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热水器漏水检测传感器及热水器。所述漏水检测传感器包括形成有凹槽的外壳,在凹槽内设置有相互靠近、互不相交的第一导体和第二导体,第一导体及第二导体各有一端引出传感器的信号输出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漏水检测传感器结构简单,便于直接在热水器内胆上使用,且通过将传感器的导体内置于凹槽中,在使用时不易受外界物质的影响,检测灵敏度高和准确性较高。(*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热水器
,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热水器漏水检测传感器及具有该传感器的热水器。
技术介绍
目前热水器的内胆都是焊接成型的,一般会有直缝、环缝的焊接。对于内置有电热管的热水器来说,其电热管带有紧固用的法兰,会通过内胆上的法兰再加一个密封胶垫紧固到位。热水器的内胆由于焊接工艺、胶垫的老化及本身工作的环境是承压状态等因素的影响,在使用过程中难免会出现漏水的情况。目前,对于内胆泄漏的检验主要集中在热水器出厂之前的检查,一旦到用户家后,用户只能通过肉眼察觉热水器内胆是否发生了泄漏,并在泄漏时采取相应的断电、报修等措施。但是,由于肉眼观察本身存在着主观观察能力和判断能力的局限性,不易及时发现漏水故障,而且,如果用户没有及时进行查看,更无法发现是否发生了漏水。而又由于热水器一般和自来水管路相连,如果发生了内胆漏水、且较长时间家中无人,容易造成积水,甚至发生电气安全事故。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热水器漏水检测传感器,以便于在热水器使用过程中进行漏水自动检测。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技术的传感器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种热水器漏水检测传感器,包括形成有凹槽的外壳,在凹槽内设置有相互靠近、互不相交的第一导体和第二导体,第一导体及第二导体各有一端引出传感器的信号输出端。如上所述的传感器,为防止其他杂质进入传感器内部而影响检测灵敏度和检测准确性,所述外壳形成的凹槽的横截面呈U型,所述第一导体及所述第二导体位于U型凹槽的底部。如上所述的传感器,为进一步提高可检测范围,所述外壳及其所形成的凹槽可以呈长条状结构,此时,所述第一导体及所述第二导体从凹槽的一端延伸到凹槽的另一端。此外,所述外壳及其所形成的凹槽可以呈具有开口的环状结构,所述第一导体及所述第二导体从凹槽的一端延伸到凹槽的另一端。本技术的目的之二是提供一种热水器,通过在热水器上设置漏水检测传感器,能够及时、自动发现热水器内胆是否发生漏水,提高使用安全性。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技术的热水器采用下述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热水器,包括内胆和控制板,在内胆上需检测漏水的位置处设置有漏水检测传感器,在控制板上设置有漏水检测控制电路,漏水检测传感器包括形成有凹槽的外壳,在凹槽内设置有相互靠近、互不相交的第一导体和第二导体,第一导体及第二导体各有一端引出传感器的信号输出端,并与漏水检测控制电路的检测信号输入端电连接。如上所述的热水器,在所述内胆上需检测漏水的位置为内胆上的焊缝时,所述漏水检测传感器的外壳扣设在焊缝处,使得外壳形成的凹槽的开口朝向焊缝。如上所述的热水器,在所述内胆上需检测漏水的位置为内胆胆口处的法兰时,所述漏水检测传感器设置在法兰下方或周边,且其外壳形成的凹槽的开口朝向法兰。如上所述的热水器,为在检测到漏水时能够自动切断热水器的供水,防止漏水现象进一步恶化,所述漏水检测控制电路包括内置有电阻/电压转换电路的微处理器,微处理器的检测信号输入端与所述漏水检测传感器的信号输出端相连接,微处理器的控制信号输出端与驱动热水器进水电磁阀的驱动电路相连接。如上所述的热水器,为在发现漏水时及时提醒用户,在所述控制板上还设置有与所述微处理器的控制信号输出端相连接的声音报警装置。进一步的,在所述控制板上还设置有与所述微处理器的控制信号输出端相连接的灯光报警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本技术提供的漏水检测传感器结构简单,便于直接在内胆上使用,且通过将传感器的导体内置于凹槽中,在使用时不易受外界物质的影响,检测灵敏度高和准确性较高;将该传感器安装到热水器内胆上,与相应的检测电路配合,能够自动、快速检测内胆是否发生漏水,减少了因内胆漏水给用户造成的损失和安全隐患。结合附图阅读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后,本技术的其他特点和优点将变得更加清楚。附图说明图I是本技术热水器漏水检测传感器一个实施例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安装有漏水检测传感器的热水器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2实施例中内胆焊缝与漏水检测传感器的装配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2实施例的部分电路原理图。上述各图中,附图标记及其对应的部件名称如下I、漏水检测传感器;11、外壳;12、凹槽;13、第一导体;14、第二导体;2、内胆;21_22、内胆焊缝;23、法兰。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的描述。请参考图1,该图I所示为本技术热水器漏水检测传感器一个实施例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如图I所示,该实施例的漏水检测传感器I包括有外壳11,外壳11形成U型凹槽12。在U型凹槽12内、具体来说是在槽的底部设置有第一导体13和第二导体14,这两个导体在凹槽12内相互靠近、但互不相交。第一导体13和第二导体14各有一端引出外壳11,形成漏水检测传感器I的信号输出端。上述结构的漏水检测传感器I的工作原理如下在正常状态下,凹槽12中没有水,第一导体13和第二导体14处于相互绝缘状态,两者之间的电阻值较大。如果凹槽12中有水,第一导体13和第二导体14将通过导电的水而导通,两者之间的电阻值较小。因而,可以通过设计合适的电路结构,将第一导体13和第二导体14所引出的传感器的信号作为电路的输入信号,然后根据与输入信号相关的电路的输出信号判断出漏水检测传感器I的电阻的大小,进而判断出传感器的凹槽12中是否有水。所以,在将传感器应用到待检测设备上时,即可判断出相应的设备是否发生了漏水。对于该实施例的漏水检测传感器I来说,可以根据应用需要设计成各种不同的形状。例如,外壳11及其所形成的凹槽12呈长条状结构或具有开口的环状结构。而且,在这两种结构中,为了提高整个传感器的检测范围、充分利用凹槽12的空间,第一导体13及所述第二导体14优选从凹槽的一端一直延伸到凹槽12的另一端,也即遍布整个凹槽12的空间。该实施例的漏水检测传感器I结构简单,容易实现。而且,由于两导体位于外壳I所形成的凹槽2内,可以有效防止发泡料等其他杂质进入到传感器内部而影响检测灵敏度和检测准确性,可以应用到周围需要发泡的热水器内胆漏水检测上,具体可以参考后面的描述。请参考图2至图4所示的热水器实施例,该实施例的热水器中安装有漏水检测传感器。其中,图2是该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内胆焊缝与漏水检测传感器的装配结构示意图,而图4是该实施例的部分电路原理图。如图2所示,该实施例的热水器包括有内胆2和控制板(图2中未示出)。对于内胆2来说,其上的焊缝及胆口处的法兰处是易漏水部位,需要能够及时、自动发现是否发生漏水现象。为此,该实施例在内胆2两端的环缝21和22上分别扣设有漏水检测传感器1,在胆口法兰23的下方也设置有漏水检测传感器I。漏水检测传感器I的结构为图I实施例的结构,也即包括有外壳I,外壳形成有U型凹槽12,在凹槽12内设置有第一导体13和第二导体14,且两导体各自从一端引出传感器的信号输出端。不同的是,不同待检测位置处可以设置不同形状的漏水检测传感器。对于焊缝21和22来说,可以采用具有开口的环状结构的漏水检测传感器,具体如图3所示。以焊缝21为例,由于焊缝21为环缝,环状结构的漏水检测传感器I的外壳11扣设在焊缝21处,外壳11所形成的凹槽12的开口朝向焊缝,然后通过螺钉、焊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热水器漏水检测传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形成有凹槽的外壳,在凹槽内设置有相互靠近、互不相交的第一导体和第二导体,第一导体及第二导体各有一端引出传感器的信号输出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热水器漏水检测传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形成有凹槽的外壳,在凹槽内设置有相互靠近、互不相交的第一导体和第二导体,第一导体及第二导体各有一端引出传感器的信号输出端。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形成的凹槽的横截面呈U型, 所述第一导体及所述第二导体位于U型凹槽的底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及其所形成的凹槽呈长条状结构,所述第一导体及所述第二导体从凹槽的一端延伸到凹槽的另一端。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及其所形成的凹槽呈具有开口的环状结构,所述第一导体及所述第二导体从凹槽的一端延伸到凹槽的另一端。5.一种热水器,包括内胆和控制板,其特征在于,在内胆上需检测漏水的位置处设置有漏水检测传感器,在控制板上设置有漏水检测控制电路,漏水检测传感器包括形成有凹槽的外壳,在凹槽内设置有相互靠近、互不相交的第一导体和第二导体,第一导体及第二导体各有一端引出传感器的信号输出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彩霞,孙强,蔡想周,赵小勇,刘洋,周萃,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海尔热水器有限公司,海尔集团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