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垃圾填埋处理检测技术,具体涉及一种探头在进行电极法垃圾填埋场泄露检测时,用于对垃圾填埋池内电信号提取的检测探头。本发明专利技术探头上的用于穿刺的顶端呈拱弧面形构造。通过将探头顶端采用拱弧面形构造,从而有效避免了检测时因探头过尖而易于导致的防渗衬层的人为破损现象,其结构简单而工作稳定可靠,使用起来极为方便快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垃圾填埋处理检测技术,具体涉及一种探头在进行电极法垃圾填埋场泄露检测时,用于对垃圾填埋池内电信号提取的检测探头。
技术介绍
随着世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人口比例骤然增加,尤其是中国这样的城市化率较低、人口众多的国家,城市人口急剧增长。这就直接导致城市生活垃圾的激增。现有的垃圾处理技术主要是填埋法、焚烧法。焚烧法因为会 产生大量的有毒有害烟气等,造成严重的二次污染,所以其适用范围小,处理量少;占主导地位的还是填埋处理。垃圾填埋处理要避免对环境造成污染,就必须要防止垃圾分解后的渗滤液渗透到环境土壤中。现有技术中通常是利用防渗材料在填埋池内焊接或粘接或热合构成连续完整的防渗衬层,防渗衬层通常是隔水的复合土工膜或类似防渗材料,该防渗衬层就将其上的垃圾和环境土壤隔绝,垃圾的渗滤液可以集中在防渗衬层的低矮位置处,然后收集起来进行无害处理,避免污染环境。现有技术中垃圾填埋池施工过程中,通常是将防渗衬层铺设完成后即检测其完好性和连续性,常用的检测方法就是电极法;其原理主要是当防渗衬层完好时,其上表面的和下表面的环境土壤是绝缘不导电的,假如某处被破坏或有漏洞,则其坏损点附近的防渗衬层材料上表面与下表面的土壤就具有一定的导电能力,通过检测其导电能力,即可检测出坏损点进行修复。然而,在进行电极法垃圾填埋场泄露检测时,现有的用于对垃圾填埋池内电信号提取的检测探头,都为直接设计呈直柱杆式,往往在使用是存在以下问题首先,现有探头往往不关注于其材质,由于其在膜检测中又必须常与土石和水份相接触,探头的防腐性及强度极差,易于发生折断及腐蚀现象;其次,现有探头端部无导圆设计,往往致使在进行检测作业时因探头端部过尖而导致刺穿防渗衬层;特别是对于实际操作时,检测人员根本无法目视到探头尖部本应插入的深度,更易于导致上述问题的发生,从而给其检测工作带来极大阻碍。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的探头,其可有效避免检测时所发生的刺穿防渗衬层的现象,使用极为便捷。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探头,所述探头上的用于穿刺的顶端呈拱弧面形构造。本专利技术的主要优点在于通过将探头顶端采用拱弧面形构造,从而有效避免了检测时因探头过尖而易于导致的防渗衬层的人为破损现象,其结构简单而工作稳定可靠,使用起来极为方便快捷。附图说明图I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一种探头,所述探头上的用于穿刺的顶端呈拱弧面形构造,其实际结构如图I所/Jn ο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优选方案所述探头包括用于执行穿刺操作的杆身10,所述探头顶端位于杆身10顶端位置处,所述探头还包括用于限制探头插入深度的挡位部20,所述挡位部20凸设于杆身10外壁处且与其构成单向挡位配合,挡位部20至杆身10顶端间距等于探头的待插入深度。当然,在实际使用时,其杆身10的顶端处可优选呈如图I所示的半圆形构造,以保证其顶端的光滑性;而为了保证探头插入部分也即杆身10的强度及耐腐蚀性,其杆身10所用材质优选为不锈钢。这样,一方面依靠杆身10的特殊材质所带来的耐腐蚀性及高强度,从而保证其实际使用时的长使用寿命;另一方面,通过杆身10顶端的拱弧面状布置以及用于限定探头插入深度的挡位部20,从而起到双重预防探头刺破防渗衬 层的功能。对于上述挡位部20,其固定位置及方式可为多种,或可在原始出厂时即设定并固定好挡位部20在杆身10外壁处的具体位置,或将挡位部20设置为可沿杆身10长度方向往复移动的滑动式挡位销均可;这样,当实际测量过程中,首先将挡位部20至杆身10顶端间距设置为等于探头的待插入深度,当杆身10顶端逐渐接近防渗衬层时,首先由于挡位部20的存在,挡位部20与待检测垃圾层的表层间构成挡位配合,从而保证探头顶端只可能以很小的力抵碰防渗衬层;又由于杆身10的顶部的弧形构造,更是进一步的保证了即使探头顶端碰触防渗衬层也不至于会破坏该检测点处防渗衬层的完整性,从而实现本专利技术在检测时对于防渗衬层的双重防护目的。进一步的,所述杆身10外形呈直径由其尾端向其顶端逐渐减小的锥杆状。其锥杆状构造一方面更方便了杆身10的实际穿刺效果,确保检测人员能用很小的力即可实现其穿刺功能,从而在保证杆身10的实际穿刺效率的同时降低检测人员的工作强度;同时,由杆身10顶端至其尾端逐渐变粗的结构,也在其本身材质的高强度基础上进一步的提升了杆身10的实际工作强度,最终为其工作可靠性提供有力保证。更进一步的,为实现上述挡位部20的具体结构,如图I所示,所述探头还包括用于固接外部信号线的连接端30,所述连接端30外形呈圆柱状且其一侧端面与杆身10尾端同轴固接呈阶梯轴状结构,其阶梯轴上的台阶处构成所述挡位部20 ;所述连接端30上布置有用于固接外部信号线的内螺纹孔31,所述内螺纹孔31内凹设置于圆柱状连接端30上的相对固接杆身10的另一端面处;所述连接端30外壁处布置有用于与外部固定架间构成螺纹配合的外螺纹32。实际上,本专利技术的上述挡位部20外形类似我们常用的螺丝起,只不过螺丝起的把手与工作杆的阶梯状构造与本专利技术的构造所产生的功能不同而已;通过巧妙的设置连接端30位置以及与杆身10间的配合状态,从而形成上述的阶梯状结构;这样,依靠上述阶梯状结构所自然形成的阶梯挡位部20,从而与杆身10间形成阶梯形的单向挡位构造,一旦杆身10插入待检测垃圾层达到指定深度,其挡位部20即与待检测垃圾层表层间形成挡位配合,从而起到的限制探头继续插入的目的。至于挡位部20的具体设计形状,亦可参考图I所示对其台阶部直径进行部分增粗,以增加其台阶面面积,提高其单向挡位效果,其为本领域采用方式,此处就不再详细赘述。此外,本专利技术同时还采用连接端20上设置内外螺纹并与外部固定支架以及信号线对接的方式,以便于装配和撤卸,其具体为在外部信号线装配过程中,只需用直径为3mm的螺丝将外部信号线与连接端30上的内螺纹孔31配合 固定即可;而与外部固定支架的装配时,亦只需将连接端30上外螺纹32与外部固定支架内螺纹间配合并拧紧即可,从而实现其装配功能,反之,同样即可实现其拆卸功能;本专利技术固定可靠稳定,使用起来也极为的方便快捷。权利要求1.一种探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探头上的用于穿刺的顶端呈拱弧面形构造。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探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探头包括用于执行穿刺操作的杆身(10),所述探头顶端位于杆身(10)顶端位置处,所述探头还包括用于限制探头插入深度的挡位部(20),所述挡位部(20)凸设于杆身(10)外壁处且与其构成单向挡位配合,挡位部(20)至杆身(10)顶端间距等于探头的待插入深度。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探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杆身(10)外形呈直径由其尾端向其顶端逐渐减小的锥杆状。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探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探头还包括用于固接外部信号线的连接端(30),所述连接端(30)外形呈圆柱状且其一侧端面与杆身(10)尾端同轴固接呈阶梯轴状结构,其阶梯轴上的台阶处构成所述挡位部(20)。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探头,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端(30)上布置有用于固接外部信号线的内螺纹孔(31),所述内螺纹孔(31)内凹设置于圆柱状连接端(30)上的相对固接杆身(10)的另一端面处。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探头,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端(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探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探头上的用于穿刺的顶端呈拱弧面形构造。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蔚,吴克,俞志敏,金杰,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合大环境检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