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自采能供电为主的双电源传感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472330 阅读:1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24 16: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以自采能供电为主的双电源传感器装置,它包括附着于被测设备上的壳体,该壳体内设置有PCB组件且所述PCB组件上具有用于测量该被测设备温度的测温传感器,所述PCB组件还包括:为所述测温传感器提供第一电源的半导体温差发电器件;为所述测温传感器提供第二电源的电池;以及一切换电路,用于切换第一电源和第二电源。在温差满足工作需要的情况下切换为第一电源,以半导体温差发电器件自采能供电为主,在温差无法满足工作需要的情况下切换为第二电源的电池供电,这样可实现测温传感器在不同条件下的连续供电。(*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以自采能供电为主的双电源传感器装置
[0001 ] 本技术涉及一种以自采能供电为主的双电源传感器装置。
技术介绍
物联网技术概念已得到广泛认同,但物联网应用的瓶颈在于传感器工作电能的获取方式,以及对电池的依赖,理论上电池在非连续工作状态下可10年,但实际上受多种因素影响,如环境温度、负荷大小,致使实际寿命大大缩短。随着通讯与网络技术应用的发展普及,各行各业各种环境下应用传感器越来越多,这使得各种就地采能传感器的技术方案成为焦点。在现有的无线传感网络中,传感器节点大部分使用电池供电的方式。目前商用的电池寿命普遍2-5年,需要定期更换或维护,增加了传感器节点的维护成本。目前,很多低功率无线传感器和控制器的供能系统正逐步转向采用可替代能源作为主要或辅助供能方式;最理想的节点供能方式是完全免除增设有线电源或电池的需要,利用物理电源产生电能转换正在成为许多应用领域的适用电源,当然也是无线传感器供能方式的探求方向。获取环境能源给节点补充能源甚至是永久供电,是传感器网络节点的一种重要的能量来源。目前商业上可行的解决方案主要有太阳能、风能等,另外,振动能、环境温差、潮汐、雨滴动能等新型环境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以自采能供电为主的双电源传感器装置,包括附着于被测设备上的壳体,该壳体内设置有PCB组件且所述PCB组件上具有用于测量该被测设备温度的测温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PCB组件还包括:为所述测温传感器提供第一电源的半导体温差发电器件,该半导体温差发电器件具有一冷端和一热端,该热端直接与所述被测设备热传导以使热端的温度等于被测设备的温度;为所述测温传感器提供第二电源的电池;以及一切换电路,用于切换第一电源和第二电源;当所述冷端和热端之间温差低于某定值时切换为第二电源,当所述冷端和热端之间温差在该定值以上时切换为第一电源。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以自采能供电为主的双电源传感器装置,包括附着于被测设备上的壳体,该壳体内设置有PCB组件且所述PCB组件上具有用于测量该被测设备温度的测温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PCB组件还包括为所述测温传感器提供第一电源的半导体温差发电器件,该半导体温差发电器件具有一冷端和一热端,该热端直接与所述被测设备热传导以使热端的温度等于被测设备的温度;为所述测温传感器提供第二电源的电池;以及一切换电路,用于切换第一电源和第二电源;当所述冷端和热端之间温差低于某定值时切换为第二电源,当所述冷端和热端之间温差在该定值以上时切换为第一电源。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以自采能供电为主的双电源传感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测温传感器包括第一测温元件和第二测温元件,该第一测温元件的感温面与所述热端的感温面相接触,该第二测温元件的感温面与所述冷端的感温面相接触。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以自采能供电为主的双电源传感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 PCB组件上还设置有散热器,该散热器与所述冷端接触。4.根据权利要求I或2或3所述的以自采能供电为主的双电源传感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附着于被测设备上的方式包括通过捆绑式安装于被测设备上;或者通过一高导热材料的安装支架固定于被测设备上,所述热端与该安装支架接触。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以自采能供电为主的双电源传感器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志强汪俊安羽田斌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一多监测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