一盖板,具有相对的一内表面及一外表面; 一装饰层,设置于该盖板的内表面且位于该非透视区域内; 一感测电极层,设置于该盖板的内表面且位于该透视区域内; 一线路层,位于该装饰层上且电性连接于该感测电极层 '及 一保护层,至少披覆于部分该装饰层与部分该线路层上;以及 一模制壳体,以模内射出成型方式部分位于该非透视区域内且形成在该保护层上以及部分包覆该整合式面板的边缘。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触控面板模组,其特征在于,该保护层为一光学级保护层,该光学级保护层披覆于该感测电极层上。3.如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纪贺勋,邱宗科,余晶,张专元,
申请(专利权)人:宸鸿科技厦门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