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袁万德专利>正文

电解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359149 阅读:3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2-22 06: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解池,特别是工业气体微量氧检测时作为标校用的电解池。一电解池,其两电极双绕式缠绕在电解池芯(1)上。电解池芯(1)为外绕式,电极外面包裹着湿润滤纸,电解反应在电解池芯(1)上进行。其有配套的存水、补水装置(3),使电解池内碱液的液面保持在规定标线内,电解池能够长期正常工作。其储液槽(2)的容量为25-50mL,其使用性能长期稳定不变。优选的储液槽(2)容量为40mL。其碱液(4)和排放口(5),排放口用于销售运输前排空碱液,充注口用于用户启用时注入碱液。通过调节电解电流,使电解池产生与被测气中氧含量相同或相近的电解氧,以此作标校,能精确地校验测量数据,获得准确氧含量数值。(*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解池,特别是工业气体微量氧检测时作为标校用的电解池。
技术介绍
原电池检测气体中的微量氧,有着悠久的历史,其计量溯源的基础十分牢固,灵敏度很高。由于直接用电解发生的氧进行标校,检测结果很准确,这是其它方法难以相比的。所以长期以来,一直是检测气体中微量氧的最主要的方法。作为定型仪器,从五十年代以来,在国内多个领域,一直沿用了数十年。但由于其长期存在着重大缺陷,例如电解池结构不合理,过去使用的电解池,两根电极插在电解液中,电解液容量不足lmL,气路系统过于简单,使用中电解液和电解液中的水份流失很快,导致使用时间过短,而须频繁地更换碱液。而且每换一次碱液需很长时间才能正常使用,这极大地减损了原电池方法的使用效率。过于简单的检测气路和仪器结构,制约了仪器功能的提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传统使用的电解池存在的问题,提供了一种能长期稳定工作,精确度高的电解池。一电解池,其两电极双绕式缠绕在电解池芯上。所述的电解池,其为外绕式电解池芯,电极外面包裹着湿润滤纸,电解反应在电解池芯上进行。所述的电解池,其有配套的存水、补水器,使电解池内碱液的液面保持在规定标线内,电解池能够长期正常工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解池,其特征是:其两电极双绕式缠绕在电解池芯(1)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万德
申请(专利权)人:袁万德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