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间距可调节式电解槽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472679 阅读:2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24 17: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极间距可调节式电解槽属于电解电容器,是由槽体和阴阳极板构成,在槽体的上口设有瓶塞,在瓶塞上设有槽形滑道,阳极导电杆和阴极导电杆通过槽形滑道穿过瓶塞、且其下端分别与槽体内的阳极板和阴极板连接,在槽体底部设有搅拌子。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极间距可调节式电解槽,在电解时可以调节电极间距,防止因电极间距不能调节所带来的电解问题,在电解槽的底部本电解槽加设有搅拌子,可以使电解液充分的混合,使电解更充分更完全。(*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电解电容器,特别是涉及到一种极间距可调节式电解槽
技术介绍
电解槽是实验室常用的测试工具之一,在电解过程中,阴、阳两极间距是影响槽电压的重要因素之一。随极间距增大,槽内欧姆电压将增大,槽电压升高。尤其是在大电流工作时,这种电压损失更为严重。而现有电解槽一般都不能调节电极间间距,导致测试材料的电学性能和机械性能均不理想,并且在电解的过程中新补充的电解液与原电解液存在着浓度差,不能与原电解液充分混合使电解不完全,影响电解效果。另外,在电解过程中,产生氢气和氧气影响电流密度,同时也影响材料的疏公松程度及材料性能,从而影响测试结果。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极间距可调节式电解槽,本电解槽可以根据电压、电解液的不同电解液调节电极间距。同时在电解槽的底部加设搅拌子,可以充分的搅拌混合电解液,使电解更完全。本技术的极间距可调节式电解槽,是由槽体和阴阳极板构成,在槽体的上口设有瓶塞,在瓶塞上设有槽形滑道,阳极导电杆和阴极导电杆通过槽形滑道穿过瓶塞、且其下端分别与槽体内的阳极板和阴极板连接,在槽体底部设有搅拌子。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瓶塞上有进气管和排气管。本技术的极间距可调节式电解槽,在电解时可以调节电极间距,防止因电极间距不能调节所带来的电解问题,在电解槽的底部本电解槽加设有搅拌子,可以使电解液充分的混合,使电解更充分更完全。附图说明图I是本技术极间距可调节式电解槽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的极间距可调节式电解槽,是由槽体I和阴阳极板构成,槽体I是由透明玻璃制成,在槽体I的上口设有瓶塞2,在瓶塞2上设有槽形滑道3,阳极导电杆4和阴极导电杆5通过槽形滑道3穿过瓶塞2、且其下端分别与槽体I内的阳极板6和阴极板7连接。本装置中,阳极导电杆4和阴极导电杆5间的距离可在槽形滑道3内任意调解,使测试材料的电学性能和机械性能均得到的提高。阳极板为纯铜片、阴极板为纯钼片。在槽体I底部设有搅拌子8,在瓶塞2上通向槽体I的进气管9和排气管10,在进气管9和排气管10的管路上分别设有电磁阀。当在电解过程中产生氢、氧气时,分别打开进气管9和排气管10的阀门,在进气管9内充入氮气,将槽体内的氢氧气从排气管排出,从而确保电解效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极间距可调节式电解槽,是由槽体(1)和阴阳极板构成,其特征是在槽体(1)的上口设有瓶塞(2),在瓶塞(2)上设有槽形滑道(3),阳极导电杆(4)和阴极导电杆(5)通过槽形滑道(3)穿过瓶塞(2)、且其下端分别与槽体(1)内的阳极板(6)和阴极板(7)连接,在槽体(1)底部设有搅拌子(8),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极间距可调节式电解槽,其特征是在瓶塞(2)上有进气管(9)和排气管(10)。

【技术特征摘要】
1.极间距可调节式电解槽,是由槽体(I)和阴阳极板构成,其特征是在槽体(I)的上口设有瓶塞(2 ),在瓶塞(2 )上设有槽形滑道(3 ),阳极导电杆(4 )和阴极导电杆(5 )通过槽形滑道(3)穿过瓶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莉杰毕红梅
申请(专利权)人: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